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1第10期)
2020年曲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曲阜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曲阜调查队
(2021年4月30日)
20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五个一”统领、“十条线”推进、精细化实施,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新兴动能快速发展,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6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95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12.93亿元,增长2.7%,其中工业增加值73.07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224.50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7: 30.9: 61.4,服务业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四新”经济增加值75.99亿元、增长20.8%,占GDP比重达到20.80%,比上年提高3.08个百分点。“十强”产业增加值112.50亿元、增长8.5%,占GDP比重达到30.79%,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
图1 “十三五”时期GDP总量及增速
年末户籍人口65.87万人,其中男性33.23万人,女性32.6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442人、出生率8.28‰,其中二孩3397人,占出生人口的62.4%;死亡人口4042人、死亡率6.15‰;人口自然增长率2.13‰。
图2 “十三五”时期人口出生和增长情况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977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34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1116人,登记失业率1.72%,低于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
新增市场主体10922个、年末达到72482个。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7392个、达到52429个;新增内资企业3530个、达到20049个。全年新增“四上”企业63个,年末达到407个。其中新增工业企业28个、达到168个,新增服务业企业2个、达到28个,新增建筑业企业7个、达到70个,新增批零住餐业企业20个、达到103个,新增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6个、达到38个。从在库企业规模看,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82个,比去年增加4个;其中过10亿元企业4个,与去年持平。
全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11.6℃。年降水量951.3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04.0毫米。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15,细颗粒物(PM2.5)浓度5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降低34微克/立方米,改善率39.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1天、比2015年增加67天,优良率68.6%、比2015年提升18.2个百分点,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Ш类水标准。
二、农业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84亿元、增长3.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6.21万亩、增加0.39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4.63万亩、减少0.62万亩,秋粮种植面积51.58万亩、增加1.0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3.85万吨、增加0.2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9.20万吨、增长2.2%,夏粮单产430公斤/亩、增产15公斤/亩;秋粮产量24.65万吨、下降0.8%,秋粮单产478公斤/亩、减产13公斤/亩。
图3 “十三五”时期粮食产量
年末生猪存栏15.77万头,出栏16.51万头,猪肉产量1.35万吨;羊存栏6.50万只,出栏8.53万只,羊肉产量0.15万吨;禽类存栏427.69万只,出栏1330.62万只,禽肉产量2.34万吨,禽蛋产量3.74万吨;牛奶产量1.30万吨;水产品产量0.24万吨。新增规范化农机合作社2家,年末达到67家。农业机械总动力65.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71%。全年造林1060公顷,年末林地面积达到1.8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0.68万立方米,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20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5.2%。
表1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产量 | 万吨 | 43.85 | 0.5 |
夏粮 | 万吨 | 19.20 | 2.2 |
#小麦 | 万吨 | 19.20 | 2.2 |
秋粮 | 万吨 | 24.65 | -0.8 |
#玉米 | 万吨 | 23.23 | -3.4 |
蔬菜 | 万吨 | 14.51 | -7.8 |
猪存栏 | 万头 | 15.77 | 1.6 |
猪出栏 | 万头 | 16.51 | -35.2 |
猪肉 | 万吨 | 1.35 | -27.4 |
家禽存栏 | 万只 | 427.69 | -35.9 |
家禽出栏 | 万只 | 1330.62 | -53.5 |
禽肉 | 万吨 | 2.34 | -29.5 |
禽蛋 | 万吨 | 3.74 | 120.0 |
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全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济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0家,新增“三品一标”15个、达到120个,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3.36亿元、增长1.3%,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达到48.5%。
三、工业和能源
全部工业增加值73.07亿元,增长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规上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31.2%,规上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4.3%,规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2.7%,规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41.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8%,制造业增长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11.87亿元、利润13.04亿元、利税21.70亿元,分别增长2.5%、11.1%和2.8%;营业收入利润率6.15%,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0.30元,比上年增加0.2元;规上工业劳动生产率70.18万元/人,比上年增长6.1%(按产值计算)。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5家,亏损面22.7%、比去年扩大1.6个百分点。
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 | 万吨 | 203.91 | -13.5 |
洗煤 | 万吨 | 188.76 | -1.9 |
白酒 | 千升 | 3111 | 0.4 |
啤酒 | 千升 | 96854 | -2.3 |
初级形态塑料 | 吨 | 71132 | -5.0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1124 | -24.3 |
中成药 | 吨 | 1013 | -51.3 |
水泥 | 万吨 | 244.40 | 4.9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91.34 | -7.7 |
铝材 | 吨 | 18806 | 11.1 |
锻件 | 吨 | 3743 | -18.5 |
电动机 | 万千瓦 | 43.55 | 34.4 |
电力电缆 | 千米 | 67229 | 48.0 |
光缆 | 芯千米 | 205014 | 18.5 |
