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铜仁市统计局

(2025年5月19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对铜仁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攻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着力建设生态城市,全力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守底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9.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5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71.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935.35亿元,增长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757元,同比增长6.6%。

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5%,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0%,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7%,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6.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371.16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55.65亿元,增长8.2%;畜牧业产值113.59亿元,增长1.1%;渔业产值17.62亿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31亿元,增长5.9%。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8.01万亩,同比增长0.2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17.72万亩,同比增长1.26%;蔬菜播种面积188万亩,同比增长0.4%。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29.3万亩,同比下降2.3%;果园季末面积78.94万亩,同比下降4.9%。

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15.82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稻谷产量56.43万吨,下降2.5%;油料产量16.97万吨,增长3.8%;蔬菜产量299.62万吨,增长3.9%;茶叶产量6.31万吨,增长5.6%;园林水果产量83.54万吨,增长6.2%。

表1: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万吨) 同比增长(%)
粮食 115.82 2
其中:稻谷 56.43 -2.5
小麦 1.52 2.22
油料 16.97 3.8
其中:花生 3.83 1.6
油菜籽 13.12 4.6
蔬菜 299.62 3.9
茶叶 6.31 5.6
园林水果 83.54 6.2

注:粮食产量中的薯类按折粮计量

全年“四肉”类产量32.03万吨,同比下降1.1%。水产品产量5.87万吨,同比增长4.3%。禽蛋产量9.03万吨,同比增长42.1%。猪存栏212.57万头,同比增长4.3%。牛存栏65.49万头,同比下降8.8%。羊存栏50.12万只,同比下降19.7%。

表2:2024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肉类

其中: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蛋

猪存栏数

牛存栏数

羊存栏数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头

万头

万只

32.03

25.22

3.15

0.79

9.03

212.57

65.49

50.12

-1.1

0.02

4.1

-22.4

42.1

4.3

-8.8

-1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6.93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按门类分,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全年锰矿石原矿9.05万吨,同比下降79.7%;包装饮用水96.32万吨,同比下降18.0%;精制茶8534.01吨,同比增长11.2%;水泥375.76万吨,同比下降9.9%;铁合金23.02万吨,同比增长23.5%;卷烟78.25亿支,同比增长0.3%;发电量108.35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43.6%。

表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锰矿石原矿 万吨 9.05 -79.7
包装饮用水 万吨 96.32 -18
精制茶 8534.01 11.2
水泥 万吨 375.76 -9.9
铁合金 万吨 23.02 23.5
卷烟 亿支 78.25 0.3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08.35 43.6
其中:水电 亿千瓦小时 70.79 53.2
火电 亿千瓦小时 31.51 20.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020.5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营业收入406.7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利润总额13.9亿元,同比增长85.3%;实现税金总额9.3亿元,同比增长25.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5.30亿元,同比增长11.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89家,比上年末增加25家,其中: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6家;二级资质企业99家,增加19家;三级资质企业及其它资质企业84家,增加6家。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及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3%。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7%,城建投资同比增长4.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4%,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2%,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8%。

表4:2024年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9.6
其中:第一产业 6.2
第二产业 21.7
第三产业 20.3

五、内贸、外贸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1%。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2.8%,餐饮收入额增长3.8%。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其中,中西药品类零售额下降13.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1%,粮油、食品类下降0.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0.8%。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1.6%。

全年直接进出口总额18.3亿元,同比下降29.8%,其中:出口额13.56亿元,下降47.3%;进口额4.73亿元,下降1318.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上涨0.3%。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1%,衣着持平,居住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交通和通信下降1.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2%,医疗保健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5%。

表5: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名称 价格指数(%)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3 0.3
#食品烟酒 101.1 1.1
衣着 100.0 0.0
居住 100.1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8 0.8
交通和通信 98.7 -1.3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2 0.2
医疗保健 99.8 -0.2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5 2.5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4446公里,比上年增加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027公里。

全年机动车保有量90.54万辆,增长7.4%,其中:汽车保有量49万辆,增长5%;摩托车保有量41.49万辆,增长9.7%。

全年民航货邮吞吐量115.44吨,比上年增长37.9%;民航旅客吞吐量79.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9166.39万件,比上年增长11.0%。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27.19万件,比上年下降74.5%;快递业务量完成5156.7万件,增长32.4%;快递业务收入4.98亿元,增长15.7%。

