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内乡县统计局
201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防风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 综合
年末全县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辖区16个乡镇。其中:12个镇、4个乡,288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3842个村民小组。年末全县总人口72.76万人,比上年增长0.12%;常住人口56.71万人,占总人口的77.94%;出生率10.04‰;死亡率7.84‰;人口自然增长率2.2‰;城镇化率42.69%。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5.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9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09.39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9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为 16.99:44.58:38.43;人均生产总值43179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9%,比上年上升2.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5.5%,比上年上升5.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6%,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1.2%,比上年上涨1.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98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91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8%。农村劳动力技能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累计达6595人,农民工返乡创业1977人,同时,为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创业承办小额贷款银行1家,发放小额贷款4468万元。年末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6890人,输出总人数达19.79万人。
- 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1.89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79.44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52.17万亩,增加1.5万亩,秋粮种植面积59.71万亩,增加1.02万亩;烟叶种植面积8.4万亩,下降0.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9.59万亩,增加0.1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9.56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40.30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18.98万吨,秋粮总产量21.32万吨。油料总产量8.59万吨,烟叶总产量12806吨,蔬菜总产量56.03万吨,水果总产量4.13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8.76万吨,禽蛋产量2.06万吨。
年末全县已科学规划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广小麦、玉米主导品种各8个,设立国家级瓜果实蝇监测点6个,设立鼠情监测点3个,完成各类病虫害防治132.5万亩次,并启动了草地贪夜蛾防控应急措施,组织相关乡镇开展科学防治,防控面积达到7000余亩,全年粮食生产实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态势。
年末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成功争取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全县茶叶面积稳定在3.5万亩,发展郦邑贡菊2300亩,认真组织实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优质花生基地3.5万亩、猕猴桃示范基地0.5万亩;累计完成3000万袋香菇冬季出菇生产,全年实现产值3亿元左右,完成6.5万平方米双孢蘑菇出菇生产,全年实现产值480万元左右。牧原生猪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
年末全县288个村、3848个组数据已在“农业农村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信息填报系统”中录入完成,全县共登记集体资产总额共清理核查集体资产117590.96万元,其中经济性资产33473万元,非经营性资产84117.96万元;集体负债17040.97万元,其中流动负债合计15026.2万元,长期负债合计2014.77万元;资源性资产327.67万亩,其中农用地239.16万亩,建设用地79.65万亩,未利用地8.8万亩。股权524.9万股,确认成员身份共60.32万人,集体土地总面积327.67万亩,(其中:农用地239.1万亩、建设用地79.64万亩)。全县288个村都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现在正组织全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赋码办证工作,已颁发证书的合作社65个。
年末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示范区面积2.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6.8万亩,示范区内关键技术到位率达100%,绿色防控效果达95%以上。
全年共举办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人员2600余人次。
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3.33千公顷,本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8.08千公顷,本年净增节水灌溉面积2.66千公顷,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累计达到19.70千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93.87千公顷。
年末水利管理工作先后荣获“全国灌区水效领跑者”、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七连冠、“全市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全市保水质护运行”及“全市南水北调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67.9万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2.7万千瓦,电动机动力10.69万千瓦。年末拥有农用拖拉机3.5万台, 比上年下降10.6%,其中:大中型拖拉机0.2万台,小型拖拉机3.3万台:拖拉机配套农具6.85万台,其中大中型0.35万台,小型6.5万台;联合收割机0.84万台,农村用电量22481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0%;化肥施用量(折纯)27472吨,比上年下降3.6%。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化管理人员培训0.34万人次,农业机械化总投入达1853万元。
年末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累计达1539家,当年新登记注册324家;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累计达840家,当年新登记注册104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和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数量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三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3%,其他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67%。分门类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2.18%,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47%,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业(含建筑石材加工、陶瓷)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49%。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4.8%;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8.1 %。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1.4%;其中:产业集聚区新型建材产业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下降37.2%;机械电子产业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5.7%;造纸印刷产业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6.6%;农副产品产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6.8%。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314.4%;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1%。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达2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年末在库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28家(含劳务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3%。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03亿元,比上年增长8.4%;金融业增加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12亿元,比上年增长5.0%;房地产业增加值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7.6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9.8公里,其中:沪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7公里,内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8公里。年末客运量402万人,比上年下降3.8%,货运量1313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34434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旅客周转量42936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2%。