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2025年4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个定位”重要指示及“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的使命任务,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精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坚持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全力稳增长、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推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国式现代化楚雄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经济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20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97亿元,增长2.5%,拉动经济增长0.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16.91亿元,下降0.2%,负拉动经济增长0.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52.07亿元,增长5.4%,拉动经济增长2.33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2.8%和86.3%。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3%、40.5%、42.2%。全州人均生产总值(GDP)达86483元,比上年增长3.7%。民营经济增加值1069.20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GDP的比重为53.0%。
表1 2024年生产总值情况表
指 标 | 生产总值 | 民营经济增加值 | ||
绝对数 (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
(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
|
合 计 | 20189469 | 2.7 | 10691950 | 3.1 |
第一产业 | 3499689 | 2.5 | 2225587 | 2.4 |
第二产业 | 8169054 | -0.2 | 4179592 | -1.6 |
第三产业 | 8520726 | 5.4 | 4286771 | 8.2 |
按行业分 | ||||
农林牧渔业 | 3642672 | 2.6 | 2368570 | 2.6 |
工业 | 5248903 | -2.1 | 2344055 | -3.6 |
建筑业 | 2933458 | 3.4 | 1843679 | 1.3 |
批发和零售业 | 2077720 | 6.6 | 1285343 | 7.8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837827 | 12.1 | 578938 | 15.1 |
住宿和餐饮业 | 474689 | 6.7 | 464468 | 8.4 |
金融业 | 559054 | 2.0 | 27394 | 0.5 |
房地产业 | 649222 | -0.7 | 632569 | 0.3 |
其他服务业 | 3765924 | 4.9 | 1146934 | 10.1 |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2.24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90亿元,增长5.7%,其中:税收收入57.29亿元,增长0.7%;非税收入46.61亿元,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2.82亿元,增长8.1%。
2024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1.1%,农村持平。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持平(其中粮食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下降2.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6%。
表2 2024年楚雄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
|||
指 标 | 全 州 | ||
城 市 | 农 村 |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0.7 | -1.1 | 0.0 |
食品烟酒 | 0.0 | 0.1 | 0.0 |
其中:粮食 | 0.1 | 1.0 | -1.3 |
衣着 | 1.1 | 1.3 | 0.4 |
居住 | -2.6 | -4.5 | 1.1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8 | 0.2 | 2.1 |
交通通信 | -4.0 | -4.2 | -3.4 |
教育文化娱乐 | 1.7 | 1.8 | 1.2 |
医疗保健 | 0.7 | 0.8 | 0.5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2.6 | 2.2 | 3.6 |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9.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4.37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27.55万亩,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4.3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7.2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74.03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53.3:46.7。全年粮食总产量131.77万吨,比上年增长0.97%,其中:夏粮25.58万吨,增产0.87%;早稻0.02万吨,减产85.68%;秋粮106.17万吨,增产1.13%。
表3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 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1317651 | 0.97 |
烤 烟 | 88411 | 2.1 |
蔬 菜 | 3193903 | 4.2 |
油 料 | 81963 | 2.6 |
水 果 | 780581 | 7.0 |
甘 蔗 | 72178 | 0.6 |
药 材 | 73689 | 0.8 |
茶 叶 | 1693 | -3.6 |
核 桃 | 248211 | 4.0 |
板 栗 | 58306 | 3.4 |
花 椒 | 30549 | 9.0 |
松 脂 | 1959 | -10.0 |
野生菌 | 43866 | 17.8 |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3.32万吨,比上年下降5.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9.66万吨,下降6.1%。牛奶产量2602吨,增长29.5 %。禽蛋产量13105吨,增长16.0%。生猪年末存栏198.05万头,下降7.9%,全年生猪出栏259.20万头,比上年下降7.5%;牛年末存栏65.70万头,下降11.2%,全年牛出栏25.24万头,比上年下降2.4%;羊年末存栏180.15万只,下降5.2%,全年羊出栏139.95万只,比上年下降11.2%;家禽年末存栏1177.31万只,下降3.5%,全年家禽出栏1931.41万只,比上年下降4.9%。
全州有效灌溉面积186.36万亩。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300.87万千瓦,增长3.0%,其中,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总动力52.55万千瓦,增长1.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50万吨,下降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24.89亿元,比上年下降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0%。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2%,制造业下降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分行业看,烟草制品业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34.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9%;医药制造业下降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
全年全州发电量268.8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9%。其中:火电产量6.28亿千瓦时,增长1.2%;水电产量143.77亿千瓦时,增长5.6%;风电产量47.79亿千瓦时,增长5.5%;太阳能发电量71.03亿千瓦时,增长193.4%。在全州发电量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59.84亿千瓦时,增长27.4%。其中,火电产量6.28亿千瓦时,水电产量141.22亿千瓦时,风电产量47.79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64.54亿千瓦时。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1.78亿元,比上年下降30.1%。其中,实现利润58.82亿元,下降53.0%;实现税金102.96亿元,下降3.2%。
表4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2688758 | 26.9 |
其中:火电 | 万千瓦时 | 62836 | 1.2 |
水电 | 万千瓦时 | 1437686 | 5.6 |
风电 | 万千瓦时 | 477938 | 5.5 |
太阳能发电 | 万千瓦时 | 710298 | 193.4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4878.69 | -11.5 |
水泥 | 万吨 | 42.75 | -31.7 |
农用化肥(折纯) | 万吨 | 2.45 | 50.9 |
高钛渣 | 万吨 | 23.95 | 14.2 |
硫酸(折100%) | 万吨 | 121 | 0.7 |
中成药 | 吨 | 7845.50 | -33.3 |
生铁 | 万吨 | 133.51 | 2.7 |
粗钢 | 万吨 | 128.53 | 3.9 |
钢材 | 万吨 | 128.42 | 5.7 |
阳极铜 | 万吨 | 23.03 | 20.1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54.16 | -1.0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10.65 | -56.3 |
饮料 | 万吨 | 65.64 | -11.7 |
白酒(折65度) | 万升 | 372.19 | -6.5 |
松香 | 万吨 | 3.27 | 18.1 |
