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黑龙江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

2024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应对各类困难挑战,切实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高质量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回升向好。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202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47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3.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147.3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9126.2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为19.4:25.2:55.4。

常住人口。2024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30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61万人,乡村人口96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05%,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4%,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19.4%。

表1 202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年末常住总人口

3029

100.0

其中:城镇

2061

68.05

乡村

968

31.95

其中:男性

1511

49.9

女性

1518

50.1

其中:0—14岁

254

8.4

15—64岁

2187

72.2

65岁及以上

588

19.4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6%。从商品和服务类别看,食品烟酒下降0.7%,衣着上涨1.2%,居住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交通通信下降0.9%,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上涨1.5%,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4.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5%。

表2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

全省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5

其中:城市

100.4

农村

100.6

其中:食品烟酒

99.3

衣着

101.2

居住

100.5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1

交通通信

99.1

教育文化娱乐

102.0

医疗保健

101.5

其他用品及服务

104.1

就业情况。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7.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25.5%;失业人员再就业27.2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59.8%;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9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78.2%。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3795.0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201.0亿元,增长6.0%;畜牧业产值1513.8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176.0亿元,增长5.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18.4亿元,增长5.3%。

粮食作物。2024年粮食产量8001.7万吨,并连续15年稳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位。其中,水稻、玉米、大豆分别为2471.6万吨、4584.9万吨、905.0万吨。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475.4万公顷。其中,水稻、玉米、大豆分别为330.5万公顷、664.2万公顷、468.5万公顷。

图1 2020—2024年粮食产量

经济作物。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8.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4%。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9.7万公顷,增长1.6%;油料播种面积5.2万公顷,增长14.1%;瓜果类播种面积3.3万公顷,下降0.1%;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5.2万公顷,下降6.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94.9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食用菌产量74.0万吨,增长2.0%;油料产量19.6万吨,增长18.5%;瓜果类产量140.4万吨,增长0.9%。

畜牧业生产。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23.7万吨,比上年下降1.1%。其中,猪肉产量196.2万吨,下降2.8%;牛肉产量56.0万吨,增长1.3%;羊肉产量15.2万吨,下降2.0%;禽肉产量56.4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1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9%。

初步统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1.4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养殖产量76.3万吨,增长5.3%;捕捞产量5.1万吨,增长0.7%。木材产量16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9%。

三、工业

工业生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0.2%,制造业增长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从重点产业看,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7.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分别增长11.1%、6.9%;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3.3%,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5.4%、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其中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2.9%。从产品产量看,在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中,增长较快的有: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120.1万吨,比上年增长35.5%;汽车仪器仪表874.3万台,增长33.5%;电站用汽轮机1819.2万千瓦,增长32.4%;乙烯131.2万吨,增长23.9%;初级形态塑料248.3万吨,增长21.7%;化学药品原药5.1万吨,增长20.4%;电工仪器仪表181.2万台,增长17.6%;精制食用植物油50.4万吨,增长17.2%;原油加工量1850.6万吨,增长13.9%。

表3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

原油(万吨)

2971.0

持平

原油加工量(万吨)

1850.6

13.9

汽油(万吨)

521.1

10.4

柴油(万吨)

464.2

11.5

发电量(亿千瓦时)

1285.9

1.3

生物乙醇(万吨)

136.5

8.9

铜金属含量(万吨)

20.0

7.6

精制食用植物油(万吨)

50.4

17.2

鲜、冷藏肉(万吨)

125.4

-7.1

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万吨)

41.9

8.2

婴幼儿配方乳粉(万吨)

17.6

1.7

饲料添加剂(万吨)

181.1

15.7

白酒(折65度)(万千升)

9.9

-4.8

啤酒(万千升)

112.7

-3.1

饮料(万吨)

221.8

2.1

卷烟(亿支)

396.3

-0.3

乙烯(万吨)

131.2

23.9

合成氨(万吨)

56.0

13.9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万吨)

120.1

35.5

初级形态塑料(万吨)

248.3

21.7

化学药品原药(吨)

50826.3

20.4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

531.9

17.5

水泥(万吨)

2024.6

3.8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485.3

0.7

钢材(万吨)

877.7

-6.2

铝材(万吨)

21.5

12.5

电站锅炉(万蒸发量吨)

6.6

14.8

电站用汽轮机(万千瓦)

1819.2

32.4

金属轧制设备(万吨)

17.8

11.3

汽车(辆)

92412

5.8

发电机组(万千瓦)

2967.5

6.8

集成电路(万块)

34702

11.1

电工仪器仪表(万台)

181.2

17.6

汽车仪器仪表(万台)

874.3

33.5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3%。从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0.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0%。从新动能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3.7%。

建筑业。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3455个,比上年增长8.7%;实现营业收入1779.9亿元,增长8.4%;利润总额38.7亿元,增长21.9%。

房地产开发。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30.4亿元,比上年下降2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75.7亿元,下降31.2%;民间投资250.8亿元,下降2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3.9亿元,增长2.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商品零售额5094.7亿元,增长0.9%;餐饮收入额644.2亿元,增长10.4%。

热销商品。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5.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3.3%,煤炭及制品类增长11.0%,饮料类增长4.7%,烟酒类增长3.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粮油食品类增长1.1%。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7.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新能源汽车类增长83.8%。

网上零售。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38.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2.9%。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3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出口869.7亿元,增长14.4%;进口2253.1亿元,增长1.5%。一般贸易进出口2631.0亿元,比上年增长4.2%;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281.3亿元,下降0.5%;加工贸易进出口108.0亿元,增长26.3%。国有企业进出口1911.4亿元,比上年增长8.1%;民营企业进出口1091.1亿元,下降0.1%。机电产品出口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8.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8亿元,增长24.3%。