半导体分立器件 | 亿只 | 232.94 | 44.0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19.05 | -9.5 |
亚麻纱 | 吨 | 5777 | 23.6 |
小麦粉 | 吨 | 10448 | -23.9 |
钢结构 | 万吨 | 10.69 | 12.7 |
全社会用电量21.02亿千瓦时,下降0.6%。第一产业用电0.21亿千瓦时,增长23.2%;第二产业用电11.04亿千瓦时、增长1.6%,其中工业用电10.70亿千瓦时、增长1.3%;第三产业用电5.46亿千瓦时,下降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32亿千瓦时,下降3.3%。三次产业和居民用电比例为1.0:52.5:25.9: 20.5。规模以上工业能耗62.07万吨标准煤,下降5.8%,六大高耗能行业合计能耗51.76万吨标准煤,下降6.9%。“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耗下降17.28%,完成既定目标。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0.6%。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3.14亿元,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2.69亿元,增长7.0%,安装工程产值7.90亿元,下降24.6%。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34.9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1.6%(按产值计算)。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9%;竣工面积53.84万平方米,下降46.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4.48万平方米,下降45.1%。
在库房地产开发项目39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投资34.51亿元、增长18.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37.42万平方米,增长14.2%;其中住宅房屋施工面积283.94万平方米,增长17.5%。商品房销售面积64.15万平方米,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43.96亿元,增长11.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8.75万平方米,增长2.5%;住宅销售额40.86亿元,增长7.1%。
图4 “十三五”时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面积
五、国内外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41亿元、下降0.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7.59亿元、下降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82亿元、下降0.6%。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14亿元、下降7.0%,其中限上单位餐饮收入1.05亿元、下降23.9%,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2.09亿元、增长6.6%。实现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6.27亿元、下降1.1%。
图5 “十三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年末拥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13家,实现进出口总额40.57亿元、增长20.8%,其中出口33.86亿元、增长26.8%,进口6.70亿元、下降2.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比75.3%,加工贸易占比24.7%。从进出口市场看,出口前三位的市场是欧盟、韩国和东盟,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8.6%、18.3%和16.6%。从商品种类看,出口前三位的产品为电器及电子产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及设备,分别占出口额的43.5%、8.7%和6.7%。
六、服务业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4.50亿元、增长3.8%,占GDP比重为61.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8.1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2%,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08亿元,下降3.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8%。
图6 “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年末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20千册。公共电视节目2套,全年播出1.3万小时;公共广播节目1套,全年播出8760小时。广播、电视实现人口综合全覆盖。年末共有各类文物点819处,其中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8处。按级别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文化产业增加值18.29亿元、增长3.9%,占GDP比重达到5.01%,占比提升0.05个百分点。
年末3A级以上旅游景区12个。其中,5A级景区(“三孔”)1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7个、本年新增1个。星级宾馆6个,客房685间。省级旅游特色村7个,省级旅游强镇8个。3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73万人次,其中“三孔”景区接待游客221万人次。全年接待研学旅游21万人次,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1.4天。旅游产业增加值26.88亿元、下降1.8%,占GDP比重达到7.36%,占比下降0.35个百分点。
全年收发快递业务1967万件、增长18.2%,其中同城快递245万件、下降5.5%,异地快递1721万件、增长22.6%;国际(含港澳台)快递0.37万件、增长244.7%。全年投递快递业务2240万件,增长28.7%。
七、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2.8%,第二产业增长40.5%,第三产业增长9.1%。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0.6:18.9:80.5调整为0.7:23.0:76.3。重点领域中,民间投资增长11.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7.9%;“四新”投资增长67.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0%,比上年提高19.1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6.3%。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32个,比上年增加4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3个,占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的比重为85.6%,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图7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情况
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在建招商引资项目73个,其中过亿元项目6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全年招引“十强”产业项目33个、到位省外国内资金16.45亿元。
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京台高速改扩建工程、曲阜市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机场连接线项目、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尼山会堂项目、尼山圣境一期、尼山宾舍项目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使用,形成曲阜旅游新地标;中联水泥节能升级项目、东宏管业管材技术开发项目、晶导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化项目等一批工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
