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富民强县、和谐稳定”两大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城乡统筹”三大战略,全县呈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4.78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18.52亿元,增长15.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1.3%、30.5%和38.2%。全县常住人口人均GDP达到15719元,比上年增长16.5%。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54727万元,实现增加值152006万元,分别增长12.1%和6.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3468亩,同比增长0.71%,粮食总产82208吨,同比增长6.8%;其中:夏粮31120吨,同比增长6.8%,秋粮51088吨,同比增长6.7%。油料播种面积95474亩,比上年同期增长0.9%,油料总产11514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9%。肉类总产量31775吨,增产5.7%;水产品产量559吨,增产0.5%。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开发,强化示范引导,农村三大主导产业、骨干项目和特色经济发展良好。生猪出栏39.7万头,增长5.9%,存栏31.86万头,增长2.3%,猪肉产量28622吨,增长6.1%;中药材种植面积86286亩,产量6552吨;茶园实有面积123045亩,茶叶总产量3712吨;食用菌总产量4690吨;烟叶种植面积2325亩,产量363吨;蔬菜种植面积44387亩,产量44120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327966万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工业增加值113090万元,增长24.9%。全部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1879万元,同比增长30.5%;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2673万元,增长33.2%。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5户,全年实现总产值2848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拥有从业人员1682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695平方米,增长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82亿元,增长39.5%,占投资总额的95.1%。
房地产开发投资16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93.5%。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9492平方米,同比下降18.1%。
五、城镇建设
县城建设亮点纷呈。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西城新区建设性详规编制,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同步推进。建成金家坪交通环岛、向阳路、兴宁路、污水处理厂、垃圾渗滤液处理站以及停车场等市政工程。
集镇建设步伐加快。阳平关、青木川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1.9亿元,巴山、铁锁关、巨亭等集镇建设取得新成效。
六、贸易、物价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081.4万元,增长55.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4453.8万元,增长10.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6774.5万元,增长16.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0760.7万元,增长19.0%。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9%。
全年共接待游客81.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5530万元,比上年增长7.9%。
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5.2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1.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3825户。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2182万元,同比增长19.5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701万元,同比增长28.3 %。财政总支出157816万元,同比增长40.9%,其中教育支出41091万元,增长61.4%。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556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847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9%。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55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5%,其中:涉农贷款114334万元。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高考二本上线达到892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学校布局、教育管理趋向合理,幼儿学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良好。
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16所,招生5581人,在校生18642人,毕业6215人。全县小学51所,招生2695人,在校生20370人,毕业4572人。全县幼儿园共有253个班,在园幼儿5981人,专任教师203人。全县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1人,专任教师23人。
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为30.3%。年末县公共图书馆共拥有藏书26千册。群众性社会文化宣传活动蓬勃发展。逢年过节,舞狮、龙灯、彩莲船、文艺汇演等各类群众性社会文艺活动,更为宁强增添了喜庆色彩。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药品“三统一”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创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县年末共有医院、卫生院30所,拥有床位数1261张。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28.66万人。全年医疗卫生支出14473万元,增长30.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县体育场为主的各类体育运动场所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人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十、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33037人,其中:男性:175415人,女性1576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农业人口299780人,非农业人口3325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0%和10%。
劳动就业持续扩大,年末从业人员达173186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55982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84人,安置困难人员再就业689人。全年发放创业贷款7200万元。全年劳务输出8.5万人,劳务输出培训1.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754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8元,增长16.5%。
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22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183人,城镇养老、生育、工伤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141人、8054人、14599人和662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9565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总值、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总产值、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所涉及人口指标,以县公安局人口年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