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2025年3月14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776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87.6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4713.16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9760.19亿元,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920元,比上年增长5.5%。

图1  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41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80%,比上年末提高0.7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95‰,人口死亡率为6.71‰,自然增长率为0.24‰。年末户籍人口数为3961.96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3.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3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2.0%。

图3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表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0.1 -0.1 -0.1
食品烟酒 -0.4 -0.3 -0.7
衣着 1.3 1.4 0.8
居住 -0.4 -0.4 -0.5
生活用品及服务 1.2 1.2 1.0
交通通信 -2.1 -2.2 -1.6
教育文化娱乐 0.8 0.6 1.5
医疗保健 1.2 1.3 0.8
其他用品服务 4.3 4.2 4.3

  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108.96万户,日均(按工作日计算)新登记企业1219.49户,年末实有经营主体744.28万户。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4%。粮食种植面积844.4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31千公顷。粮食产量514.38万吨,比上年增加3.42万吨,增长0.7%。其中,稻谷产量397.68万吨,增加3.04万吨,增长0.8%。

图4  2020-2024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14.38 0.7
   春收 25.14 1.2
   夏收 77.31 1.1
   秋收 411.94 0.6
油料 24.91 2.8
其中:花生 23.39 2.4
油菜籽 1.46 10.7
甘蔗 28.50 1.2
烤烟 13.82 2.9
茶叶 57.78 5.0
水果 964.73 5.5
蔬菜 1706.07 3.4
食用菌 162.81 4.8

  全年猪肉产量133.98万吨,下降1.1%;主要禽蛋产量75.03万吨,增长8.5%;牛奶产量27.20万吨,增长9.2%。年末生猪存栏960.01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2%;全年生猪出栏1652.58万头,比上年下降2.5%。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924.68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05.98万吨,增长3.5%;近海捕捞产量152.78万吨,下降0.1%;远洋渔业产量52.57万吨,下降4.6%;海水养殖产量613.34万吨,增长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1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其中,轻工业增长4.4%,重工业增长8.6%;采矿业增长1.9%,制造业增长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工业产品销售率96.48%。

图5  2020-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2.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

表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卷  烟 亿支 909.92 0.6
彩色电视机 万台 775.60 -23.3
其中:液晶电视机 万台 775.60 -23.0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234.99 2.2
原  煤 万吨 417.68 -2.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585.35 9.5
  其中:火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1927.45 9.3
     水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445.19 20.8
     核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853.68 -0.1
     风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249.24 15.5
      太阳能发电量 亿千瓦时 109.06 54.8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09.01 -0.3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万吨 89.52 2.7
 原铝(电解铝) 万吨 7.11 -1.1
水  泥 万吨 6398.29 -9.0
烧  碱(折100%) 万吨 91.96 35.1
乙  烯 万吨 256.92 -6.3
发电机组 万千瓦 175.43 96.0
汽  车 万辆 23.15 -30.3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万辆 5.17 -60.5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万辆 8.11 -22.4
     新能源汽车 万辆 2.48 -74.7
集成电路 亿块 23.73 31.3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357.35 -23.3

  注:发电量为全社会口径。

  年末发电装机容量8974.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860.6万千瓦,增长3.9%;水电装机容量1720.0万千瓦,增长7.1%;核电装机容量1287.4万千瓦,增长10.4%;风电装机容量803.0万千瓦,增长5.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58.3万千瓦,增长4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06元,比上年下降0.6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72%,提高0.7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638.1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620.89亿元,增长7.0%。

图6  2020-2024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768.53亿元,比上年增长7.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85.66亿元,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87.91亿元,增长7.9%;金融业增加值3258.74亿元,增长1.8%;房地产业增加值2738.19亿元,下降5.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5%。

图7  2020-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16364.63公里,比上年增长0.6%。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6177.66公里,增长0.1%。铁路营业里程[4]4568.67公里,与上年持平。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83556.99万吨,比上年增长3.2%;货物运输周转量12976.76亿吨公里,增长6.1%。旅客运输总量49733.43万人,增长12.6%;旅客运输周转量1194.39亿人公里,增长15.7%。

表4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183556.99 3.2
      铁路[5] 万吨 4392.60 2.3
      公路 万吨 112423.33 1.7
      水运 万吨 66720.04 5.8
      民航 万吨 21.02 17.7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12976.76 6.1
      铁路 亿吨公里 200.62 -6.5
      公路 亿吨公里 1410.82 7.0
      水运 亿吨公里 11359.57 6.2
      民航 亿吨公里 5.74 26.5

表5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49733.43 12.6
      铁路 万人 14117.92 13.2
      公路[6] 万人 30447.58 11.2
      水运 万人 1377.32 26.5
      民航 万人 3790.61 18.0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194.39 15.7
      铁路 亿人公里 408.13 7.8
      公路 亿人公里 119.49 4.4
      水运 亿人公里 1.10 12.1
      民航 亿人公里 665.67 23.7