八、财税和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2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税收收入18.10亿元、下降0.7%,非税收入5.92亿元、下降12.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5.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3亿元、下降6.2%,其中民生领域支出36.6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0.9%。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5.40亿元,比年初增加41.53亿元、增长10.8%,其中住户存款319.64亿元、增长14.1%。贷款余额247.32亿元,比年初增加39.73亿元、增长19.1%,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17.35亿元、比年初增长15.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54.1%。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1.16亿元、增长7.1%,占GDP比重达到5.79%,占比提高0.23个百分点。
全年各类保费收入10.79亿元、增长7.0%。财产险保费收入2.65亿元、增长7.9%,其中车险保费收入1.85亿元、增长8.8%;寿险保费收入8.14亿元、增长6.6%。
九、交通运输
全市等级公路运输里程14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总长65.6公里,国道2条、总长66.8公里。过境铁路187公里,其中京沪高速铁路35公里、鲁南高速铁路73公里、京沪线(津浦线)26公里、兖石铁路27公里、兖石铁路北环线26公里。公路货物营运车辆3316辆,载重8.58万吨;公路旅客营运车辆790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282辆。
年末汽车保有量17.06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5.25万辆,载货汽车1.81万辆。全年新注册汽车1.7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17辆。
十、城市建设
城区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27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466公顷,其中建成区1128公顷,绿化覆盖率39.1%。建成区绿地面积1055公顷,其中公园25个,公园绿地356公顷。自来水年供水总量1803万立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94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45公里。天然气供气总量6719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量1611万立方米,供气管道长度1032公里,用气户数9.85万户。年供热总量262万吉焦,供热面积1288万平方米,供热管道长度874公里。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十一、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4所(包含在曲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和特殊学校,不含幼儿教育),专任教师1.00万人,在校学生16.46万人,年内毕业生4.18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4所,专任教师0.39万人,在校生8.75万人,年内毕业生2.16万人。中等教育学校33所,专任教师0.33万人,在校生3.60万人,年内毕业生1.32万人;在中等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528人,在校生0.74万人,年内毕业生0.31万人。初等教育学校86所,专任教师0.29万人,在校生4.09万人,年内毕业生0.69万人。学前教育幼儿园176所,在园幼儿2.36万人,离园幼儿0.64万人。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3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0.2%。
申请专利1538件,其中发明专利354件;授权专利1130件,其中发明专利147件。有效发明专利397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9个,院士工作站4个。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10项,成交额11.80亿元。2019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7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77%。
十二、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27个,其中一级以上医院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卫生工作人员50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66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427人,注册护士1757人。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25张,病床使用率76.4%。全年完成诊疗服务229.33万人次,健康查体21.83万人次。实现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17.98亿元、增长6.1%,占GDP比重达到4.92%,占比提高0.15个百分点。
年末拥有体育场馆3处,竞技体校1所。等级教练员23人,等级运动员26人,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5.6%。
十三、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70元,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5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0元,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85,比上年缩小0.05。全体居民消费支出15404元,增长3.5%,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8153元,增长2.9%,农村居民消费支出11122元,增长4.2%。
图8 城乡居民支出结构情况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8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0.80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7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8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6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0.28万人。最低工资标准1730元。
年末全市建成社会服务机构143处,其中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17处,社会福利院1处;配置养老床位2655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9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19元/月、比上年提高119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37元/月、比上年提高87元。城市低保对象705户、1610人,发放低保金891万元;农村居民低保对象7089户、13263人,发放低保金4826万元。供养特困人员3225人,实施临时救助156人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5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31万元。
十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开展山东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排查安全生产隐患11198处,整改率100%。全年未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无致人死亡事故,无直接经济损失。亿元GDP生产安全死亡人数、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死亡人数、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死亡率等安全生产严控指标均为零。
注释:
1. 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有与统计年鉴不一致的以统计年鉴为准。小数位四舍五入取舍产生的误差未做机械调整。
2. 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等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对2016—2018年GDP数据进行修订。
3. 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将在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