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积极应对,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良好开局打下了扎实基础。
一、经济总量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2亿元、52.1亿元和174.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下降0.4%和增长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6:22.9:76.5。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1272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7187万元,比上年增长4.2%;林业产值3115万元,比上年增长3.9%;牧业产值19689万元,比上年增长1.2%;渔业产值150万元,比上年增长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31万元,比上年增长增长5.9%。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4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2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0公顷;玉米播种面积755公顷;谷子播种面积16公顷;高梁播种面积6公顷;豆类播种面积18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66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538吨,比上年增长18.3%;蔬菜总产量1.1万吨,比上年增长0.3%。
表1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 |
粮食
其中:水稻 玉米 大豆 谷子 蔬菜 水果 |
5538吨
135吨 5208吨 52吨 65吨 11092吨 816吨 |
18.3
14.4 18.6 57.5 -11 0.3 3.9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0亩,栽植各类灌木、草木、花卉、植物等16.3万株。森林蓄积量541122立方米。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5433吨,与上年持平。
表2
2015年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牲畜存、出栏头数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 |
肉类总产量
其中:猪肉 牛羊肉 禽蛋 奶类 生猪出栏数 羊出栏数 牛出栏数 生猪年末存栏数 羊年末存栏数 牛年末存栏数 |
2109吨
1094吨 384吨 3324吨 - 13030头 9510只 1722头 10805头 15868只 1055头 |
2.8
0.1 17.4 0.2 - - 0.1 0.1 - - 0.3 |
全年水产品产量56吨,比上年下降53.3%。渔业水面养殖面积11公顷。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3万千瓦,比上年持平。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56吨,比上年下降9.3%,地膜覆盖面积205公顷,与上年持平。
全区完成土石方6.28万立方米,投入人工0.11万个工日,机械车工0.06万台班,投入资金628万元。改善和修复灌溉0.0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01万亩。加固堤防1.18公里,疏浚河道2.67公里,新建堤防2处,浆砌石堤长0.47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06公顷。
三、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3.3亿元(现价),比上年下降16.1%,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企业(以下简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4亿元,比上年下降15.4%。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6.2亿元,比上年下降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1亿元,比上年下降6.5%。
表3
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 |
水泥
水泥熟料 胶管 合金清扫器 卫生纸 铁精粉 硅砂 纸箱 服装 钢结构制品 辊 润滑油 润滑脂 机械配件 鲜、冷藏肉 铁矿石 矿渣微粉 原油加工量 化学药品原药 泵 耐火材料 |
81.8万吨
158.7万吨 17.9万标米 3069台 466吨 246万吨 17万吨 21.6万个 29.6万件 3907.6吨 321.4吨 162.3吨 688.9吨 1294.3吨 1860.8吨 466万吨 172.6万吨 4.2万吨 27吨 391台 9794吨 |
-31.7
-4.1 0.3 2.5 1.6 -33.2 -1.5 0.2 4.3 0.9 -1.2 1.2 0.5 -2.6 15.8 -2.9 11.1 2.4 -6.9 -43.4 21.7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9亿元,比上年下降17.6%。实现利税11亿元,比上年下降27.8%。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户中,亏损企业21户,亏损企业亏损面30.9%。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纳入统计制度的61户建筑业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44.9亿元,比上年下降41.6%。实现增加值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4%。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1亿元,比上年下降38.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2.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0.1万平方米。上缴税金4751万元,比上年下降10%。
全年房地产单位数131户,从业人员4907人,上缴税金1845万元,同比下降65.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亿元,比上年下降88%。房屋施工面积50.5万平,下降55.8%;商品房销售额2.5亿元,下降8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其中,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6.4亿元,比上年下降22.1%。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比上年下降88%。从投资结构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9.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9亿元,比上年下降73.7%。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5个,比上年下降54.5%,新开工项目11个,比上年下降8.3%,全部建成投产项目21个,比上年增长10.5%。
六、国内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总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9%;零售业零售总额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9%;住宿业2.4亿元,比上年下降40%;餐饮业20.3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全区各类集贸市22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七、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69.5万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27.47亿元,同比增长9.9%。接待海外旅游者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1261万美元,同比增长11%。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有2家,旅行社有15家。
