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云 南 省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2022年3月

2021年,面对繁重复杂的疫情防控任务和多重困难挑战叠加的经济发展环境,云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奋力拼搏、顶压前进,“三个定位”建设取得新进展,“六稳”“六保”工作有力有效,经济发展延续稳中加固的态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步伐坚实坚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 271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7.3%,两年平均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0.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9589.37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687.22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为14.3∶35.3∶50.4。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686元,比上年增长7.5%。非公经济增加值12759.39亿元,增长7.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4247.4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78.2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增值税563.83亿元,增长0.1%;企业所得税229.30亿元,增长5.4%。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34.40亿元,比上年下降4.9%,剔除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增长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3.93亿元,下降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97.40亿元,增长1.9%;交通运输支出601.40亿元,下降4.3%;农林水支出919.82亿元,下降16.4%。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31万人,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5%。

全年全省农民工总量[4] 964.14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361.30万人,比上年增加23.51万人,增长7.0%;外出农民工602.83万人,比上年增加5.90万人,增长1.0%。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5] 9.40万元/人,比上年提高7.5%。

二、农业

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5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产值3441.47亿元,增长7.8%;林业产值497.33亿元,增长5.5%;牧业产值2113.31亿元,增长15.0%;渔业产值112.38亿元,增长2.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87.33亿元,增长10.6%。

全年粮食总产量[6] 1930.30万吨,比上年增长1.8%。油料产量63.89万吨,增长1.3%;烤烟产量82.18万吨,增长0.7%;蔬菜产量2748.86万吨,增长9.6%;园林水果产量1041.82万吨,增长18.3%;茶叶产量50.21万吨,增长8.4%;鲜切花产量158.33亿枝,增长8.0%。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7] 486.75万吨,比上年增长17.0%;牛奶产量68.39万吨,增长1.6%;禽蛋产量41.72万吨,下降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555.76亿元,比上年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9] 增加值增长8.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4.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8.3%,集体企业增长20.2%,股份制企业增长8.8%,私营企业增长12.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7%,制造业增长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1%。

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45.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3%,烟草制品业增长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粗钢产量2361.04万吨,比上年增长5.7%;钢材产量2646.44万吨,增长0.2%;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71.55万吨,增长11.8%;水泥产量11436.85万吨,下降11.9%;卷烟产量706.87万箱,增长0.5%;成品糖产量246.22万吨,下降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76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实现利润1210.96亿元,增长19.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0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336.58亿元,增长9.1%;实现利润180.36亿元,下降22.3%;上缴税金141.55亿元,下降28.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 比上年增长4.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3%,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4.0%。工业投资增长2.7%,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5.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309.93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175.11亿元,下降4.3%;办公楼投资174.99亿元,增长14.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27.74亿元,下降13.5%。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9148.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0%;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540.97万平方米,增长55.1%;商品房销售面积3880.84万平方米,下降20.1%;商品房销售额2962.52亿元,下降25.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45.38亿元,增长9.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86.42亿元,增长9.8%。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9230.70亿元,增长8.6%;餐饮收入1501.09亿元,增长16.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11] 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4%,饮料类增长17.6%,烟酒类增长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6%,化妆品类增长2.4%,金银珠宝类下降9.7%,日用品类增长1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6.3%,中西药品类增长8.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8%,家具类增长3.8%,通讯器材类增长13.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5%,汽车类增长6.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90.73亿元,比上年增长37.0%。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86.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总额273.46亿美元,增长23.5%;进口总额213.13亿美元,增长25.4%。对欧盟进出口28.51亿美元,增长49.2%;对东盟进出口192.34亿美元,增长7.7%。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337个,比上年增长26.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88亿美元。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24亿美元,增长40.3%。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4.39亿吨,比上年增长10.4%。货物运输周转量1824.94亿吨公里,增长17.7%。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27亿人,比上年下降12.7%。旅客运输周转量399.1亿人公里,增长6.1%。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862.0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97.53万辆,增长7.7%。民用轿车保有量372.56万辆,增长7.5%,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354.35万辆,增长8.1%。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 125.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1%;电信业务总量[13] 524.69亿元,增长26.3%。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53.73万件,包裹业务18.18万件,快递业务量84190.5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90.84亿元。新增移动电话用户92.35万户,年末达到5045.73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3215.69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929.64万户。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5314.5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6.60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5.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06.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51.92万户,比上年增加173.80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063.24万户(含无线上网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增加117.84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8.82万户。

七、金融、保险和证券业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17.92亿元,比上年增长0.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6357.70亿元,增长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275.04亿元,增长9.1%;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646.50亿元,增长11.3%,其中,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304.50亿元,增长12.3%;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8072.94亿元,增长11.9%。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90.20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62.08亿元,下降10.4%;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51.55亿元,增长2.3%;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48.26亿元,增长7.3%;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8.32亿元,增长9.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86.00亿元,增长4.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160.88亿元,增长5.4%;寿险业务给付43.27亿元,下降9.6%;健康险赔款及给付73.19亿元,增长13.4%;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8.66亿元,增长3.8%。

