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徐州市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大力弘扬“四见”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着力推动新发展格局,全市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回暖,主要指标逐季向好、加快提升,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26亿元,较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9.33亿元、396.38亿元和445.56亿元,分别增长3.1%、4.1%和4.0%,三次产业结构为15.9:39.6:4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855元,较上年增长3.2%。

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较上年上涨2.7%,涨幅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0.1%,衣着类下跌3.8%,居住类下跌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跌1.4%,交通和通讯类下跌2.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8%,医疗保健类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4%。食品中,粮食上涨0.3%,薯类上涨7.5%,豆类上涨12.7%,食用油上涨5.5%,菜上涨13.1%,畜肉类上涨30.4%,蛋类下跌13.0%,干鲜瓜果类下跌2.6%,水产品上涨5.6%。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跌情况 (以上年同期为100)

类  别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7

食品烟酒

110.1

食品

111.7

粮食

100.3

薯类

107.5

豆类

112.7

食用油

105.5

113.1

畜肉类

130.4

禽肉类

105.1

水产品

105.6

蛋类

87.0

干鲜瓜果类

97.4

烟酒

101.3

衣着

96.2

居住

98.2

生活用品及服务

98.6

交通和通信

97.4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8

医疗保健

100.6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3.4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5.36亿元,较上年增长6.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9.59亿元,较上年增长3.2%,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0.35万亩,比上年增加2.13万亩;粮食亩产445.86公斤,比上年减少3.27 公斤;粮食总产84.87万吨,比上年增加0.34万吨。其中,夏粮产量30.78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秋粮产量54.10万吨,比上年减少0.75万吨。全年油料产量1.02万吨。

林牧渔业保持平稳。全年成片造林面积4.34万亩,育苗0.7万亩。畜牧业生产平稳恢复。全年肉类总产量14.26万吨,增长13.4%。禽蛋产量8.61万吨,增长87.2%。年末生猪存栏51.06万头,增长128.6%;年内出栏75.32万头,增长14.7%。年末羊存栏5.53万只,下降15.3%;年内出栏13.38万只,增长5.9%。年末家禽存栏1354.54万只,增长5.6%;年内出栏5833.74万只,增长75.4%。水产品产量达到2.43万吨,下降1.9%。

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877台,小型拖拉机11897台;联合收割机4009台,农田排灌动力机械29517台。当年实际机耕地面积335.55万亩,增长13.7%;机械收获面积达254.85万亩,增长21.0%;机械植保面积276.89万亩,增长76.5%。农村用电量17.20亿千瓦时,增长1.5%;农业化肥施用量10.17万吨,增长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6.9%。从主导产业看,六大主导产业“四升两降”,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7.9%,绿色食品业产值增长17.6%,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8.0%。从企业效益看,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6%,利润总额增长42.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资产负债率为51.7%。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增长较快,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恢复的重要动力。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较上年增长17.8%,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6.3%,较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160.85亿元,较上年增长4.9%;完成竣工产值64.45亿元,建筑业劳动生产率23.76万元/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55.65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5.2%;房屋竣工面积214.32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回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5.3%。从投资结构看,一产投资增长20.3%,二产投资增长30.1%,三产投资下降36.5%。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控股企业投资下降58.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增长0.2%,民间投资增长15.8%。分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30.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2.3%,房地产投资下降17.1%。工业投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76.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高技术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较上年提升 4.4个 、8.1个百分点。

房地产保持平稳发展。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07.49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3.7%,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32.31万平方米,下降34.6%。商品房竣工面积172.6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3.7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29.37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1.11万平方米,增长24.5%。商品房销售额140.37亿元,较上年增长12.0%,其中住宅销售额133.75亿元,增长14.0%。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业总体平稳。全年货运量1920万吨,增长9.1%。其中公路货运量1004万吨,增长7.7%;水运货运量916万吨,增长10.6%。公路客运量1199万人,下降22.5%;港口吞吐量607万吨,下降32.6%。全市公路总里程3341.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80公里。徐连高铁建成通车,全市铁路里程达到85公里。全市共有航道11条,通航里程170.30公里,其中省以上干线73公里。港口30个,码头泊位65个,其中集装箱码头1个。民用汽车19.4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8.64万辆。城市公共汽车353辆,城市出租汽车536辆,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总量3296万人。

邮电通讯稳步发展。年末邮政线路总长度390公里,农村投递线路长度3463公里。全年邮递国内、国际函件及机要文件13.76万件,包件0.81万件,汇票1.21万张,报刊发行1292万份,快递业务总量871.52万件。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8.39万户,下降6.9%;移动电话年末用户133.71万户,增长1.6%;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6.29万户,增长11.8%。

六、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企稳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68亿元,较上年下降4.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6.76亿元,下降12.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限额以上零售额56.83亿元,下降13.3%;乡村限额以上零售额9.93亿元,下降10.1%。按消费形态分,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6.34亿元,增长2.7%;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59.44亿元,下降17.8%;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0.23亿元,下降30.9%;限额以上餐饮业0.75亿元,下降48.1%。

