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1年3月)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推动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就业民生较好保障,总体经济逐渐趋稳向好。

一、综 合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8.56亿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2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49.21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97.15亿元,增长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637元,增长0.7%。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8.5:51.0:30.5调整为20.2:48.3:31.5,其中第一产业提高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回落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0.4%、60.3%和9.3%,分别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4.05亿元,下降5.6%,比去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2.00亿元;非税收入2.05亿元。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6亿元,下降5.4%,比去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5亿元,增长1.9%;教育支出8.12亿元,增长1.1%;城乡社区支出0.99亿元,下降42.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上涨4.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1%。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40亿元,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22.38亿元,增长7.0%;林业产值2.27亿元,增长2.4%;牧业产值24.61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49.71亿元,下降0.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3亿元,增长7.0%。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8.49万亩,增长2.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0.00万亩,增长2.6%;花生播种面积7.28万亩,增长3.7%;蔬菜播种面积16.67万亩,增长2.5%;水果年末实有面积24.91万亩,下降0.8%;水产养殖面积10.25万亩,增长2.1%。全年粮食产量13.58万吨,增长1.7%;花生产量1.11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20.79万吨,增长5.4%;水果产量6.91万吨,增长14.0%;水产品产量29.50万吨,增速与去年持平;肉类总产量5.35万吨,增长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20亿元,增长2.2%。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24.04亿元,下降2.2%,重工业增加值97.55亿元,增长3.4%。从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增加值94.69亿元,增长1.7%;中型企业增加值11.46亿元,增长7.4%;小型企业增加值15.00亿元,增长3.0%。 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9.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3.8%。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64亿元,下降29.0%。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20万平方米,下降25.4%,其中新开工面积5.66万平方米,增长71.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6万平方米,增长173.8%;住宅竣工面积0.65万平方米,增长7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56亿元,下降5.4%;其中,项目投资87.32亿元,下降0.3%;房地产开发投资17.24亿元,下降25.0%。总计中,工业投资75.86亿元,增长1.7%。
本年房屋施工面积249.93万平方米,下降7.2%。商品房销售面积52.19万平方米,增长23.6%;商品房销售额28.85亿元,增长17.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5亿元,下降7.7%。按地域看,城镇零售额53.41亿元,下降23.1%;乡村零售额10.94亿元,下降43.28%。

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2.99亿元,增长12.5%。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2.40亿元,增长18.8%;零售业销售额10.59亿元,增长4.8%;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18亿元,下降68.0%;餐饮业营业额0.90亿元,下降26.9%。

六、对外贸易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21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出口额58.84亿元,增长38.0%;进口额1.37亿元,增长8.7%。实际利用外资224万美元,增长1936.4%。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220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7.01公里,国道27.36公里,省道95.52公里,县道及以下2078.52公里。年末民用机动车辆拥有量15.21万辆,比上年减少2.2万辆。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649万吨,下降10.2%;货物周转量31282万吨公里,下降9.7%。旅客运输量38.75万人次,下降67.0%;旅客周转量3062.85万人公里,下降62.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98亿元,增长5.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105万元,增长3.1%;电信业务总量2.67亿元,增长7.2%。全年报刊杂志累计发行237万份,收寄邮政函件6.12万件,特快专递0.74万份。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6.04万户,比上年减少0.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2.72万户,增加7.06万户;互联网用户6.57万户,比上年增加1.00万户。

八、金融业

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43亿元,增长9.2%,比去年同期回落12.1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209.26亿元,增长13.6%;非金融企业存款30.07亿元,增长10.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2.19亿元,增长15.3%,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105.41亿元,增长8.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6.61亿元,增长41.6%。

九、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7.2万人次,下降48.0%,比上年回落63.1个百分点。其中,国际游客0万人次,增长0%;国内游客187.2万人次,下降46.0%。实现旅游总收入10.76亿元,下降78.0%。

十、科技与教育

年末拥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全年专利申请量1648件,专利授权量139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件。

全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0.18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教职工0.93万人,增加0.02万人;专任教师0.73万人,增加0.0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4%,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1.0%。

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体育场馆5个。图书馆图书藏量达30万册。全年参加各类体育项目比赛中共获得省级比赛银牌2枚,铜牌1枚。

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228个。各类机构实有床位224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049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460人,其中执业医生(含助理)847人,注册护士1057人,药剂和检验人员24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0‰。

十二、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24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55元,比上年增长4.5%;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7元,增长9.3%。

全年城乡合作医疗参保43.37万人。领取医疗保险金6.03万人,发放保险金额27233万元。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1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7%,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5%。全年参加失业保险3.9万人,比上年增长2.5%。工伤保险6.05万人,比上年下降3.6%。全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1.19万人,增长5.6%。

年末拥有社会福利院1家,床位172张,在院人数39人。敬老院11家,床位804张,在院人数222人,比上年减少66人。全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140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11713人,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数3584人。

十三、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1.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43万人,乡村人口31.44万人。常住人口47.16万人,城镇化率53.71%;人口出生率为9.00‰,比上年回落1.7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7‰,比上年回落1.8个千分点。

全社会用电量21.22亿千瓦时,增长11.9%。其中,工业用电量13.63亿千瓦时,增长11.6%。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测算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