全年云南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累计融资164.81亿元,比上年增加57.59亿元。其中,A股再融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112.26亿元,增加14.70亿元;云南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及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157.64亿元,减少367.78亿元。年末全省有上市公司41家,总股本681.92亿股;总市值10964.01亿元,增加3419.75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高等教育招生44.73万人,比上年下降1.6%,在校生135.57万人,增长5.6%,毕业生35.43万人,增长13.3%。其中:研究生招生2.30万人,增长8.3%;在校研究生6.36万人,增长16.1%;毕业研究生1.36万人,增长6.0%。普通本、专科共招生35.20万人,增长1.8%;在校生104.41万人,增长8.3%;毕业生25.93万人,增长10.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23万人,下降17.7%;在校生24.81万人,下降6.3%;毕业生8.14万人,增长26.1%。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17.54万人,在校生55.09万人,毕业生17.5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5.67万人,在校生101.57万人,毕业生28.99万人。初中招生62.66万人,在校生183.51万人,毕业生61.08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0.28万人,在校生385.23万人,毕业生63.18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176.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3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3.0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2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16%。

年末共有国家批准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15个,创新型企业27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54家。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545项,主持1项科技成果获得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全年获专利授权41167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978项,成交金额106.10亿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4] 99个,文化馆149个,公共图书馆150个,博物馆169个。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60%和99.63%。中、短波转播发射台50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37家,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35.33万户。

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879个,其中,医院1405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449个,民营医院956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3.4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7.9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66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0个,卫生技术人员0.80万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8个,卫生技术人员918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47个,卫生技术人员1.96万人。乡镇卫生院1369个,床位5.5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65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5] 29453.05万人次,出院人数[16]  991.60万人。

全年云南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银、铜牌15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银、铜牌208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00.85亿元。

十、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焦炭消费量1005.14万吨,比上年下降2.8%;天然气消费量20.13亿立方米,增长9.8%;电力消费量1353.73亿千瓦时,增长4.2%。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8%。

全年水资源总量1615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123.3毫米。年末全省水利工程蓄水总量85.15亿立方米(大、中、小型水库及坝塘),比上年提高4.2%。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577.89平方公里。

全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11556公顷;当年新封山育林93071公顷,其中,无林地和疏林地封山育林35237公顷,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新封山育林57304公顷;退化林修复面积33813公顷;人工更新面积2326公顷;森林抚育面积97187公顷。

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完成情况:人工造林64014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28762公顷;退化林修复面积14833公顷;森林抚育27129公顷。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454.89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8.1%,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9%。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563人,比上年下降2.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57人,下降12.3%;工矿商贸企业(不含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13人,增长16.3%;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103(按统计原煤产量计算);全年道路运输事故1032起,造成1075人死亡,48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6775.59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69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4万人,出生率为9.35‰;死亡人口38万人,死亡率为8.12‰;自然增长率为1.23‰。年末全省城镇人口2394.2万人,乡村人口2295.8万人,全省城镇化率51.05%。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25666元,比上年增长10.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05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7元,增长10.6%。全年脱贫县[1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7元,增长11.0%。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 18851元,比上年增长1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441元,增长1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386元,增长11.9%。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39.3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50.5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88.81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60.3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52.63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9.8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41.91万人。

年末全省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4265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152个。社会服务床位13.4万张,其中养老床位12.7万张。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464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831个,社区服务站1357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7.65亿元。

注释

[1] 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居民消费价格及相关价格指数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

[4] 农民工总量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

[5] 2017-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使用按2015年价格核算的不变价地区生产总值计算,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使用按2020年价格核算的不变价地区生产总值计算。

[6] 粮食总产量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

[7] 肉类总产量、牛奶产量、禽蛋产量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

[8]除粮食、鲜切花和水产品外,其余农产品产量均为快报数;2021年核桃产量按鲜果统计。

[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10]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11] 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12] 2021年邮政业务完成总量为最新不变单价计算,与往年数据不具可比性。

[13] 电信业务总量以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

[14] 艺术表演团体为国有文艺院团数。

[15] 总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包括门诊、急诊、出诊、预约诊疗、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不含健康讲座)人次。

[16] 出院人数指报告期内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

[17] 2021年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为902万人,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为3077万人。

[1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通过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取得的,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其中: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支出

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19] 脱贫县包括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88个县。

[20]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住户在调查期间内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根据来源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现金消费支出、实物消费支出(含自产自用、来自单位、来自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21]公报中财政、对外经济、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水利、林业、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