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5417

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2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2024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731.6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比重为16.5:29.5:54.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811元,比上年增长6.8%。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7.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千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0.4千公顷,增加3.0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314.6千公顷,减少2.9千公顷;其他谷物播种面积0.9千公顷,减少0.5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3.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7千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1.9千公顷,增加0.1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4.7千公顷,增加2.2千公顷。全年果园面积27.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56.1万吨,比上年减少6.2万吨,减产2.4 %。其中,水稻产量34.4万吨,增产17.8%;玉米产量217.1万吨,减产5.1%;其他谷物产量0.5万吨,减产28.6%。全年油料产量24.2万吨,比上年增产2.9%。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2.8万吨,比上年增产7.2%。全年水果产量96.7万吨,比上年增产5.8%。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7.0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29.6万吨,增长4.5%;牛肉产量5.2万吨,增长4.0%;羊肉产量1.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禽肉产量21.0万吨,增长4.5%。全年禽蛋产量14.9万吨,比上年下降6.9%。全年生牛奶产量10.1万吨,比上年下降15.1%。全年生猪出栏368.6万头,比上年增长3.8%;牛出栏28.1万头,增长3.3%;羊出栏76.0万只,增长2.6%;家禽出栏10990万只,增长4.9%。年末生猪存栏203.9万头,比上年增长36.9%。

全年水产品产量20.1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4.2万吨,海洋捕捞产量4.0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9万吨。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3.8万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4万公顷,淡水养殖面积0.4万公顷。

全年营造林面积8000公顷。其中,三北及沿海防护林工程完成营造林2000公顷。全年育苗面积603公顷。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0%。全年机耕面积653.4万亩,机播面积656.2万亩,机收面积613.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335.3亿元,比上年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3%。

分经济类型看,全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0%;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下降3.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1.4%;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76.4%。

分门类看,全年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9.6%,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比上年下降18.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5%,医药制造业下降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饲料82.2万吨,比上年下降9.4%;水泥36.6万吨,下降37.6%;铁合金7.9万吨,下降64.6%;海绵钛2.2万吨,下降2.8%;发电量105.2亿千瓦时,下降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4.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产销率100.2%;股份合作企业产销率100.0%,股份制企业产销率9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销率97.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销率102.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81.0亿元,下降49.8%。其中,本年新签订工程合同额146.6亿元,下降3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1.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9.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3%。

分区域看,城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占全部投资比重50.3%;县域投资增长6.9%

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7.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21.2%。

全年开(复)工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217个,比上年增加15个;完成投资增长32.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1倍,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5个百分点。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0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2%;房屋竣工面积66.7万平方米,下降31.8%。商品房销售面积95.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7%;商品房销售额48.8亿元,下降10.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1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分经营地看,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0.5亿元,比上年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8亿元,增长7.5%。

分消费形态看,全年商品零售额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6.5%;餐饮收入39.2亿元,增长8.2%。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汽车类零售额34.0亿元,下降3.9%;粮油、食品类零售额26.3亿元,增长14.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4.3亿元,增长37.7%;中西药品类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9.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2.6亿元,增长4.9%;金银珠宝类零售额4.7亿元,增长8.9%;日用品类零售额3.7亿元,增长0.4%;烟酒类零售额2.4亿元,增长5.6%;饮料类零售额1.8亿元,增长14.7%;通讯器材类零售额1.6亿元,增长10.5%。

全年进出口总额84.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出口总额71.1亿元,增长24.2%;进口总额13.2亿元,下降34.8%。外商直接投资2613万美元。其中,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960万美元,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1653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运量16991万吨,比上年下降3.9%;货物周转量239.1亿吨公里,下降6.4%。公路客运量2101万人,比上年增长2.6%;旅客周转量5.7亿人公里,增长14.6%。

年末全市拥有公路客运营运车辆919辆,其中班车687辆,包车232辆。拥有公交车营运车辆1118辆,出租车5563辆。拥有公路货运营运车辆43451辆。民用汽车保有量62.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54.7万辆。

全年锦州湾机场航班运输起降2050架次,比上年下降3.3%。旅客吞吐量2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货邮吞吐量700.4吨,增长24.1%。锦州湾机场通航城市6个,航线4条。2024年新开1条国内航线(锦州-成都天府)。

全年水运货运量314.3万吨,比上年增长151.0%;水运货运周转量12.9亿吨公里,增长29.8%。港口货物吞吐量10010.6万吨,比上年下降2.3%;集装箱吞吐量175.7万标箱,下降4.5%。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全年邮政函件业务71.0万件,比上年下降21.6%;包裹业务2.9万件,增长59.2%;快递业务量12509.7万件,增长25.3%。全年电信业务总量22.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固定电话用户3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17.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2.0万户。

全年旅游总收入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83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8%。

