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

选择区域:>>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稳步向好,民生服务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显著优化。

一、综合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初步核算,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4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43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2.43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6.03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69:43.25:44.0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442元。

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2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3%以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达到101.8%,温和上涨。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升。2017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7.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8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68%、较上年度提高1.8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83.75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4.93万人。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县民营经济个体总数发展到3.3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2.6万人,注册资本总额381.8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16.7%、12%和29.2%。其中企业法人发展到5732户,从业人员达到4.7万人,注册资本金达到322.9亿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6万户,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注册资本金27.4亿元;农村合作社发展到1264户。

二、动能转换与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05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总数达到8家。2017年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6.4亿元、增长18.2%,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5.9%,比上年度提高2.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市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4家,其中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

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泰信幕墙以6件有效专利作为质押,成功从市商业银行融资1000万元,超威电源、华阳农药先后贯标认证成功。全县共申请专利542件,其中发明专利158件,发明专利授权12件,拥有有效专利达到69件,增幅40.8%。

各类人才统筹发展。全年签约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5人。本土企业家胡广敏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碧蓝生物公司引进的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及团队入选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入选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项目,2人入选齐鲁首席技师,2人入选齐鲁乡村之星,1人入选市泰山英才领军人才,2人入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实施产业人才集聚工程,评选县产业领军人才4人、首批“双创”人才团队7个、重点产业紧缺人才31名,纳入县财政资助范围。实施科技镇长选聘计划,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央企选聘14名博士、教授、高管担任科技镇长。实施新技师培养计划,新培养高技能人才872人。大力开发培养乡村实用人才,县乡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2期,培训县乡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营销大户等2000余人次、企业技术工人5000余人次、农民8万余人次。

三、农业

粮食产量保持稳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123.9万亩、同比增长4.8%,总产59.2万吨、同比增长4.6%,单产477.9公斤、同比下降0.2%。

林业、渔业较快发展。2017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为2.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为2.3万亩,森林抚育面积为6万亩,商品材产量5.7万立方米。据渔业部门统计,全县水产品总产1800吨,养殖总面积0.12万亩。

现代农业加快融合发展。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8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品认证”分别新增5家、107个、47家、12个,“产业+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迅速成长。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7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全县2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4.6%。

主要行业产量稳定。全年原煤产量172.6万吨、增长0.1%,小麦粉49.4万吨、增长3.1%,机制纸17万吨、增长17.1%,化学肥料11.4万吨、增长10%,化学农药2万吨、增长37.3%,白酒产量1989万升、同比下降1.6%。“三去一降一补”继续发力,全年水泥产量307.9万吨,同比下降5.4%。

建筑业较快发展。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7家,比上年净增加8家。其中,一级建筑企业1家。建筑业总产值54.5亿元,增长6.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按可比价下降2.3%。

五、服务业

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2017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0.2%,继续快于第二产业5.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44.1%,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1%。服务业实现全部税收4.4亿元、同比下降21.3%,占全部税收的比重25.6%、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截止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65.1亿元、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为112.3亿元、增长10.9%,金融存贷比为42.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可比价增长13.8%。受“二胎”政策以及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等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增加,全县联网直报数据显示,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6%,商品房销售额16.7亿元、同比增长120%,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4亿元、可比价增长11.5%。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营利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53.1亿元、可比价增长12.9%。

旅游市场主体初见雏形。打造“山水田园,生态宁阳”品牌,形成景点链观光游、采摘游以及田园综合体三大旅游板块。总投资11.67亿元的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和总投资8.6亿元的彩山田园综合体项目加紧建设。东方园林景区、中京文化艺术旅游景区进入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争创行列,复圣文化旅游景区进入4A级景区争创行列。

全域旅游开创新格局。开通泰安到复圣文化旅游景区、东方园林景区的直通车线路,中京文化艺术旅游景区和复圣文化旅游景区的研学旅游线路。以中东部旅游景观大道和汶河生态带建设为牵引,开展神童山、蟠龙山、彩山、凤仙山以及汶河南岸景区景点链的观光游。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发展采摘园、农家乐、开心农场等旅游主体,东疏镇胡茂村、堽城镇辛安村、开发区彩石村、葛石镇曹家寨村、东庄镇王庄村等乡村旅游呈现红火局面。

