今年来,潮南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推动全区经济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29584万元,同比增长6.4%,第一产业增加值205782万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001942万元,同比增长5.8%,其中,工业增加值2948133万元,同比增长6.6%,占全部GDP比重为58.6%;第三产业增加值1821860万元,同比增长7.9%;三大产业的比例为4.1:59.7:36.2。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1304万元,同比增长0.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022万元,同比下降8.6%,其中税收收入75136万元,同比增长1.2%,非税收入22886万元,同比下降30.8%。
二、农业
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种植业产值26.03亿元,同比增长3.2%;林业产值0.05亿元,同比下降31.6%;畜牧业产值5.41亿元,同比增长12.1%;渔业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33.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96万亩,总产量15.65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3.47万亩,总产量10.69万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62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14万吨;农村用电量79375万千瓦时。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产量(吨、头、只) | 比去年增减(%) |
粮食 | 156544 | -0.4 |
其中:稻谷 | 106879 | -0.72 |
薯类 | 47819 | -1.33 |
大豆 | 848 | -16.86 |
花生 | 1688 | 0.54 |
蔬菜 | 372733 | 3.99 |
水果 | 34388 | 8.25 |
茶叶 | 549 | 14.85 |
肉类总产量 | 16227.6 | 8.03 |
其中:猪肉 | 15814 | 12.79 |
禽肉 | 314.3 | -62.31 |
生猪饲养量 | 300563 | 20.88 |
家禽饲养量 | 417665 | -38.29 |
禽蛋产量 | 870.6 | 18.93 |
水产品产量 | 22965 | -2.11 |
其中:海水产品 | 9900 | -2.65 |
淡水产品 | 13065 | -1.6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56.9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0.44亿元,同比增长8.6%;从行业看,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和精品文具四大行业主导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四大行业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9.8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9%;全年工业用电量26.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服装 | 万件 | 23688.64 |
布 | 万米 | 8139.02 |
印染布 | 万米 | 19852.57 |
纱 | 吨 | 6059.98 |
塑料制品 | 吨 | 27552.47 |
电力电缆 | 千米 | 7144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套(台、个) | 2337654 |
合成洗涤剂 | 吨 | 1985.76 |
冷冻水产品 | 吨 | 3064 |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4197万元,同比下降25.45%;全区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74198.5万元,同比下降13.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554.1%;第二产业下降35%,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9.4%,其中房地产开发下降28%。
五、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区城乡建设继续推进,2021年全区投入7.15亿元补齐农村建设发展短板,涉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投资项目130个,项目涵盖交通、环保、水利、文化、党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创建了一批示范镇、村。全年建设污水管网24.83公里,完成投资额约0.56亿元。全区五座污水处理厂总污水处理规模达到37万吨/日,建成污水管网841.99公里,累计完成投资额97.5亿元。投入“五清”资金0.39亿元,各村(居)逐步建立日常保洁机制。投入2.03亿元用于潮南区城乡供水工程。据监测,我区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7.0分贝。
推进交通工程建设,完成水泥石屑及沥青混凝土填补破损路面约7192平方米,换板修复破损水泥路面245平方米,投资约105万元;创文路面保洁及清理共出动人工约26216工日,各种机械设备约8981台班,拆除违规设置的广告标牌等非公路标志100块、布联78条,清除占道经营60宗;新设置各种警示标志770套、钢管栏杆500米、示警柱500支,黄闪灯200套、路面标线6.5万平方米,修缮、维护龙门架及T型公益广告投资约810万元;全力推进省道司神公路司英路段(1.2亿元)、省道井田公路(0.9亿元)、陈沙大道及峡新公路全线路面改造进展(11亿元),总投资约13.09亿元。
六、交通、邮电业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7527.39万元,增长11.05%,邮政业务收入10132.46万元,下降8.5%。全年货运量82.56万吨,客运量799.98万人,货运周转量23201.92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1117.1万人/公里。
全区完成运输量的情况
项 目 | 单位 | 完成实绩 |
货运量 | 万吨 | 82.56 |
客运量 | 万人 | 799.98 |
货运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23201.92 |
旅客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1117.10 |
七、国内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3142.6万元,同比增长7.9%;批发业商品销售额569169.9万元,同比增长15.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668783.3万元,同比增长22.1%;住宿业营业额30581.6万元,同比增长3.3%;餐饮业营业额194787.9万元,同比增长15.1%。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业销售额(营业额)440265.7万元,同比增长36.1%,其中批零业销售额415627.3万元,同比增长39.1%,住餐业营业额24638.4万元,同比增长0.8%。
八、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389829万元,同比下降15.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384300万元,加工贸易出口5529万元。进口总额4341万元。
全区红色旅游资源24处,其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积极谋划大南山旅游发展,大南山核心区旅游规划编制完成,红场公园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东华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九、金融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12596万元,比年初增长10.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57345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54264万元,其他存款余额987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36103万元,比年初增长28.41%。
十、科技、教育、卫生和体育事业
全年共投入科技三项费用150万元,18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全区累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累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累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
2021年全区专利授权量4462项,累计专利授权量22266项。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累计6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累计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累计6家。
全年完成改、扩建及修缮学校97所,共投入6529万元。全区共有学校、幼儿园635所,其中中职学校1所,高(完)中21所、初中67所、小学205所、幼儿园34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类学校在校生310743人,其中中职2884人、高中29233人、初中62445人、小学157134人、幼儿园58927人、特殊教育学生120人。小学适龄入学率100 %,初中适龄入学率100%。全区各类公办学校教师11093人,其中中职154人、高中1840人、初中3046人、小学5959人、幼儿园78人、特殊教育16人。2021年全区高考特控人数797人,特控率9.9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较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3家,其中三级乙等医院1家(民生医院),二级甲等医院1家(潮南区人民医院)。病床2890张,专业医疗技术人员3591人(不含乡村医生),其中执业医师940人,助理执业医师421人,注册护士1585人,乡村医生86人。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区年末总人口1505115人,其中男性人口772376人,女性人口732739人,性别比为1.05:1,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80848人,乡村人口624267人。2021年,全区当年常住出生人口16270人,出生率为12.28‰。死亡人口5357人,死亡率为4.40‰,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4‰。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继续加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41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8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857人。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61元,增长10.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45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2元,增长10.4%。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2、各项指标对比的基数均为2020年的年报统计数;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均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4、总人口及其构成数据取自区公安分局人口统计年报,出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取自区卫生健康局统计年报。
送:区各套班子有关领导,区直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