对外经济发展向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30.20亿元,较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总额121.71亿元,增长5.4%;进口总额8.49亿元,下降30.9%。实际利用外资2.9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0%。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个,较上年增长32.0%;年末实有三资企业67家,较上年增长2.0%。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43.90亿元,较上年增长2.4%。其中,税收收入35.39亿元,增长2.0%;非税收入8.51亿元,增长4.2%。主体税种中,企业所得税增长16.4%,房产税增长28.8%,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8.2%,契税增长94.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28亿元,较上年增长7.6%。其中,医疗和卫生支出增长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7%,住房保障支出增长94.7%。

金融信贷持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78.42亿元,较上年增长11.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29.51亿元,增长11.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70.04亿元,较上年增长22.7%。其中,居民短期贷款余额94.70亿元,增长19.5%;居民中长期贷款余额244.72亿元,增长24.2%。居民消费贷款247.41亿元,较上年增长21.8%,其中短期消费贷款下降13.7%,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25.0%。

保险业务稳定增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9.08亿元,较上年增长3.6%。其中,财产险收入8.41亿元,增长16.2%;人寿险收入10.67亿元,下降4.6%。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5.92亿元,较上年增长4.3%。其中,财产险支出4.23亿元,下降0.14%;人寿险支出1.69亿元,增加17.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8.6亿元,年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件。推动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建成国家人才示范培育基地、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邳州分中心。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诺奖得主2人,两院院士1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46人,省“双创人才”61人,省“双创团队”6个。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小学校209所,在校学生16.86万人;初级中学47所,在校学生9.75万人;高中12所,在校学生3.02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0.74万人;普通高等专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0.1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0.06万人;在园幼儿5.18万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惠民日益普及。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50余场,送戏下乡100余场。深入推进免费开放。全年图书馆接待读者41万余人次,博物馆接待参观团体70个、游客6.7万余人次,文化馆接待群众3万余人次,文化艺术培训5800余课时、受益10000余人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梦圆小康”基层巡演、“小薇读书会”图书阅读导读、“千场文化活动进农村”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文艺创作精品纷呈。柳琴小戏《老于还乡》、《未见面的新娘》、舞蹈《给我一个支点》3个作品荣获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以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文明城市创建为主题的大型现代柳琴戏《银杏湖畔》进行首演。

卫生事业取得新突破。医疗机构建设成效明显,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一家,顺利通过妇幼保健机构“所转院”省级验收。综合医改向纵深推进。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创新“3+1”医共体运行模式,切实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卫生基础不断夯实。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年为基层卫生院培养专业人才77名,新增疾控人员17名。不断拓展医学教育渠道,开展院校合作办学,实现卫生人才的“自培养”。卫生人员培训持续加强。充分发挥省级实训基地优势,累计培训1282人次,全面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元旦健身长跑活动、邳州市武术精英赛等全民健身活动20余场。加强体育人才培育,参加徐州市二级社会指导员线上学习和线下技能培训,举办邳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520余人。竞赛竞技全面发展,荣获徐州市广场舞精英赛一等奖,江苏省广场舞大赛二等奖。荣获江苏省县组田径比赛团体第19名、金牌3枚,并连续十二年保持甲级队行列。荣获徐州市第二十二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3金2银2铜、击剑比赛4金3银5铜、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一、14岁男子单打冠军、14岁女子单打冠军。

十、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功能品质有效提升。全年城区安装公共照明路灯1.49万盏,铺装沥青路面9.8万平方米,人行道、生态砖4.49万平方米,铺设路牙石2.46万米,新增汽车停车位2165个,新装电缆2500米。提档升级农村公路87.6公里道路,危桥改造完成29座,安防工程62.1公里。全市境内县道里程达422.1公里,乡村道2596.107公里,农村公路桥梁898座,总里程突破3018公里。

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邳州新港工程等推进顺利;344省道路、310国道中运河大桥、251省道土山大桥建成通车;台睢高速、疏港公路、连霍高速高新区互通、西大桥环岛改造提升、瑞兴路京杭运河大桥等工程前期手续全面开展。围绕推进“两轴两带六片区”建设,新建改造道路4.28公里,配建雨污分流管网13.6公里,透水铺装人行道1.71万平方米,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年PM2.5年均浓度为40.4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6.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0.6%,较上年提升0.3%。4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2个地下水考核点位、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个城市内河、2个市级区域补偿断面,均保持优Ⅲ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最好水平。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92.02万人,其中,男性100.11万人,女性91.9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100,年末常住人口146.26万人。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率为58.17%,较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44元,较上年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4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7元,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286元,较上年下降1.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549元,下降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33元,下降3.0%。

城乡就业持续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1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294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763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2.17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0.5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为52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为2243家企业直接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费,为135家(次)企业延长三项社保缴费期。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年末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16万人、66.32万人、11.93万人和150.96万人,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8%以上。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为650元/月,全市共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52万户、3.38万人。全市4.37万名老人发放尊老金,保障困境儿童0.30万名,享受“两项补贴”待遇残疾人3.41万人次,保障特困供养0.65万人。年末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2个,床位数4862张,社区服务设施497个。

注:1.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与往年不具可比性。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