八、对外经济
全年引进域外投资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额32亿元。出口创汇3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下降83%。
九、财政、税收
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235万元,比上年下降78.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493万元,比上年下降79.5%。一般预算支出55495万元,比上年下降55.8%。
国税收入4218万元,比上年下降58.5%。其中:增值税3903万元,比上年下降53.3%;企业所得税157万元,比上年下降89.3%。
地税收入17600万元,比上年下降81.5%。其中:营业税5583万元,比上年下降26.2%;所得税1599万元,比上年增长0.4%;资源税903万元,比上年下降41.4%;契税2120万元,比上年下降5.4%;城建税1132万元,比上年下降35.4%;耕地占用税168万元,比上年下降99.1%;其他各税5795万元,比上年下降89.9%。
十、教育
全区所属各类学校64所,其中幼儿园36所,义务教育阶段28所(小学19所,中学9所)。全区教职工总数2953人,其中幼儿园490人,义务教育阶段2463人(小学1372人,初中1091人)。全区在校学生总数23101人,其中幼儿园3402人,义务教育阶段19699人(小学12655人,中学7044人)。
十一、科学技术
全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达141万元,比上年下降93.1%。
全年共编制科技计划项15项,其中:新产品11项;新材料研制开发2项;引进开发项目2项。实际实施科技项目14项,占年计划的93.3%。全年申请专利量86件,授权专利量45件。
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2.9亿元,同比下降24.4%。
十二、文化、卫生、体育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精品工程,引导各文化团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着力推进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园区发展运转模式被省文化产业机构采纳;新引进游戏制作、文化出口、影视创作等新型文化业态;剪纸博物馆重新修缮达到2A级景区要求;结合园区实际,全力推进二期工程暨文化产业“众创空间”项目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剪纸文化节。
图书馆共有藏书11000册,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0场,观众1200人次。组织活动130场次,观众1万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130次,培训1000人次。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9.9%。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9个村卫生室高标准完成。2015年末,区属卫生机构10个,床位数82张。总诊疗数3.49万人次。卫生技术人员数1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3人、注册护士59人、药剂人员9人、检验人员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6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31‰,婴儿死亡率为5.31‰,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100%。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扎实推进足球进校园活动,新建休闲健身广场13处,安装健身器材13处。组织体校代表本溪市到兴城参加省田径苗子赛,获得了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全市常规赛小学生组比赛中我区分别获得了篮球男团冠军,田径团体亚军,乒乓球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本溪市第四届老年人象棋比赛中我区老年象棋协会荣获团体赛冠军的好成绩。成立平山区柔力球协会。有6人参加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十三、人口与就业
2015年末,全区总户数12.08万户,总人口30.95万人,全区农业人口为1.72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区共登记出生人口数1391人,出生率为4.5‰,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死亡2908人,死亡率为9.39‰,比上年提高6.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9‰,上年为1.59‰。省内迁入216人,省外迁入423人;迁往省内851人,迁往省外1131人。
全年纳入统计制度的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人数为92733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46629人;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6297人;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39807人。全区机关从业人员人数19896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18595人;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51182人。
2015年,全区实名制就业人员7673人,其中女性406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0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纳入统计制度的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37.47亿元。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
20.89亿元;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1.81亿元;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14.77亿元。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40406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3387元。
据市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26元,比上年多收入1867元,增长6.5%。
全区低保户4696户,总人数9514人,其中:城市4311户,总人数8944人;农村385户,总人数770人。
十五、城市绿化、环境保护、水资源
实施“暖房子”工程233栋、108万平,惠及群众5万余人;计划外争取永顺社区11栋楼外墙保温和小区改造10万平。实施庭院铺装、绿化3万平,老旧小区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青山、碧水、蓝天”工程深入开展。北台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高标准完成;强化机动监管,通过严控烟粉尘排放、抑制扬尘、严管室外燃煤污染等措施,积极应对雾霾污染天气。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用水总量417万吨,煤炭消费总量26.3万吨。
全区重点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1223.49吨、氮氧化物排放257.14吨、化学需氧量排放28.53吨。
2015年我区平均降水量为785.8毫米,地表水资源量为0.2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9.2%,地下水资源量0.09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值减少10%。全年全区城市用水量为1.3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