全县公路总里程1253.874公里,其中:国道通车里程116公里,省道通车里程275公里,县道通车里程204.923公里,乡道通车里程657.951公里,农村村道公路通车里程1945.229公里;年末改造危桥11座607米,完成首批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233公里,投放电动公交车140辆,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0条,荣获全省首批“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并获省政府一次性补助资金500万元,“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果进一步巩固。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7427万辆(台)(在本地车辆管理所已挂牌照,不包含异地车辆挂牌牌照),当年新增0.3187万辆(台)(不含大中型客运和货运汽车、农用车、农用三轮车、微型四轮油电混合小轿车,三轮油电混合电动车、摩托车、挂车、拖拉机)。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999.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邮政业务5982.4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电信业务38016.80万元,比上年增长8.3%。年末本地移动电话用户48.80万户,新增用户0.8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2万户,新增用户2.30万户,其中:城市用户5.58万户,农村用户7.62万户;固定电话总装交换机容量6.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10万户,其中:城市用户0.6万户、农村用户1.50万户,电话普及率为69.96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6.54亿元,比上年下降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99亿元,比上年增长7.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通信器材类增长4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89%。
年末电商创业孵化园已入驻电商及配套企业122家,乡级电商服务站达203家,从业人员达2500余人,营业收入近3.5亿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20.8%。
全县本年施工项目个数11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83个。
年末在库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2.4%,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23.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引进省外资金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年完成外贸进口总额467.7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0.3%;出口总额4788.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6.0%。
全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51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占年度预算收入的10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8亿元,比上年增长9.1%,位居全市第二,占年度预算收入的101.9%,其中:税收收入8.34亿元,比上年增长9.4%,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68%,其中:增值税完成26480万元,比上年下降19.6%(其中改征增值税完成15057万元,比上年下降12.2%),农业三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完成17111万元,比上年下降7.9%,企业所得税完成190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2%,个人所得税完成4483万元,比上年增长67.0%。非税收入34656万元,比上年增长8.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83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7%,教育支出增长7.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3.0%,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6%,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0.5%。全年发放支持农业保护补贴6992万元,发放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111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0.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5.1%,广义政府存款余额3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住户贷款65.7亿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中长期贷款余额25.51亿元,比上年下降20.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3.87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年末共有上市公司1家(牧原股份),上市企业子公司4家(久联神威、龙大牧原、南阳飞龙、仙鹤纸业),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全宇制药、天一密封),其余股权市场挂牌12家,其中:交易板3家(银河彩印、伏牛山生物、川豫情);泰都环保、魔方电子、掌合天下、五圣塬商贸、捷运达物流、临竹轩、威丝特、寅域商贸、非同饮品。
年末全县资本市场融资119.4441亿元,其中牧原公司融资119亿元(增发50亿元,超短融8亿元,公司债8亿元,信托53亿元);金冠电气股权投资基金0.4441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仅含中国财产和中国人寿两家公司,下同)13932.89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967.89万元,比上年下降6.2%;人寿险保费收入8965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全年赔款及给付7335.5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3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5.5%,人寿险赔款及给付343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7元,比上年增长10.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83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292元,比上年增长3.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9元,比上年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81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3%。
年末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9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63万人;企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850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952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8979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61.91万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20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372人次,发放基金51.02万元;全县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4.05万人,其中:参保退休人员1.0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1.86万人,参保率达到98.0%;全年共补助农民(含失地农民)新型合作医疗住院及门诊费累计达141.53万人次,补偿资金达51488.17万元;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34户、194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642.4万元;农村享受低保户数8400户、19319人,发放低保资金3865.4万元;年末拥有各类社会敬老院床位达1200张,特困人员供养人数5728人,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3224.12万元;发放特困人员护理补贴331.84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68.51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普通高中招生5812人,在校生15169人,毕业生450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06人,在校生2879人,毕业生792人。初中招生13807人,在校生37412人,毕业生10021人。普通小学招生9378人,在校生68407人,毕业生13764人。特殊教育招生111人,在校生431人,毕业生28人。学前教育在园人数24851人,学前教育入园人数6275人,离园人数7059人。学生及教职工职级培训共结业4.25万人次,已注册2.57万人次。
年末高考本科进线人数4027人,高考本科进线率达79.07%,其中一本进线率达28.27%,一本进线达1413人,4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南阳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成运营,青少年活动中心基本建成,全面“改薄”工程完工。雷锋学校加快建设,菊潭高中一期投入使用,灌涨高中改扩建动工,全年新增高中学位1200个,城区新增义务教育段学位5000个。四所农村中小学校被命名“雷锋学校”。
年末全县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后备数量19家;成功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创业研发平台8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成功认定市级科技创新百强企业7家;市重大科技专项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存量9家,正在上报材料4家;成功申报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型企业22家。全年新引进各类人才3448人,新申请专利330件,已审批29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已审批80多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取得新进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达到了14家;新认定省级智能车间2家,达到了7家,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企业8家。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8988.1万元,比上年增长47.3%。