  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4408.63万吨,比上年下降0.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9951.30万吨,增长3.1%。集装箱吞吐量1811.88万标箱,下降0.3%。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09.6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39.1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99.35万辆,增加38.8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534.64万辆,增加15.79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497.42万辆,增加17.64万辆。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按2023年不变单价计算)529.15亿元,增长6.9%。全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7]完成69.00亿件,增长12.5%。邮政函件业务0.34亿件,包裹业务122.25万件,快递业务量62.07亿件,快递业务收入438.48亿元。年末电话用户总数5697.08万户,增长1.0%。其中,固定电话用户635.80万户,下降5.2%;移动电话用户5061.29万户,增长1.8%。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1部/百人。5G移动电话用户2866.20万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56.6%。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266.45万户,增长0.2%。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接入用户达657.06万户,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占比29.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4370.76亿元,比上年增长4.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579.67亿元,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91.09亿元,增长4.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1816.54亿元,增长4.1%;餐饮收入额2554.22亿元,增长6.6%。

图8  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1%,家具类增长15.8%,书报杂志类增长12.6%,通讯器材类增长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8%,粮油食品类增长8.9%,日用品类增长8.5%,烟酒类增长7.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7%,金银珠宝类增长2.1%,饮料类增长1.2%,汽车类下降2.0%。

  全年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9%。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5%。全年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2.9%。

表6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            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31.5
采矿业 -8.0
制造业 12.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8.9
建筑业 72.8
批发和零售业 21.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0
住宿和餐饮业 8.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3
金融业 -12.5
房地产业 -18.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6.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0
教育 15.8
卫生和社会工作 -0.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1.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9.3%。

  新开工(筹集)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2万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2万套(户)。

表7  202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21.3
  其中:住宅 -19.3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31.0
房屋施工面积 -19.5
  其中:住宅 -20.5
房屋新开工面积 -33.6
  其中:住宅 -33.3
房屋竣工面积 -25.6
  其中:住宅 -24.9
商品房销售面积 -23.6
  其中:住宅 -20.9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21.0
  其中:国内贷款 -22.3
        个人按揭贷款 -31.0

  159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95亿元。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244个项目,新开工401个项目。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9898.50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出口额12386.19亿元,增长5.3%;进口额7512.31亿元,下降5.8%。

图9  2020-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表8  2024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19898.50 0.8
   出口额 12386.19 5.3
      其中:一般贸易 9494.25 6.9
            加工贸易 1428.99 12.2
      其中:机电产品 5340.83 3.0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1243.78 -1.9
    进口额 7512.31 -5.8
      其中:一般贸易 6018.70 -9.6
            加工贸易 673.27 3.4
      其中:机电产品 1203.76 0.7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911.45 0.5

表9  202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进口额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东盟 2830.97 12.7 1642.66 1.7
欧盟 2022.97 -2.0 380.03 -17.7
美国 2323.08 15.6 517.90 -1.8
中国台湾 573.38 4.7 370.80 3.4
日本 481.14 -1.6 245.27 9.1
韩国 337.74 -23.9 176.02 5.3
中国香港 360.47 -6.9 24.13 17.1
沙特阿拉伯 116.87 -1.4 319.49 -30.0

  注:欧盟不含英国。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083家,比上年增长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1.38亿元,下降26.9%。

  全年新备案(核准)境外投资企业和分支机构350个,比上年增长44.0%。实际对外投资额26.05亿美元,下降7.4%。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28亿美元,下降15.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劳务人员67801人次,增长23.8%。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95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4.64亿元,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81.11亿元,增长3.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278.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252.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

  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20.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3698.6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2.2%。

表10  2024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 84278.73 4.0
 其中:住户存款 39412.50 9.7
    非金融企业存款 22865.00 2.8
 其中:人民币存款 81275.43 3.6
各项贷款 86252.59 4.7
 其中:住户贷款 37674.65 1.1
    企(事)业单位贷款 46541.63 8.1
 其中:人民币贷款 85414.18 5.0

  年末境内A股上市公司172家,比上年末增加1家,总市值35690.42亿元;B股上市公司1家,总市值6.44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6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财产险384.29亿元,人身险1233.22亿元。赔款及给付支出564.4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财产险248.76亿元,人身险315.69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57元,比上年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25元,增长6.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63元,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6,比上年缩小0.04。

图10  2020-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76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79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910元,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7.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8.43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204.46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23.8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54.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31万人。

  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1.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5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5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3.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1万人;城乡特困人员7.01万人。