全市星级饭店11家。旅行社39家,旅行社分社30家,旅行社网点81家。全市A级旅游景区32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14个。

七、市场价格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与上年持平。分类别看,全年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9%,衣着类价格上涨1.9%,居住类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1%,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1.2%,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6%,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6.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各项税收收入64.2亿元,下降11.3%。在各项税收收入中,增值税21.5亿元,下降24.2%;企业所得税4.2亿元,下降27.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2亿元,增长9.9%;公共安全支出11.8亿元,下降1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0亿元,增长18.3%;教育支出33.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卫生健康支出30.4亿元,下降63.3%;节能环保支出5.0亿元,下降22.3%;城乡社区支出35.0亿元,下降13.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93.8亿元,比年初增加38.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591.9亿元,比年初增加205.7亿元。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99.5亿元,比年初减少69.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87.5亿元,比年初减少216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10.9亿元,比年初减少377.0亿元;中长期贷款791.0亿元,比年初减少1738.9亿元。

年末全市保险主体机构共46家,其中财险公司22家,寿险公司24家。全年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67.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8.9亿元,增长5.5%;寿险保费收入38.5亿元,增长10.6%。赔款给付合计34.2亿元。其中,财险赔款20.6亿元,寿险赔款3.1亿元,寿险给付10.5亿元。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56所,在校学生34.1万人。全市普通高校9所(含独立学院),在校学生10.8万人,其中研究生招生0.4万人,在校学生1.0万人,毕业生0.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学生1.7万人;普通高中27所,招生1.3万人,在校学生3.7万人,毕业生1.4万人;初中101所,招生1.8万人,在校学生5.2万人,毕业生1.9万人;小学144所,招生1.4万人,在校学生9.4万人,毕业生1.9万人;幼儿园457所,在园幼儿3.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8所,招生69人,在校学生486人,毕业生108人。

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总数达240家;新注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30家,总数达2528家;新增省“雏鹰”企业14家,总数达112家;新增省“瞪羚”企业8家,总数达43家。省重点实验室25个;省产业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5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市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13个,市产业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14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5个,省备案众创空间5个;省级中试基地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8个,省级国际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1个。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1623件,国内专利授权总量1826件,其中发明329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95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1家。全年制定、修订地方标准6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各级群众艺术(文化)馆8个,各级公共图书馆9个,各级博物(纪念)馆9个。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212.6万册。全年出版报纸5种。其中,锦州日报出版量461.2万份,锦州晚报104.3万份。出版期刊6种,出版量2.4万份。

全市拥有地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节目3套,广播综合覆盖率99.7%;电视节目2套,电视综合覆盖率99.8%。

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609个。其中,医院136个,卫生院8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诊所636个,村卫生室169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疾控中心10个,卫生监督所10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4个,急救中心1个,血站1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5785人,执业(助理)医师11188人,注册护士14597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2808张。

全市各级体育场(馆)8个,城市健身路径892个,农民健身工程1554个。全年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9项,举办群众体育活动112项(次)。向省级以上专业队输送运动员3名。体育彩票年度销售额3.2亿元。

十一、能源和环境保护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22.9万吨标准煤,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94.4%。

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87.4%,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1.8%。9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88.9%,与上年持平,无劣五类水体,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31.1%。功能区噪声年均值昼间为55分贝,与上年持平;夜间为46分贝,下降1分贝。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2.3%;乡村人口159.1万人,占57.7%。按性别分,男性136.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9.5%;女性139.2万人,占50.5%。按年龄分,0-17岁人口29.0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0.5%;18-34岁人口44.0万人,占16.0%;35-59岁人口111.6万人,占40.5%;60岁及以上人口91.2万人,占33.1%。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73元,比上年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05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92元,增长6.7%。

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8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7.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7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9.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6.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8万人,其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5万人。

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5.6万户、8.1万人,累计发放低保保障金3.9亿元。发放临时救助金472.9万元,救助困难家庭5349人次。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组网建设,持续完善全市养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2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4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56个,启动了3所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维修改造。年末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机构213家,其中公办养老服务机构45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68家;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床位1.2万张。全年募集善款1556.0万元,投入款物1939.2万元,开展慈善助学、助困、医疗等慈善救助项目21项,受益1.5万余人。福利彩票发行额3.4亿元。

注释:

1. 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指标数据在年报时可能还有调整。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 其他谷物:包含谷子、高粱、大麦、燕麦、荞麦、其他。

4.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5.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内容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的投资情况,不包括农户投资。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 本公报中资料来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市场价格、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锦州调查队;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和草原局;水产品数据来自市海洋与渔业局;农机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对外经济贸易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运输、公路营运车辆、水运、港口、机场等数据来自市交通局;机动车保有量、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锦州市分行;保险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广播、体育、旅游等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报纸、期刊数据来自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