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
2025年4月15日
2024年,郑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扩需求、提信心、防风险,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内生动能持续加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453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483.1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8857.8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1.3:37.7:61.0。
图1:2020-2024年郑州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0亿元,下降0.9%。其中,税收收入775.4亿元,下降1.4%;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5亿元,增长0.3%。在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个人所得税39.8亿元,增长0.3%;企业所得税139.8亿元,增长9.2%;增值税326.8亿元,下降1.2%;契税50.0亿元,下降31.9%;房产税42.2亿元,增长17.5%。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25.7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民生支出1117.5亿元,增长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3.2%,分类别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3.4亿元,下降2.3%;城乡社区支出375.5亿元,增长7.3%;教育经费支出255.8亿元,增长1.6%;卫生健康支出116.3亿元,增长2.0%;科学技术支出89.6亿元,增长1.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35.1亿元,下降2.9%;公共安全支出57.8亿元,下降2.7%;农林水支出79.0亿元,增长4.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分类别看,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9.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0%,衣着价格上涨1.3%,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居住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08.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60.0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48.5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1%,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1.4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75‰;死亡人口6.2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2‰。
图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9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6万人。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全年粮食总产量151.8万吨(含洧川、大营),比上年增长7.1%。其中,夏粮产量77.1万吨,增长13%;秋粮产量74.7万吨,增长1.6%。油料产量18.0万吨,增长2.6%。
图3 2020-2024年郑州市粮食产量(万吨)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6.6万亩(含洧川、大营),比上年增长3.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18.9万亩,增长5.3%;秋粮播种面积227.8万亩,增长1.7%。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6.6千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43.8千公顷,增长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7%、10.1%、10.4%。分控股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7%;集体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私人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7.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3%。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8%。
图4 2020-2024年郑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铝材800.9万吨,增长12.7%;钢材132.0万吨,增长14.0%;速冻食品78.6万吨,增长3.5%;服装0.2亿件,增长16.4%;水泥1060.5万吨,下降13.8%;卷烟793.9亿支,增长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3%,利税总额增长17.6%,利润总额增长27.9%。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018.9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图5 2020-2024年郑州市建筑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
图6 2020-2024年郑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与上年持平。其中,住宅投资下降0.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33.7万平方米,增长39.4%。其中,住宅957.4万平方米,增长38.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4.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08.8亿元,比上年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5.8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图7 2020-2024年郑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看,2024年,粮油食品类和烟酒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6.1%,新能源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等重点焕新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4.3%、14.4%和39.9%。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值5565.8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进口20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1%;出口3551.0亿元,比上年下降0.5%。
图8 2020-2024年郑州市进出口总值
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2个,比上年增加45个,同比增长42.1%。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亿美元,同比下降22.7%。
全年境外投资中方实际出资额5.56亿美元,同比增长7.3%。
全年跨境电子贸易走货量7536万包,比上年增长24.5%;货值2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826.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其中,公路629.55亿吨公里,增长2.6%;航空23.14亿吨公里,增长39.7%。完成货运量2.41亿吨,增长7.1%。其中,公路2.26亿吨,增长7.8%;航空42万吨,增长52.8%。
全年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51.4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1%。其中,铁路197.73亿人公里,增长8.5%;公路41.03亿人公里,增长21.3%;航空112.66亿人公里,增长15.6%。完成客运量1.6亿人,增长10.4%。其中,铁路0.88亿人,增长12.9%;公路0.65亿人,增长6.5%;航空749万人,增长16.4%。
郑州国际机场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82.51万吨,比上年增长35.8%;旅客吞吐量2851.09万人次,增长12.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9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8.31亿元,增长30.9%;电信业务总量230.76亿元,增长8.4%。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696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国内过夜游客9470.4万人次,国内一日游游客7492.0万人次。全年国内旅游总收入2039.8亿元,增长13.2%。其中,国内过夜游收入1640.6亿元,国内一日游收入399.2亿元。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873.7亿元,比年初增加2415.0亿元,比年初增长7.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02.8亿元,比年初增加3060.5亿元,比年初增长8.3%。
2024年1-12月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家(速达股份),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新世纪数码、佛光发电、天祥新材、经纬科技),四板挂牌企业2家(鸿签科技,第三维度)。截至2024年底,全市境内外共有上市公司6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84家。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4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4个。
全年专利授权量3.8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7474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4.25万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20万份,比上年增长9.0%;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03.66亿元,增长22.7%。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62万人,在学研究生7.55万人,毕业生2.07万人。普通本专科教育招生45.55万人,在校生143.22万人,毕业生40.71万人。成人本专科教育招生11.37万人,在校生27.58万人,毕业生12.76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9.12万人,在校生25.83万人,毕业生11.3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9.72万人,在校生27.11万人,毕业生7.92万人。普通初中招生18.49万人,在校生54.42万人,毕业生16.7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9.27万人,在校生120.57万人,毕业生17.62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9万人。专任教师23.9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7.4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1万人,普通高中2.17万人,普通初中4.35万人,普通小学5.88万人,学前教育2.8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5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有线电视用户149.07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3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77%。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325个,其中医院292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73个,民营医院2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95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1个,乡镇卫生院95个,村卫生室242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69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5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4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89万张,其中医院10.27万张,乡镇卫生院0.68万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5.4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99万人,注册护士7.39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1.30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1.00万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0.58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卫生技术人员0.58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0870万人次,总出院人数460.0万人。其中医院诊疗人次6271万人次,出院人数417.9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4246万人次,出院人数25.4万人。
全年全市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4个,亚洲冠军4个,全国冠军18个,省级冠军260个。全年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0个,新增多功能运动场25个,新增智能健身驿站20个。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9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1%。其中,工业用电量288.6亿千瓦时,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52.7亿千瓦时,增长9.8%。
全市禁燃区面积6176.7平方公里,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1天,比上年增长2.2%。
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9%。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5.1%。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9起,比上年下降4.1%;造成死亡145人,下降2.0%;事故直接财产损失3428万元,下降24.3%。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94.2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94.3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2.5元,增长5.1%。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408.5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644.5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421.9元,增长5.4%。
图9 2019-2024年郑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末全市共有1.56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32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24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3081万元,农村低保金18495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17137万元。全市参加失业保险343.96万人(含港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78.22万人(含港区与离退休)。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不含离退休)基本养老保险618.29万人。
注:
1.本公报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392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3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