十种有色金属 | 吨 | 67913.87 | 55.0 |
单晶硅 | 万千克 | 6569.04 | -42.0 |
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2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7.3%。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5.8%,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11.0%,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15.7%,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41.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1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1.2%。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12.3%。其中:产业投资下降8.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2.9%;工业投资下降14.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4.4%;民间投资下降13.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9.7%。
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5.8%,设备购置下降54.3%,其他费用下降14.9%。本年新开工项目1422个,下降47.1%。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0%。
表5 2024年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 业 | 比上年增长(±%) |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农业 | 7.6 | 16.4 |
非能源工业 | -9.5 | 19.1 |
能源工业 | -20.6 | 15.4 |
综合交通 | -26.4 | 11.3 |
数字经济业 | 24.1 | 1.9 |
房地产开发 | -28.3 | 5.9 |
水利 | -13.1 | 7.2 |
生态环保 | 33.6 | 1.2 |
教育 | 43.9 | 2.2 |
卫生 | -25.0 | 1.2 |
旅游业 | -18.0 | 6.3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8.3%。商品房销售面积129.62万平方米,下降21.6%,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115.78万平方米,下降21.8%。商品房销售额64.38亿元,下降14.6%,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额55.03亿元,下降16.7%。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0.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543.63亿元,增长0.4%;乡村实现151.15亿元,增长0.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19.44亿元,增长1.6%;商品零售575.34亿元,增长0.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7.58亿元,比上年增长84.2%。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25亿元,比上年下降41.9%。其中,出口额22.72亿元,下降45.3%;进口额4.53亿元,下降14.7%。
全年引进州外到位资金总额比上年下降11.5%,其中:省外到位资金下降18.2%,省内州外到位资金增长40.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7万美元,下降39.5%。
七、交通和旅游
年末州内公路通车里程25616.18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809.1公里,一级公路154.73公里。年末全州机动车拥有量911298辆。其中:汽车417092辆(个人391327辆),增长4.9%;拖拉机14618台,下降42.3%;摩托车476336辆(个人474548辆),增长2.7%。机动车驾驶员1016598人,增长3.0%。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982.43万人次(含水运),增长6.1%,其中公路运输客运量1978.78万人次,增长6.1%。旅客运输周转量207255.66万人公里(含水运),增长4.1%,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07252.38万人公里,增长4.1%。货物运输总量5115.99万吨(含水运),增长2.4%,其中公路运输货运量5101.45万吨,增长2.3%。货运运输周转量1211457.9万吨公里(含水运),增长0.2%,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1211444.81万吨公里,增长0.2%。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快递业务量3236.55万件,增长22.4%;快递业务收入3.41亿元,增长21.5%。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2.31亿元,增长11.9%。全年订售报纸2900.75万份,订售杂志86.77万份,收发国内信件98.58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1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01.6部/百人(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03.71万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503.55万人次,海外入境游客17663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663.0%。实现旅游总花费676.31亿元,增长13.2%。其中:国内旅游花费673.25亿元,增长12.7%;旅游外汇收入30533.66万元,增长534.1%。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830.32亿元,比年初增长6.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01.66亿元,比年初增长10.4%。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98.87亿元,比年初增长9.5%。
全年州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6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3.13亿元,增长5.3%,赔款及给付7.02亿元;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50亿元,增长1.1%,赔款及给付8.63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业务保费收入7.11亿元,增长11.7%,赔款及给付4.0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有高等学校3所,专任教师1114人,招生13773人,在校生40440人,毕业生858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所(含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职业高级中学10所和技工学校1所),专任教师1149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49人),招生6295人,在校生18287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88人),毕业生8879人。高中25所,专任教师3710人,招生17461人,在校生49728人,毕业生15816人。初中110所,专任教师6224人,招生25594人,在校生36970人,毕业生25457人。小学500所,专任教师10546人,招生26950人,在校生154321人,毕业生26029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专任教师128人,招生140人,在校生587人,毕业生124人。幼儿园635所,专任教师3950人,在园幼儿59234人。
全州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94.51%,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3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88%,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8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74%。教育部门主管录取的大学生18038人,比上年增长16.9%;残疾儿童入学率97.69%。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97%、99.97%和99.84%。
全年列入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20项,州级59项。全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7项。授权专利134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3件,增长8.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65.42万册,文化馆11个,博物馆8个,文管所11个。全州有融媒体中心11个,广播电视发射台14座,电视覆盖率99.72%,广播覆盖率99.70%。全年出版报纸296期984.38万份。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855个,其中:医院7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40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个,卫生院108所,村卫生室1079所,门诊部2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04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8所,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所,健康教育所(站、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急救中心(站)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个;其他卫生机构2所。有卫生技术人员24381人,其中,执业医师6958人,执业助理医师2094人,注册护士1128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120张,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9346张,其中医院床位16071张。