招商引资。全年使用外资新设立企业263个,比上年增长9.1%。实际使用外资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实际利用内资4822.0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新落地利用内资项目1945个,增长43.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6.3亿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铁路1.2亿吨,下降4.2%;公路4.3亿吨,增长3.6%;水运696.9万吨,下降0.6%;民航14.8万吨,增长8.1%;管道7200.2万吨,下降3.0%。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量5.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6%。其中,铁路9064.7万人次,增长11.1%;公路4.2亿人次,增长16.8%;水运278.1万人次,增长19.7%;民航2872.0万人次,增长13.7%。

表4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62666.5

1.3

铁路

万吨

11625.2

-4.2

公路

万吨

43129.4

3.6

水运

万吨

696.9

-0.6

民航

万吨

14.8

8.1

管道

万吨

7200.2

-3.0

表5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次

54388.2

15.6

铁路

万人次

9064.7

11.1

公路

万人次

42173.4

16.8

水运

万人次

278.1

19.7

民航

万人次

2872.0

13.7

民用车量。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696.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35.1万辆,增长5.4%。

邮政电信。全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6.6亿件,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9亿件,增长25.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91.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8.1亿元,增长17.2%。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1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43.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5.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1.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3287.2万户。

旅游收入。全年全省共接待游客2823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1%;游客旅游花费3701.2亿元,增长67.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8120.0万人次,增长28.9%,国内游客旅游花费3566.9亿元,增长66.0%;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20万人次,增长95.4%,入境游客旅游花费134.4亿元,增长101.5%。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税收收入871.5亿元,增长1.4%。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教育支出616.1亿元,增长1.2%;科学技术支出52.7亿元,增长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1.6亿元,增长9.1%。

金融市场。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6465.0亿元,比年初增加336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住户存款34966.3亿元,比年初增加3021.0亿元,增长9.5%;非金融企业存款4521.9亿元,比年初减少298.6亿元,下降6.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8262.8亿元,比年初增加1469.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住户贷款7704.3亿元,比年初增加330.3亿元,增长4.5%;企(事)业单位贷款20300.1亿元,比年初增加1223.1亿元,增长6.4%。

表6 2024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

46465.0

7.8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34966.3

9.5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4521.9

-6.1

境内机关团体存款

4740.7

4.9

境内财政性存款

1656.6

19.5

各项贷款

28262.8

5.5

其中:境内住户贷款

7704.3

4.5

境内企(事)业单位贷款

20300.1

6.4

证券市场。截至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40家,其中沪市27家,深市13家。按照企业类型划分,国有控股17家,民营控股17家,外资控股1家,其他控股5家。上市公司总股本657.8亿股,比上年增长0.6%;总市值3669.5亿元,增长7.0%。截至年末,全省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支机构17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1家;期货公司2家,期货分支机构14家。

保险收入和赔付。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0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264.1亿元,增长9.4%;人身险业务收入810.5亿元,增长1.3%。全省原保险赔付支出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168.9亿元,增长4.4%;人身险业务赔付298.6亿元,增长10.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30所,招生4.4万人,在学研究生13.2万人,毕业生3.1万人。普通高校78所,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27.9万人,在校生94.9万人,毕业生25.7万人。成人高校16所,招生0.8万人,在校生2.1万人,毕业生1.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77所,招生4.3万人,在校生14.0万人,毕业生5.6万人。

科学技术。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860项,应用技术成果1437项,软科学成果63项。全省授权专利28067件,比上年增长1.7%。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32.12亿元,增长13.9%。

检验检测。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420个,比上年增加16个;注册认证办事机构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43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81.8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全省共有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38个,文化馆142个,公共图书馆106个,美术展览创作机构11个(其中美术馆10个),有备案类的博物馆223个。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5%。全省书报刊出版机构388个,从业人员5268人,共出版图书12399万册,期刊2042万册,报纸28252万份。

医疗卫生。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5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5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8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3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5.9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7.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9万人,注册护士12.27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5个,卫生技术人员0.62万人。乡镇卫生院973个,床位2.4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84万人。

体育竞赛。全年全省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奖牌455枚,其中金牌159枚,银牌147枚,铜牌149枚;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奖牌48枚,其中金牌20枚,银牌13枚,铜牌15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69元,比上年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2元,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63元,增长6.1%。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467元,比上年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625元,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295元,增长5.1%。

表7 2020—2024年常住居民收支情况

                                                                          单位:元

指标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902

27159

28346

29694

31269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115

33646

35042

36492

3821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168

17889

18577

19756

20963

全省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7056

20636

20412

22052

23467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0397

24422

24011

25882

2762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2360

15225

15162

16453

17295

图2 全省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社会保障。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数1543.2万人,比上年增长1.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61.6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88.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873.2万人。全省各类公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4.5万张,收养人员2.2万人。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66万人,比上年下降6.5%;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2.17万人,增长5.6%。

十二、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全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22.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40;煤矿百万吨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06。

环境保护。全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累计共4474天,占比94.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3微克/立方米、8微克/立方米、17微克/立方米。全省135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共114个,占比84.4%(扣除自然因素影响),优于国家考核目标14.8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体。

初步统计,全省用水总量为288.5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1.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37.06%。

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8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66.3万公顷。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包括农户投资、军工和国防项目。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民用汽车保有量:指报告期末,按照《机动车注册登记工作规范》,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注册登记领有民用车辆牌照的全部汽车数量。汽车保有量统计的主要分类:根据汽车所有者分为个人(私人)汽车、单位汽车。

8.移动电话用户:指报告期末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的全部电话用户。

9.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

1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由于政策调整,自2017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部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1.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12.劣Ⅴ类:地表水水质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地表水水质劣于V类的即丧失使用功能的,简称劣Ⅴ类。

13.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确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两项指标对比年份均为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