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在县委、县政府正确带领下,全县人民积极应对、全力以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攻坚克难,经济社会稳步复苏。

一、综合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8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4%。不含两镇地区生产总值249.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93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69.73亿元,下降19.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99亿元,下降3.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2:34.1:46.7调整为23.6:27.9:48.5,二产比重下降,一产、三产比重上升。

二、农林牧渔业

全县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6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总产值107.02亿元,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43.57亿元,增长7.3%,林业产值5.14亿元,增长2.3%,牧业产值19.24亿元,下降12.4%,渔业产值34.69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38亿元,下降0.1%。行业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9.2:6.0:14.9:34.9:5.1调整为40.7:4.8:18.0:32.4:4.1。

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65.98 万亩,减少10.0%,总产量26.29 万吨,减少10.4%。蔬菜播种面积24.41万亩,增长2.4%,总产46.96万吨,增长1.6%;瓜果播种面积2.15万亩,增长0.8%,总产5.01万吨,增长2.3%。油料作物37.32万亩,减少0.7%,总产5.72万吨,增长3.0%。茶叶产量995吨,较上年增长2.0%;园林水果产量9.25万吨,增长52.4%。生猪出栏34.89万头,下降14.0%;牛出栏0.58万头,下降8.4%;羊出栏2.23万只,下降32.5%;家禽出笼499.08万只,增长8.0%。水产品产量13.48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淡水捕捞产量0.44万吨,下降2.1%;淡水养殖产量12.1万吨,增长5.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0%,比上年同期下降29.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6.14亿元,下降19.9%。分行业看,2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实现增长的行业有6个,增长面为23.1%。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9.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9.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8%,汽车制造业增长36.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6.6%。

五大重点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46.10亿元,同比下降1.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完成产值12.96亿元,下降8.1%。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12.10亿元,下降24.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9.36亿元,下降25.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8.84亿元,下降16.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31亿元,下降27.4%。实现利润总额14.20亿元,下降17.5%。实现税金总额2.28亿元,下降45.1%。

50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2.19亿元,下降2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9.99万平方米,下降6.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91万平方米,下降67%。建筑业增加值12.71亿元,下降3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8.6%,投资总体呈恢复态势。从投资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3.9%。从投资结构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占完成总量的83.8%,同比下降15.1%;500-5000万元项目占2.3%,下降76.4%;房地产项目占13.9%,下降3.3%。

全县累计申报各类项目161个,其中通过111个。5000万以上项目90个,计划总投资245.41万元,项目数量比上年同期多30个;500-5000万元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3.88亿元,项目数量比上年同期少7个;房地产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61.18亿元,项目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8.4%,比上年同期高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3.3%;商品房销售面积55.44万平方米,下降19.3%;商品房销售额28.31亿元,下降9.7%。

五、国内外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57亿元,同比下降28.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12亿元,下降27.7%。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0.60亿元,增长25%。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51亿元,下降16.1%。限上住餐业实现营业额1.06亿元,下降30.4%。

进出口总额57714万元,下降54.4%。其中出口56514万元,下降49.8%;进口1200万元,下降91.4%。实际到位内资155亿元,下降93.8%。

六、交通、邮电与旅游

全县公路总里程达4804.6公里,其中八条省道,总长451.2公里,32条县道总长629.1公里,174条乡道总长918.7公里,村道总长2630.6公里。全县共有道路运输业1053家,危险品货运业户7家,危货车辆110辆,车辆总吨位3466.5万吨。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94条,总营运里程6324.9公里,农村客运车辆398辆,座位数7773座。拥有公交企业1家,新能源公交车辆180台,公交运营线路11条,公交线路总长约134公里,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6标台,从业人员280余名,停靠站点288个,实行公车公营模式。拥有出租车公司三家,出租汽车400台,其中得福公司208台,安捷、安发公司各96台。

仙岛湖摘牌后再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石第一漂”排市滴水涯试营业。洋港百洞峡风景区开工建设。王英镇入选湖北旅游名镇。南市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县7家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接待游客90万人次。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2.54亿元,同比下降1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92亿元,下降17.9%。地方税收收入9.65亿元,下降18.4%,税占比为64.7%,比上年同期下滑0.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7.61亿元,增长5.3%。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1.34亿元,比年初增加38.05亿元,增长1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2.25亿元,比年初增加31.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28.34亿元,比年初增加39.85亿元,增长21.1%;存贷比调整为63.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新技术增加值完成21.0亿元。10家企业成功备案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5家合作社成功备案市级星创天地,1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市级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高通电子、可兴鞋业、富博化工等企业申报成果转化后补助项目9个。技术合同登记120项,成交总额5.5亿元。

年末全县拥有幼儿园162所,在园幼儿35941人;小学276所,在校生104760人;初中45所,在校生46563人;高中4所,在校生14076人;中职1所,在校生3535人。县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经费14.45亿元。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21万册。开展文体活动近300余场,放映公益电影4000场次,举办各类全民阅读活动65次,龙港革命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接待市民10万人次。

全县共有医院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9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家;全县共有卫生计生人员总数 524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20人,注册护士1930人;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620张,其中医院床位3229 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15 张,卫生院床位1376张。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20年,全县优良天数为320天,有效监测天数为362天,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8.4%。与2019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45天,优良率上升12.4%。PM10年均浓度为55μg/m3,与上年相比下降17.9%;PM2.5年均浓度为34μg/m3,下降17.1%;O3最大8小时第90百分位年均浓度为155μg/m3,下降11.9%。

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9起,死亡21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41.9%、34.4%,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森林火灾起数和森林受害面积同比分别下降82.6%、82.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劳动保障

年末户籍户数29.75万户,户籍人口111.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16人。全年出生13590人,死亡5477人。

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05元,同比增长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7元,同比增长1.9%。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58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7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4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4.5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11.9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5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9万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2.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