六、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4亿元,比上年增长9.5%。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4.3:63.2:32.5,服务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从投资性质看,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1.4%;从投资领域看,项目投资完成400亿元,增长8.4%。

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县纳入联网直报的房地产企业增加至25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52.7%,高出全部投资43.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8.5亿元、增长21.9%。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董梁高速宁阳段开工建设,中东部环山公路东部路基建设基本完成,中部实现全线贯通,鹤堽路东段建设加速推进。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14.6公里,其中国道通车里程为100.4公里(含高速公路),省级道路通车里程23.5公里,县级道路通车里程286.4公里。村级路网继续延展,年末通车里程达到1857.3公里。

七、消费品市场

市场消费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3亿元、同比增长10.1%,按区域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38.5亿元、同比增长9.5%;乡村实现零售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2.1%。按类型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7.3亿元、增长11.8%,零售业131.9亿元、增长9.4%;餐饮业8.9亿元、增长13.3%,住宿业2.1亿元、增长10.5%。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按限上商品零售类别分,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8%、通讯器材类增长27%、烟酒类增长23.5%,三大类增幅均超过20%。同时,增幅超过10%的商品类别达到9个,分别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9.5%),书报杂志类(18.3%),日用品类(16.6%),家具类(15.6%),化妆品类(14.6%),体育、娱乐用品类(14.1%),五金、电料类(1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2.9%),饮料类(10.1%)。

八、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实现稳定发展。外贸队伍明显扩大,彩山铝业、天兴木业科技、晋煤明升达等27家企业获得进出口权,索亚机械、鑫源钢球、华鸿化工等10家企业取得外贸实绩,全县外贸获权企业、实绩企业累计分别达205家、63家。外贸商品明显增多,结构不断优化,纺织服装、汽车配件、五金钢球等7大类的100个品种实现出口,数控机床、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亿元,占全县货物出口的39.1%。国际市场明显扩大,我县与11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2.2亿元,同比增长12.5%。2017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8.3亿元,下降3.1%,其中进口3769万元、增长52%,出口7.9亿元、下降4.8%。

利用外资规模大幅提升。外资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新批合同外资过4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实际到账外资过400万美元的大项目7个。香港、台湾投资增势强劲,全县新批香港投资项目7个、台湾投资项目2个,引进香港实际到帐外资4769万美元、台湾实际到帐外资911万美元。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涉及到现代农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机械产品加工等领域,2017年实际到账外资4.5亿元,增长40.9%。

九、财政税收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同口径可比增幅5.7%,其中税收收入8.6亿元、增长14.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5%、提高6.5个百分点;主体税收5.2亿元、增长16%,占预算收入的比重45%、提高4.5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36.4亿元,同比增长3.6%,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其中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为9.01亿元、2683万元、4.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5%、0.64%和9.2%,节能环保、城乡社区支出分别为8529万元、3.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27.7%。

全部税收涨幅较大。2017年全年实现全部税收17.1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国税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68.9%,地税收入6亿元、同比下降22.1%。我县纳税过亿元、过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3家、27家,纳税额增幅超过两位数的企业25家、其中增幅超过三位数的9家。

保险业运行稳定。全年保费收入达到7.5亿元,较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财险收入1.7亿元、寿险收入5.8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加2625万元、减少2589万元。财险中,我县人保、平安、大地、阳光及太平洋五家公司份额较大,占全部保险份额的86.1%。寿险中,人寿、新华、太平洋、泰康、人民五家公司份额较大,占全部保险收入的85.6%。

十、民生保障

脱贫攻坚精准推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实现20个省市贫困村摘帽,4744户9016名贫困人口脱贫。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48元,同比增长8.8%,首次突破2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56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3元,增长8.7%。水质提升工程、盛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广电宽带、有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全覆盖,新增城乡集中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天然气管道用户9921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6%,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调整到2277人。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2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4万人,其中企业参保8.8万人;发放养老金9.3亿元,其中企业发放养老金5.3亿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6万人和65万人,保险覆盖人数更加广泛。

社会救助防线更加稳固。年末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户数分别达到751户和10594户,覆盖救助人数分别为1255人和16086人,分别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56万元和3553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农村居民3650元/年,城镇居民470元/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县12处敬老院总计集中供养人数达到2005人。