  年末各类养老床位数29.53万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14.0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7.22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8.14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7.54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省创新实验室8家、省重点实验室26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8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20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8家。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0家,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11个、国地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3家。建设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4家、省级众创空间33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0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共计13624家。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61家。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专利授权12224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245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106388件,比上年末增长17.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5.37件。新增商标注册23.08万件,有效注册商标263.50万件,比上年增长7.0%。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21794项,成交金额387.84亿元。

  年末共有1709家机构通过检验检测资质认定,比上年末增加90家。共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2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36个。现有认证主机构19个、认证子机构9个。共有各类获证组织29664家,各类认证证书129872张。共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68个,全年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约392万台(件)。全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911项,发布地方标准83项。

  年末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71个,高空气象观测站3个,天气雷达站10个,风廓线雷达站22个,大型海洋气象浮标站5个。共有地球物理台站(点)43个,前兆测项413个,测震台站(点)120个,强震动观测站位(点)205个,GNSS观测基准站60个。共有235个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位,共有50个海上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站位、43个沿海自动验潮站。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审批通过了公开出版地图444件。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15万人,在校生9.56万人,毕业生2.51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36.13万人(含高职招生18.88万人),在校生116.89万人,毕业生31.6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2.28万人,在校生38.81万人,毕业生12.5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3.18万人,在校生88.86万人,毕业生23.45万人。初中招生60.33万人,在校生165.42万人,毕业生52.1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3.69万人,在校生362.81万人,毕业生60.4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59万人,在校生3.23万人,毕业生0.55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6.8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7.66%。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文化系统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70个,公共图书馆97个,文化馆95个,国有博物馆106个,非国有博物馆49个。全年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线下演出1.19万场,观众666.71万人次,本年度首演剧目179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17个。

  年末共有影院437家,银幕2571块,年度电影票房14.02亿元。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广播电视台68座,教育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720.52万户,数字化率100%。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93%;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94%。

  全年出版图书5346种,总印数1.83亿册;报纸41种,总印数5.88亿份;期刊175种,总印数1984万册。

  全年接待入境游客[9]364.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7%;入境游客旅游花费40.18亿美元,增长127.1%。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4533.40万人次,增长13.2%;国内游客旅游花费8065.16亿元,增长17.6%。游客旅游总花费8351.14亿元,增长19.6%。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6万个,其中,医院736个,卫生院875个,村卫生室1.64万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3.6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71万人,注册护士15.13万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24.98万张,其中医院19.80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2万张。

  全年我省运动员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共获得48金30银45铜。举办75项全省青少年体育赛事,参与人数5万人。

  全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56个多功能运动场、32个社区智慧运动角。销售体育彩票154.59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水资源总量1350亿立方米。

  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7.95万公顷。其中,人工荒山造林0.23万公顷,人工迹地更新面积5.05万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1.95万公顷。城市(县城)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199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9%;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9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46平方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67.17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65.12%。累计共有44个市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现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58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含双遗产)2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

  主要流域整体水质为优,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面积比例92.6%。

  九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3%,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0微克。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九市一区、11个县级市和长乐区中,区域声环境质量“一级”的城市1个,“二级”的城市8个;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一级”的城市18个,“二级”的城市3个。

  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县污水处理率98.27%。

  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8起,受害面积40.43公顷。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23亿元,比上年减少12亿元。发生(现)海洋赤潮16次,累计赤潮面积203.9平方公里。

  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74起、死亡362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4.3%和13.8%。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63,比上年下降18.2%。

  注释: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金门县和连江县的马祖列岛。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为中国铁路南昌局管辖的铁路营业里程。

  [5]2024年部分中国铁路南昌局合资公司口径发生变化,铁路货物发送量等数据统计口径调整。

  [6]2024年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统计口径调整。

  [7]2024年部分邮政快递企业调整了业务口径。

  [8]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修订。

  [9]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2月印发的制度,“旅游总收入”指标表述调整为“游客旅游总花费”,“国内旅游收入”指标表述调整为“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旅游外汇收入”指标表述调整为“入境游客旅游花费”。2023年入境游客人数及入境游客花费数据有修订。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社厅;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重点项目投资、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发改委;公路里程、公路水路运输及生产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铁路数据来自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户籍人口数据、民用汽车数据来自省公安厅;保障性住房、城市污水处理、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省住建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福州海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省商务厅;邮政业务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电话用户、电信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省文旅厅;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福建省分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福建证监局;保险业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工信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省科技厅;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专利数据、质量检验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测绘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水产品产量、海洋数据来自省海洋渔业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电局;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省委宣传部;档案数据来自省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省卫健委;医保数据来自省医保局;低保、养老数据来自省民政厅;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应急管理、森林火灾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林业数据来自省林业局;水资源数据来自省水利厅;电力数据来自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其他数据来自福建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