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拉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拉  萨  市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拉萨调查队

(2025年4月22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力巩固经济回稳基础,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4年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综合

截至年末,全市共有37个乡,12个镇、21个街道办;87个居民委员会、232个村民委员会。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0.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20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386.57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570.27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3.4:39.0:5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60.2%、36.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563元。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87.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03万人,占总人口的73.06%;乡村人口23.61万人,占总人口的26.94%。人口出生率12.17‰,死亡率1.54‰,自然增长率10.6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比上年上涨0.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四升四降”。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价格分别上涨11.0%、7.1%、2.1%、0.5%。交通和通信、衣着、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下降1.6%、1.4%、1.3%、0.1%。

年末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企业63260户,比上年增长9.0%;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个体户为129597户,比上年增长9.0%。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1万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9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2万公顷。其中:青稞种植面积2.23万公顷,增加0.20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0.69万公顷,减少0.07万公顷。油菜种植面积0.42万公顷,比去年减少0.0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61万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7.3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青稞产量12.94万吨,增长11.5%。油菜籽产量0.91万吨,下降4.4%。蔬菜产量27.98万吨,增长0.9%。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129.63万头(只、匹),其中,大牲畜存栏98.98万头,猪存栏1.10万头。肉类产量3.71万吨,下降0.8%;禽蛋产量0.16万吨,下降8.9%;奶产量14.68万吨,增长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0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0%,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下降3.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3.5%,制造业增长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9%。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77.69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1.4%。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0.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2%,集体经济投资增长666.6%,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46.9%。全年民间投资增长73.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52.3%。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375.82万平方米,下降6.5%;全年房屋竣工面积4.5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0.36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168.94亿元,增长8.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6.8%。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397.83亿元,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61.53亿元,增长8.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为423.46亿元,增长7.7%;餐饮收入为35.90亿元,增长3.8%。

六、对外贸易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52.69亿元,增长18.1%;进口12.32亿元,增长16.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建设农村公路72公里,年底全市农村公路(不含国道、省道)通车总里程达到5440.75公里。全年公路货物周转48.8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1%。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16.51亿人公里,下降12.5%。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9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2.82亿元。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6.2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20.89万户。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2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2.1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4312.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旅游外汇收入10002.37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各项税收101.37亿元,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96.69亿元,比年初下降1.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93.34亿元,增长10.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63.91亿元,比年初下降8.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64.70亿元,增长21.8%。

九、电力

全年用电量为61.63亿千瓦时,增长9.9%,其中,全行业用电52.13亿千瓦时,增长1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9.50亿千瓦时,增长4.3%。

十、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共有高等院校1所(市属,下同),中等职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24所,小学76所,幼儿园273所,特殊学校1所。

全市小学学龄儿童纯入学率达99.99%,初中毛入学率达106.1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9%。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317个(含村业余团),博物馆9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3%。年末共有卫生机构766个,其中,医院35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71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个,卫生院48个,村卫生室191个,门诊部5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0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549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1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277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71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51元,比上年增长8.6%。城乡收入比为2.14:1。

全年市属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57万人,减少0.46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15万人,增加1.8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01万人,增加0.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15万人,减少0.0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55万人,增加1.0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68万人,增加0.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35万人,增加0.8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12万人,增加0.97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0.64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0.53万人。全市特困供养人数为1250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为657人。城乡医疗救助人数为23536人。

十二、城市治理和应急能力

市区供水管网总长度为1095.80公里,全年自来水总供水量14685万立方米。全市售水量7131万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556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1474万立方米,家庭居民用水3022万立方米,其他用水2079万立方米。免费用水620万立方米。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比上年减少16起,下降69.6%;死亡人数8人,比上年减少20人,下降71.4%。拉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5天,全年空气优良率达99.7%,全年PM2.5的平均浓度为10ug/㎥。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拉萨市空气质量排名第一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标准;全市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II类及以上水质标准限值。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拉萨市统计年鉴-202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对外贸易、交通、邮电、旅游、财政、金融、文化、卫生、教育、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数据均由拉萨市各有关部门提供。

4.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相关行业增加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