全年体育健儿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267枚。其中,金牌58枚、银牌86枚、铜牌123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32.7万人,出生率7.62‰,死亡率7.58‰,自然增长率0.0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5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州总人口2648301人,比上年末减少381人。其中:乡村人口1382148人,城镇人口1266153人。在户籍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86149人,占总人口的37.24%,其中,彝族人口791026人,占总人口的29.87%,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21%。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791026人、傈僳族60536人、苗族51336人、傣族24488人、回族21959人、白族19500人。全年出生人口18500人,死亡人口16266人。户籍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3.2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5%,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48元,比上年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0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46元,增长7.1%。全州有村(社区居)民委员会1108个,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165个,村民委员会943个,全部通电话、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
年末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88181人(含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97992人),比上年末增加28806人。其中:参保职工293363人,参保离退休人员9481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40620人,减少580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433018人,减少4779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65671人,减少3569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167347人,减少1210人。参加工伤保险333191人,增加10944人。参加生育保险101124人,减少2280人。参加失业保险164725人,减少565人,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472人。
全年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8568人,保障金额10204.21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00603人,保障金额36276.87万元。全年民政优抚伤残军人1063人,在乡复员军人259人。全州有养老机构110个,收养老人3145人;有儿童福利机构1个,抚养儿童45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4%。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9.25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49.76万吨,增长4.0%;焦炭消费量61.37万吨,增长5.3%;电力消费量64.91亿千瓦时,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9.5%。
全州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其中,工业用电量75.44亿千瓦时,增长7.8%。
全州有大中小型水库1363座,总库容14.79亿立方米。全年水资源总量34.15亿立方米。全年人工造林面积3.29万亩,退化修复林面积12.06万亩,天保工程管护面积3341.32万亩。有自然保护区17个,保护区面积289.56万亩,其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47.91万亩。全州森林面积176.5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3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09%。
全年平均降雨量744毫米,年平均气温17.9℃,年日照2167.2小时。监测的10个县(市)政府驻地空气质量,楚雄市、禄丰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元谋县和武定县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永仁县达到二级标准。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100%。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2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25.21千公顷,其中,绝收0.61千公顷。全年发生森林火灾0起,受害森林面积0公顷。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44起,46人死亡,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2.2%,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9.8%,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494.2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23人,下降20.7%。其中,道路运输事故21起,24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14.2万元;工矿商贸及农林牧其它事故21起,21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损失2780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数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是指注册地在我州的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6.全州发电量包含省统计局分摊大唐观音岩水电公司和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公司2户企业的发电量。
7.电信业务总量从2022年开始统一采用上年不变单价计算,邮政业务总量以最新不变单价计算,与往年数据不具可比性。
8.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个数取自统计区域库系统(2024年度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省返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州公安局;农业机械总动力、拖拉机数据来自州农业农村局;有效灌溉面积、大中小型水库、水资源总量数据来自州水务局;造林面积、退化修复林、天保工程管护、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数据来自州林草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楚雄州分行;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管理局楚雄分局和州保险行业协会;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州商务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州投资促进局;公路通车里程、运输客运量货运量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机动车拥有量来自州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和州农业农村局;邮政业务总量、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来自州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来自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出版报纸数据来自州融媒体中心;订售报纸和杂志、收发国内信件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楚雄州分公司;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中国移动楚雄分公司、中国联通楚雄分公司、中国电信楚雄分公司和中国广电网络楚雄分公司;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藏书 、文化馆、博物馆、文管所和旅游数据来自州文化和旅游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州教育体育局;科技计划项目、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奖项数据来自州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州市场监管局;融媒体中心、电视覆盖率、广播覆盖率数据来自州广电局;卫生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委;粮食总产量、肉类总产量、牛奶产量、禽蛋产量、生猪牛羊家禽存出栏、居民消费价格、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州医保局;城乡低保、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数据来自州民政局;民政优抚伤残军人、在乡复员军人数据来自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生产安全事故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数据来自州应急局;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来自州气象局;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局;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来自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数据来自中国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数据均来自州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