年末内乡科学技术部门与中国邮政银行合作,申报科技贷、科技保项目2个,英良岗石授信1000万元,恒辉牧业授信500万元;华福科技申请科技创新券100万元;为牧原食品等企业申请科技贴息1429万元;为牧原食品、郦邑贡菊等7家企业争取科技转化资金101万元。
年末拥有质量监督检验(鉴定)实验室11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46家。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拥有国家级一般气象站1个,卫星云图单收站1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7套,自动雨量11套,现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固定点8处,移动点2处。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拥有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业余表演团体236个、县级文化馆1个、博物馆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年末拥有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6个,村级文化大院296个,村农家书屋29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96个,其它公共图书室42个,开展送戏下乡活动900余场次,组织放映公益电影3500场。县城区拥有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广场58个,乡村文化广场236个。
年末城区“三馆一院一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主体完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菊乡书声、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动内乡”获好评。
年末内乡县衙景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投资2000多万元对景区软硬件设施上档升级;县衙历史文化街区东区建设项目年内已计划投资1.3亿元,实际投资1.87亿元,建筑面积完成近8万平方米。商业区内已具备招商入驻条件。县衙、宝天曼景区、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二龙山风景区、云露山景区“五朵金花”华彩绽放,引领内乡旅游产业更高层次发展。
年末,内乡县衙荣获“河南省4钻级智慧景区”,被评为“河南省智慧景区建设先进单位”。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门票收入2.87亿元,比上年增长9.6%,社会综合效益20.7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年末拥有4家旅行社,6家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5家、2A级景区1家;星级酒店共4家,其中:三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1家。
年末申报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1家,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3家,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家,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3家。
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网络及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0%,并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户户通电、通广播、电视。年末拥有综合档案馆1个,现存各类档案18.2万卷(件),已开放档案15.3万卷(件),其中,县档案馆现存各类档案84868卷、72918件,开放4360件,其他部门现存各类档案19356卷。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生殖医院1个(原计划生育指导站),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医学在职培训学校1所,卫生监督所1个,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心1个,120急救指挥中心1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床位3408张,其中: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共计1150张;卫生技术人员2928人,其中:执业医师499人,执业助理医师182人,注册护士807人;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84人,妇幼保健站卫生技术人员149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6个,床位1578张,卫生技术人员825人。
年末全县拥有民营医院机构9个,编制床位330张(实际床位680张),卫生技术人员378人,执业医师83人,执业助理医师41人,注册护士180人,其中:内乡菊潭医院编制床位90张(实际床位150张),卫生技术人员156人,其中执业医师35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95人。
年末组织参加南阳市中学生足球赛获得第二名、市农民篮球赛获得第四名、市成人足球赛获得第三名、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一等奖。
年末投资1800万元建成内乡县全民健身馆并投入使用;投资3200万元建成了8块标准化足球场;为20个村投资40万元配套了健身器材,县城湍河两岸建设了14公里的健身步道并投资2000万元安装了健身器材;共投资1800万元在城区建成了18个健身游园;新增设健身站(点)6个,可供6000人锻炼身体;年末培训了280名三级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分阶段、分层次成功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等比赛项目,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发展。
- 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为32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4种,其中金属矿产6种,非金属矿产8种。
年末总用水量0.973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0.527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195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1396亿立方米,生态环保补水0.1102亿立方米。
年末全县人工造林面积1837公顷,当年新封山(沙)育林面积136公顷;森林抚育面积8943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118520公顷,其中:国有林10107公顷,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15580公顷,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92833公顷。全县参加义务植树27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350万株,森林覆盖率为65.22%。
年末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243公顷,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413公顷,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2894公顷,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547公顷,建立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1个。
年末全县污染减排任务顺利完成。PM2.5均值为51微克/立方米,低于去年5微米;PM10均值为90微克/立方米,低于去年11微克;优良天数237天,高于去年23天,辖区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年末实现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及乡镇、村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标率100%;县域内湍河、汤堰河主要河流等出境水水质符合功能区考核要求。
年末拥有五座污水处理场,其中:县城2座,湍东污水处理场每月处理污水338007.4吨,湍西污水处理场每月处理污水756717.14吨;乡镇3座,分别为桃溪镇污水处理场每月处理污水3688.2吨,瓦亭镇污水处理场每月处理污水8339.77吨,岞岖镇污水处理场每月处理污水6156.6吨。
年末在建污水处理场2座,分别为县城区西城污水处理场,设计处理能力为2.0万吨/天,止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马山口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吨/天,现正在建设中。
年末拥有垃圾填埋场2座,其中:县城1座,日处理垃圾140吨,乡镇1座(位于桃溪镇),日处理垃圾约25吨;垃圾中转站15座,其中:城区9座,乡(镇)6座,已累计清理、转运生活垃圾20余万吨,年末累计投入资金约800余万元,已有效治理村庄288个,占比100%,农村“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顺利通过了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
年末城区拥有养护、清扫、保洁机械设备、垃圾转运勾臂车辆45台,电动三轮保洁车1200辆,车辆67辆台/套(机械设备),总投入资金2144余万元,对城区16条主干道道路进行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100%;从事城区保洁工人及环卫工443人。乡镇、村(组)配备2立方钩臂式不绣钢垃圾箱2083个,配备镇、村(组)垃圾桶、池约6700个;年末已改造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30734个,其中三格化粪池式厕所18960个,管网水冲式厕所11774个。年末城区新增绿化面积近5.6万平方米,累计达1042.17万平方米,城区(按常住人口16.83万人计算)人均绿地面积约61.92平方米。
年末拥有地震数字化观测井1个(豫10号),CO2观测站1个,七星潭测震台1个,地震重力测量点1个,马山口镇氡气观测站1个。新建地震预警台站1个,完善设置应急避难场所2个;全县16个乡(镇)和中心小学以上全部完成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年末拥有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家,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7家,3个农村地震安全服务站运行正常。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130起(均为交通事故),比上年下降4.4%;死亡9人,比上年下降10.0%。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