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起、工矿商贸企业1起,死亡人数5人,直接经济损失120.7万元。

十一、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水平提升。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全面彻底清理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新建改造城区主次干道11条、农贸市场9处、街头绿地11处、体育公园1处,栽植苗木150余万株,硬化街巷500余条,城区298座旱厕全部拆除改造,清理各类垃圾近30万吨。深入开展治理违法建设行动,实施以老旧住宅小区整治、背街小巷改造和便民农贸市场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工程,拆除违章建筑738万平方米;“城中村”开发改造扎实推进,累计拆除旧村房屋121万平方米,竣工回迁楼132栋,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镇村功能定位更加合理。乡镇建设完成投资15.4亿元,磁窑省级重点示范镇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伏山、葛石、堽城、东疏4个中心镇建设已具雏形。美丽乡村“十村引领、百村示范、全域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创成省市级示范村12个、达标村167个,完成农村改厕4.3万户。

十二、绿色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2017年全县关停整改“散乱污”企业583家,淘汰燃煤小锅炉516台,关闭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447家。“蓝天工程”成效凸显,PM10、PM2.5改善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绿色生态建设持续推进。新增成片造林2.6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5.7万亩、绿色通道17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8%。全面推行河长制,境内26条河流干渠全部纳入管理,加快实施引汶进城、城区水系、生态湿地等重点工程,“东西贯通、北水南流”的水系水网格局初步形成。

节能降耗成效突出。居民用气、用水阶梯价格全面落实;金明热电集中供热技改等7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扶持计划,“煤-电-建”多元化循环发展模式和鲁珠集团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模式在全省推广。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转体系实现所有乡镇村居服务托管全覆盖。2017年全县六大高能耗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十三、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数202所,其中高中4所(含2所完全中学),初中18所(其中九年一贯制中学6所),小学70所(含12处教学点),幼儿园95所,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中学各1所,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3所。在校学生数达到7.97万人,其中高中阶段1.34万人,初中阶段2.96万人,小学阶段3.64万人(含教学点800人)。在校幼儿人数2.07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00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年巩固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

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为解决大班额问题,投资11.57亿元规划建设项目28个,其中新建学校12处,改扩建学校16处,新增班数484个,新增学位23060个。2017年已竣工建设项目19个,完成投资8.6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个,改扩建项目15个。

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成60个村农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80个村农家书屋内容更新;全年扶持3个重点文化项目、9个农村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和7个优秀艺术团体;累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720场。扎实推进文化六进活动,以四级惠民大舞台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和平台,全年开展活动300余场次,各类书画展、征文、演讲、讲座等活动90余场,广场快乐放歌一小时组织主题演出11场,组织演出节目132个,开展“一村一场戏”巡回演出,全年共送戏下乡440场。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509个行政村基本完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升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增加到11大类600余项,其中省级项目名录4项,市级名录43项;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20人;禹王庙修缮保护工程完成建设,颜子庙颜林修缮保护以及文庙修缮保护工程已完成80%。社会文化投入活力进一步激发,一恩文化传媒成功举办第四届春节文艺晚会,新批成立各类文艺团体、文化企业5家。

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达到26所,其中,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11所、妇幼保健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所、其他卫生(事业)机构6所。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3225张,万元以上大中型医疗设备2605件,卫生技术人员数4142人,其中职业医师1383人、执业助理医师432人、注册护士1802人。一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全县孕产妇和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分别达到85.63%、85.29 %。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体育设施广泛覆盖,投入83万元对全县50处健身设施进行更新维护提升,投入248万元对县域主干道沿线行政村健身广场进行高标准改造。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举办全县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积极参加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0名。举办幼儿五人制足球联赛、第二届青少年“三棋”比赛等竞技比赛,完成320名中小学生游泳运动普及工作。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共扶持建立单项协会、俱乐部12家。老年体育再上台阶,广泛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活动骨干1000余人。开展太极拳进乡村活动,培训村级太极拳队伍20支,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余名。体彩销量持续攀升,年内新增16个实体站点,6个村级淘宝店,完成销量7461万元;筹措体彩公益金40.3万元,为各项赛事提供保障。

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

2、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5.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