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荆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荆门调查队

湖北省统计局荆门调查监测分局

2025年4月7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目标,坚持人口第一战略、人才第一资源、产业第一支撑,全力以赴稳预期、促增长、推转型、优环境、守底线、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2.79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990.39 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50亿元,增长5.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445元,比上年增长6.6%。

图1 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5.07万人,城镇化率为62.20%,比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4.35‰,死亡率7.49‰,自然增长率-3.1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0%,衣着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1%。

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148527户,比上年增长93.1%。年末全市经营主体达493998户,增长25.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4万人。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3.02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08.34万亩,比上年增加4.52万亩。棉花种植面积4.64万亩,增加0.0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65.39万亩,增加9.0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87.24万亩,增加1.99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296.35万吨,比上年增加2.86万吨,增产1.0%。棉花产量0.36万吨,增产10.9%。油料产量45.91万吨,增产3.2%。蔬菜产量209.30万吨,增产2.9%。园林水果和果用瓜产量69.78万吨,增产3.1%。

表1  2024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96.35 1.0
#夏收粮食 40.61 -0.05
秋收粮食 253.60 1.1
棉花 0.36 10.9
油料 45.91 3.2
  #油菜籽 38.25 2.6
蔬菜 209.30 2.9
水果(含果用瓜) 69.78 3.1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43万吨,比上年增长0.03%。其中,猪肉产量31.28万吨,增长2.1%;牛肉产量1.15万吨,下降6.2%;羊肉产量0.6万吨,下降9.5%;禽肉产量5.4万吨,下降8.5%。禽蛋产量16.73万吨,增长15.9%。年末生猪存栏220.15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8%;全年生猪出栏392.47万头,比上年增长0.5%。

全年水产品产量53.94万吨,增长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8.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1.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8.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6.4%,制造业增长1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5%;纺织业下降0.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0.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8%,汽车制造业增长40.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0.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0.5%,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36.3%。

表2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油加工量 万吨 620.67 7.1
    汽油 万吨 199.68 4.2
    煤油 万吨 59.21 9.6
    柴油 万吨 129.46 -2.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38.33 2.6
磷矿石(折含P2O530%) 万吨 135.45 -14.0
大米 万吨 292.04 -17.5
饲料 万吨 74.37 -26.0
啤酒 万千升 21.38 0.7
万吨 4.24 -31.2
服装 亿件 0.49 -10.8
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 万吨 30.28 8.0
    氮肥(折含N100%) 万吨 3.35 24.1
    磷肥(折含P2O5100%) 万吨 26.92 6.3
磷酸一铵(实物量) 万吨 386.11 17.6
磷酸二铵(实物量) 万吨 47.06 13.1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1097 17.4
金属压力容器 万吨 9.92 6.3
化学纤维 万吨 5.85 6.1
塑料制品 万吨 63.32 21.9
水泥 万吨 1097.66 -4.8
石膏板 亿平方米 1.33 -11.2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1108 -1.1
包装专用设备 127 47.7
汽车 160270 52.1
锂离子电池 万只 110267 10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0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制造业188.43亿元,增长2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52亿元,增长37.0%。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0%,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9.70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12.90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5.52亿元,比上年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9.74亿元,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4.20亿元,增长7.2%;金融业增加值85.80亿元,增长6.0%;房地产业增加值100.67亿元,增长3.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00.25亿元,增长4.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9%。

全年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11221.63万吨,比上年增长5.1%;货物运输周转量1514290万吨公里,增长7.9%。旅客运输量764万人,比上年下降0.6%;旅客运输周转量54752万人公里,增长1.7%。年末公路里程1669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包括一、二、三、四等)16666公里。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17828辆,比上年增加14108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84820辆,增加13777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0.60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35.8%。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19354.19万件,增长34.2%。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35903.10万件,其中出港业务量16339.81万件。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0.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7.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8.6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1.15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0%,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5.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4%。

图2 2024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

表3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

行业 比上年增长

(%)

合计 7.6 房地产业 -13.5
农林牧渔业 -26.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4
采矿业 16.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2
制造业 8.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3.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1.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3
批发和零售业 -40.7 教育 -15.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0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0
住宿和餐饮业 188.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1.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6.01亿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住宅投资96.67亿元,下降13.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06.27万平方米,增长0.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67.55万平方米,下降21.0%。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40.83亿元,增长14.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6.51亿元,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3.04亿元,增长5.8%。

图3 2020-2024年荆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7%,饮料类增长24.2%,烟酒类增长2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7%,日用品类增长1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2%,中西药品类增长19.8%,家具类下降3.2%,通讯器材类增长7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6%,汽车类下降4.7%。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6%。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2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出口148.5亿元,增长27.0%;进口55.0亿元,增长19.8%。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3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6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税收收入84.70亿元,增长0.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43.22亿元,比年初增加324.4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876.38亿元,比年初增加303.0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28.56亿元,比年初增加10.87亿元;机关团体存款288.45亿元,比年初减少6.8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63.97亿元,比年初增加207.9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84.39亿元,比年初增加71.86亿元;中长期贷款1456.90亿元,比年初增加122.84亿元。

全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83.41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28.56亿元,增长14.7%;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54.84亿元,增长0.6%。保险赔款及给付37.38亿元,增长32.1%,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20.36亿元,增长25.0%;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17.03亿元,增长41.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645所,其中大学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普通中学133所、小学173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幼儿园320所。年末全市在校生346279人,全年毕业生96495人。其中,大学在校生30129人,毕业生8797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0394人,毕业生685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3319人,毕业生12217人;普通初中在校生70652人,毕业生22788人;普通小学在校生134234人,毕业生2406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88人,毕业生66人。年末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7163人。全市专任教师数24532人。

全年全市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1项,其中省级31项、市级70项;共签订技术合同297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7.1%;科技成果转化220项。全年专利授权量4152项,其中发明专利487项。PCT专利申请量139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5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测机构8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0449台(件),企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80张。全市共有地理标志产品21个。

全市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个,国家级气象站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28个。地震台站2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馆6个,总流通1261千人次;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量201.6万册,总流通1575千人次;文化馆6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

全年国内游客4809.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全年旅游总收入285.27亿元,增长14.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062个,其中医院5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8个;卫生技术人员2107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222人,注册护士995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409张,其中医院15123张,乡镇卫生院4178张。

全年在省级及以上青少年体育竞赛获奖牌415枚,其中金牌142枚。全年举办群众体育活动167场次,新建体育民生项目28个。年内体育彩票销售额53986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73.31平方公里,供水总量8071.75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18523万立方米;年末实有营运公共汽车986辆,营运出租车1472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

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161.8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工业用电量112.54亿千瓦时,增长10.8%;居民生活用电量23.88亿千瓦时,增长13.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81立方米,下降 13.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4立方米,下降19.0%。

初步测算,扣除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后,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2%。

全市各级环境监测机构4个,全年环保施工项目356个。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292422.01万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13人。发生火灾事故1539起,火灾死亡0人,火灾损失额1046.92万元。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229起,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17人。

十二、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468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50元,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6,比上年缩小0.03。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452元,比上年增长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892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71元,增长2.9%。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2.47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7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3.8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0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8.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02万人,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619人。

年末全市共有11852人享 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94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93户,补贴金额99.34万元。分配入住公租房1386套。

年末全市养老机构95家,养老机构床位数14605张。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定数以当年《荆门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