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乘势突破、奋力转型、提质增效、加快崛起”的工作基调,突出“跨越提升年”工作主题,奋力推进川南区域经济新高地建设,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南溪“以区为治、跨越争先”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省、市统计局审定,南溪区地方生产总值(GDP)实现72.85亿元,增长17.9%,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7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15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98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5.0%、72.2%和12.8%。三次产业拉动GDP增长:0.8、14.2和2.9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845元,增长19.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29.5:37.2:33.3调整为21.6:55.1:23.3。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43.41亿元,增长19.0%,增速快于公有制经济2.7个百分点,较GDP快1.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9.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2.8%,拉动GDP增长11.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5.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7.7%。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6.57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5.72亿元,增长3.65%。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177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008公顷;药材播种面积1011公顷;蔬菜播种1673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8.31万吨,比上年增产71吨。其中,小春粮食产量2.29万吨,大春粮食产量16.02万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6165吨,药材产量2355吨,蔬菜产量50.55万吨,水果产量1.62万吨。全年农业种植业产值实现13.43亿元,增长4.6%。
养殖业中大牲畜生产逐步向好,小家禽保持健康发展。全区生猪出栏46.26万头,牛出栏6429头,羊出栏12.86万头,家禽出栏854.28万羽,兔出栏43.89万只,禽蛋产量3724吨,肉类总产量5.27万吨。“四川白鹅”的发展又有新的突破,全年出栏480万只,比上年增长8.4%。南溪畜牧业产值(含畜牧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9%,已撑起农村经济半边天。全年牧业产值实现11.53亿元,增长1.6%。
林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全区森林面积1.85万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80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9.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林业产值实现0.54亿元,增长9.8%。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27万吨,增长17.8%,渔业产值实现0.58亿元,增长6.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28万公顷,增长4.9%。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1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增长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增长52.2%,全区工业增加值实现36.44亿元,增长30.2%,对GDP的贡献率达67.8%,拉动GDP增长13.5个百分点。全区工业化率达到50.02%,比上年提高3.52个百分点。
从全区4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来看,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7.01亿元,增长66.22%,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95亿元,同比增长35.26%。
从产业园区来看,“一区四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18.2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7.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3.1%。
从规模以上工业支柱产业来看,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05亿元,其中:豆腐干食品工业总产值18.32亿元、酒类食品工业总产值15.43亿元;化工及医药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64亿元;轻工业工业实现总产值31.97亿元。机械制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8亿元;新型建材工业实现总产值2.81亿元;热电气等能源供应企业实现总产值0.86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49亿元,增长77.6%。实现利税总额19.16亿元,增长24.6%。实现利润总额12.45亿元,增长240.3%。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6787人。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9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9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5.25万平方米,建筑业从业人员7196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需求强劲增长。2011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投资)完成60.4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5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3%。从报表种类看: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14亿元,增长120.86%,拉动总投资增长13.43个百分点;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11亿元,增长52.94%,拉动总投资增长16.12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33亿元,增长15.16%,拉动总投资增长4.8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因口径调整完成投资0.23亿元,比上年下降52.8%,占全社会投资比重0.39%,比上年下降0.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8%,占全社会投资比重34.45%,比上年下降4.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是城镇投资建设增长的亮点,投资完成额达到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46.19%,占投资总量的65.16%,比上年提高5.25个百分点。从园区工业投资来看,全年集中区工业投资项目38个,完成投资12.8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21.92%,比上年提高了3.93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消费品市场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就业形势趋好、旅游业发展情况良好、促进消费政策持续作用等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5亿元,同比增长18.55%。分行业看,零售业支撑作用显着,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4.67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28亿元,分别增长18.6%和18.4%。分区域看,城乡市场全面发展,城镇实现22.13亿元,增长17.4%:乡村7.82亿元,增长21.9%。
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接待游客61.93万人次。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全区共履约项目121个,其中:市外履约项目109个,省外履约项目80个;协议引进资金129.6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0.39亿元,同比增长114.57%,其中:到位市外资金41.62亿元,增长46.26%,其中:到位省外资金27.32亿元,增长32.60%。从园区招商引资情况来看,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一区四园)共履约项目60个,到位资金总额32.41亿元,占全区总到位资金的46.04%。其中:工业类项目52个,到位资金27.61亿元,占工业集中区到位总量85.17%;基础设施等其他类项目8个,到位资金4.81亿元,占工业集中区到位总量14.83%。
对外经济活跃。全年合同外资金额2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3亿美元。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48万美元,增长55.3%。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宜南快速通道正式建设和超长客运纳入当地统计后交通运量迅猛增长,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8960万吨公里,增长122.3%,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38164万人公里,增长558.0%;水路货运周转量4942万吨公里,增长11.7%,水路旅客周转量65万人公里,增长14.0%;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207.89公里,其中:境内高等级公路18.3公里;全区汽车拥有量7347辆,增长63.0%。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1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3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9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税收入质量提高。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3.84亿元,增长110.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52亿元,增长54.52%,其中:税收性收入完成1.77亿元,增长52.75%,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0.2%。地方财政总支出33.05亿元,增长96.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99亿元,增长38.24%。实现国税收入1.57亿元,增长44.80%,其中“两税”收入(增值税、消费税)1.34亿元,增长42.43%;实现地税收入2.46亿元,增长48.88%,其中:地税税收收入2.32亿元,增长47.17%。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20亿元,比年初增长2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34亿元,比年初增长18.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19亿元,比年初增长14.5%,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7.06亿元,比年初增长8.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全区共有小学学校89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2.33万人,小学专任教师总数1554人;普通中学学校24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2.34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总数1448人;“普九”人口覆盖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1.3%;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9.9%。
科技创新。全年共申请专利67件,专利授权39件。年末,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65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69个。
十、文化和卫生
全区列入统计调查范围的文化产业单位已达103个,从业人员3234人,资产总计12.33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29亿元。年末拥有体育场馆2个,较去年增加1个,剧场、影剧院等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图书总藏量9.5万册。
年末全区拥有医院、卫生院数21个,床位1028张;卫生技术人员83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7人,卫生防疫人员数2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业人口31.8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达96%,比上年提高2.78个百分点。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8.97%,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2.33‰和3.91‰。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4.27万户,户籍总人口4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13万人,非农人口8.67万人。全年全区出生人口3875人,死亡人口2583人,人口出生率9.15‰,死亡率6.10‰,自然增长率3.05‰。年末常住人口3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万人,乡村人口18.4万人,城镇化率44.45%,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情况良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3%,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17%。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区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3710万元,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6%。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受企业效益好转、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大幅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854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930元,同比增长16.6%,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居民家庭消费需求趋旺,消费能力和水平明显上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3337元,同比增长13.4%。
农民人均纯收入6893元,同比增加1173元,比上年增长20.5%。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同时受消费价格上涨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73元,增长3.08%。
就业形势稳定趋好。年末社会从业人员达29.6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58人,登记失业率3.37%,比控制线低0.63个百分点。
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全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8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43万人。
社会救助不断完善。全年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0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222人,全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498人。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个,比上年增加1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1698张,比上年新增床位253张。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2年南溪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区林业局、水务局、农业局、交通局、邮政局、电信公司、人行南溪支行、旅游局、经信局、招商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文广局、旅游局、卫生局和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