全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按2023年不变单价计算)完成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年末电话用户数414.88万户,同比增长2.7%。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5.1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368.19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26.4部/百人。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58亿元,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40.1亿元,下降1.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1.28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教育支出108.19亿元,增长1.2%;科学技术支出1.54亿元,下降4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09亿元,增长4.3%,卫生健康支出59.59亿元,下降6.2%。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88.44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住户存款1527.28亿元,增长10.1%。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47.43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住户贷款1102.07亿元,同比增长8.4%。

表6:2024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088.44 6.8
其中:境内存款 2088.21 6.8
其中:住户存款 1527.28 10.1
各项贷款余额 2747.43 4.6
其中:境内贷款 2747.38 4.6
其中:住户贷款 1102.07 8.4
企(事)业单位贷款 1645.30 2.1

八、教育、文化、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普通小学802所(含教学点213个),在校生32.16万人;初中学校207所,在校生18.12万人;普通高中48所,在校生10.5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含中职附设班)19所,在校生4.5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5.99万人。

表7:2024年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在校生数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 万人 2.07 1.0
中等职业教育 万人 1.58 -7.1
普通高中 万人 3.76 6.8
初中 万人 6.12 3.6
普通小学 万人 5.07 -7.1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 万人 5.99 -2.1
中等职业教育 万人 4.55 2.9
普通高中 万人 10.51 0.4
初中 万人 18.12 2.3
普通小学 万人 32.16 -2.7

全市有文化馆(艺术馆)11个,图书馆11个。有融媒体中心1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57个,其中医院141个、卫生院14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1579张,其中,医院2465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542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81张,其他机构100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14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709人,注册护士 14079人。

九、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1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万人,下降0.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73万人,下降0.03%。

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6.34万人,同比增长5.7%;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5.38万人,同比增长1.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8.68万人,同比增长3.2%;参加工伤保险48万人,同比增长1.4%;参加失业保险20.87万人,同比增长19.2%;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15.38万人,同比增长1.3%。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6.21万人,同比增长2.1%;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77.79万人,同比下降1.3%;参保生育保险19.52万人,同比增长0.8%。

年末城乡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71万户、26.84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38万户、6.39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33万户、20.45万人。

表8:2024年社会保障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6.34 5.7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5.38 1.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08.68 3.2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48.00 1.4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0.87 19.2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参保人数 万人 15.38 1.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6.21 2.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377.79 -1.3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9.52 0.8
年末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万人 26.84
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万人 6.3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万人 20.45

全市有福利院3个,床位420张,集中供养人数420人;养老机构102个,床位7226张,集中供养人数3968人。

十、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89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工资性收入23287元,增长5.1%;经营净收入9188元,增长7.0%;财产净收入2811元,增长2.7%;转移净收入6304元,下降3.9%。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001元,同比增长1.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6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0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工资性收入6875元,增长8.0%;经营净收入4003元,增长10.4%;财产净收入453元,增长56.8%;转移净收入3959元,增长0.5%。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502元,同比增长3.9%。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8.5平方米。

十一、人  口

202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49.4万人,常住人口316.15万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为9.16‰,比上年提升0.1个千分点,户籍人口死亡率为5.55‰,比上年下降0.27个千分点。

表9:2024年年末户籍人口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户籍人口 万人 449.4
户籍人口出生率 9.16
户籍人口死亡率 5.55

十二、环境保护

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10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39.54万立方米/日,其中: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17座,设计处理能力33万立方米/日;建制镇污水处理厂93座,设计处理能力6.54万立方米/日,建制镇污水设施已全覆盖。2024年城市(县城)处理污水8812万立方米,全市已铺设污水管网2776千米。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绝对值保留两位小数,百分率保留一位小数。

2.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总体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8.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

9.污水处理厂座数以所在地为统计标准,不含乡集镇污水设施,剔除经开区及园区的数据。

10.部分邮政快递企业调整快递业务口径,快递业务同比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进出口数据来自贵阳海关官网;物价、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公路通车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机动车保有量、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民航数据来自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铜仁机场分公司;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官网;电信数据来自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官网;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铜仁市中心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低保、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