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2007

选择区域:>>

2007年宁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建设,深入实施“基础先行、做优环境、整合资源、扩张总量”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城市发展、市场建设‘三个突破’,搭建文化交流、宁台合作、边界物流‘三个平台’,增强海西前锋、文化发展、生态建设‘三项责任’,落实决策、队伍、机制‘三个保障’的新思路,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0%,为1989年以来发展最快的年份,增速居全市12县(市、区)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0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2.8、7.1、6.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有所调减。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41.8:21.2:37.0调整为40.2:24.0:35.8。

价格水平上涨幅度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4%。其中,食品类上涨8.9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61%,衣着类下降4.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0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3.26%,交通与通讯类下降3.28%,娱乐及文化用品上涨1.2%,居住类上涨5.98%。

就业状况基本稳定。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2100人,比上年减少114人,下降0.9%。

全县财政总收入15650万元,增长25.6%,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1699万元,增长29.9%,财政支出 40407万元,增长47.8%,地方级一般预算支出 39064万元,增长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较快,但是增长的方式转变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运行的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增收难度大;工业经济总量小,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不足,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效益不明显;县乡财政紧张,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仍较薄弱。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完成总产值201337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13712万元,增长10.5%,林业产值完成36761万元,增长9.4%,牧业产值完成37831万元,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完成7635万元,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服务业产值5398万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4979万元,比上年增长6.9%。

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61562亩,比上年减少14447亩,粮食总产量达208958吨,比上年增产1209吨,粮食与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59.5:40.5调整为58.2:41.8。

林业增加值实现23754万元,增长7.7%,全年人工迹地更新面积1.05万亩。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蛋奶产量16582吨,比上年减少2088吨,其中,猪肉产量11187吨,比上年减少2256吨,牛肉产量693吨,比上年增产5吨,禽肉产量1773吨,增产32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3亿元,增长49.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6622万元,增长35.7%,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水泥生产 41.11万吨,比上年增长45.2 %,原煤生产4.03万吨,比上年增长36.6%,大米生产25037吨,基本与上年持平,胶合板生产8213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78%,纺织服装生产90.78万件,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57%,利税总额21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3.7%;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199.8%,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全年县内建筑业完成产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4%,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2.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48亿元,增长67.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增长106.6%。

城镇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375万元,比上年增长295.5%;第二产业投资40861万元,增长46.5%;第三产业投资88610万元,增长73.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7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5.1%;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1469平方米,增长163.6%;商品房屋销售额13097万元,增长237.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三条红色旅游公路全面开工建设;永宁高速公路完成规划,计划2008年开工;建龙铁路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铁道部已纳入中长期网规划,并写入部省会谈纪要.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限额以上贸易餐饮业完成17224万元,比上年增长54.2%,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完成73545万元,增长13.6%,其它行业完成2112万元,增长25.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速减缓。据海关统计,全年出口总额1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3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引进内资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继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9855万元,比上年增长20.0%。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道路运输完成客货运周转量2450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0%,其中,货运周转量完成21320万吨公里,增长29.0%。

邮电通讯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841万元,增长11.8%,全年发送函件39.6万件,出口特快专递2.4 万件,订销报刊累计250.47万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51651万元,比上年增长4.4%。全年电讯业务总量3382万元,比上年增长4.9%。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县全年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收入1.43亿元,分别增长16.2%和18.1%。全县重点旅游设施接待夜旅游总人数26599人次、40485人天数。其中,境外旅游者290人次、631人天数;国内游客26309人次、39854人天数。

八、财税、金融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29.9%;地方级一般预算支出3.91亿元,比上年增长44.4%。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0543万元,比年初增加2360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储畜存款余额180230万元,比年初增加13848万元,比上年增长8.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2196万元,增长14.6%。全年累计现金收入65761万元,支出71770万元,净投放6009万元。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质量技术监督

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县小学在校生数19032人,学龄儿童入学达99.85%,普通初中在校生13839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032人。全县文史类、理工类达到省定高职(高专)以上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3007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556人,其中本一上线176人,高考本科以上万人口上线率居全市第3位。

全县有1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全县专利申请量15件,比上年减少1件,专利授权量5件,比上年增加4件。

品牌创建持续推进。一批产品获省名牌产品、市知名商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或通过国家环保认证,穗利牌大米、绿风牌细木工板被评为省名牌产品,“正泉盛”、“淮土”2个商标获市知名商标称号,三和木业有限公司通过国家“十环论证“,客家牌红薯粉丝、宁花牌山茶油、碧水牌姬松茸3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认证实现零的突破。同时 ,我县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延伸到文化与社会建设方面,我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客家习俗)之乡“获省政府命名,客家山歌、客家擂茶、客家祭祀被省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石壁镇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被命名为省国防教育基地。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据公安年报显示,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348604人,比上年末增加1850人,增加5.3‰,全县总户数90962户,平均每户3.83人,男女性别比107.8:100,当年申报出生人口3424,出生率为9.85‰;死亡人口1942,死亡率为5.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7元,比上年增长2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00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1;农民人均纯收入4579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389元,增长11.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9.7。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7.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51平方米。

人民实惠持续增多。城乡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县共有4068户被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并提高了补助标准;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全县农民参合人数25.8万人、参合率达87.1%;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一户一就业“活动深入开展;逐步推行农村住房保险、水稻保险等灾害救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