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1][1]
青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
(2025年4月8日)
2024年,青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奋力“打头阵、当先锋”,统筹做好稳增长、提质效、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 16719.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8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723.10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5.54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为3.0:34.2:62.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44.25万人,比上年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23.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8.87%,比上年末提高0.57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7.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6.0%。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3万人,比上年增长5.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万人,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5.1万人次;全年扶持创业4.5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2.3%,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6 %,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8%。
表1: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指标 | 全年(上年同期=100)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0.3 |
非食品价格指数 | 100.4 |
服务价格指数 | 100.5 |
消费品价格指数 | 100.3 |
一、食品烟酒 | 100.3 |
食品 | 100.3 |
粮食 | 100.2 |
鲜菜 | 107.5 |
猪肉 | 108.8 |
鸡蛋 | 94.8 |
二、衣着 | 102.3 |
三、居住 | 100.3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9 |
五、交通和通信 | 97.4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101.5 |
七、医疗保健 | 100.1 |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 105.8 |
新动能厚积成势。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3][3]中,高技术制造业[4]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1%;装备制造业[4][5] 增加值增长11.0%,占比为53.0%,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9%。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3.7万户,年末市场主体达210.3万户。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全年规模以上企业新型能源发电量5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发电量的22.6%。其中,太阳能发电量3.9亿千瓦时,增长12.1%;生物质能发电量3.2亿千瓦时,增长32.4%。新型能源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3.9%。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3天,占全年的85.5%。全市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其中,Ⅰ~Ⅱ类水质的断面比例15%,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50%,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35%,劣Ⅴ类水体连续5年清零。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种植业产值481.8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5.2%;牧业产值174.1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236.2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79.8亿元,增长5.9%。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2.7亿元,增长4.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8.3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6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21.4万吨,比上年增长0.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03.9万吨,增长3.8%;油料产量32.4万吨,下降0.2%;水果(含瓜果类)产量131.7万吨,增长4.6%。
图1:2020-2024年粮食产量
表2:2024年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标 | 产量(万吨) | 增长(%) |
粮食 | 321.4 | 0.9 |
夏粮 | 146.0 | 1.2 |
秋粮 | 175.4 | 0.6 |
油料 | 32.4 | -0.2 |
蔬菜及食用菌 | 703.9 | 3.8 |
水果 | 131.7 | 4.6 |
园林水果 | 92.1 | 5.3 |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3.3万吨,比上年增长0.6%;禽蛋产量36.6万吨,增长27.9%;牛奶产量28.7万吨,下降3.0%。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106.8万吨,比上年增长3.5%;海、淡水养殖面积4.0万公顷,增长4.6%。
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新建4个省级乡村振兴片区(含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和2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100个市级和美乡村。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1469个,规模化供水率达96.3%。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4283.5亿元,比上年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24.4%,制造业增长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8%;分大类行业看,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增长面为77.1%。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7%;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2.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1.0%。新产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137.8%、94.2%。
表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增长(%)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2635.1 | 8.5 |
智能电视 | 万台 | 2580.2 | 13.3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1043.2 | 8.2 |
家用洗衣机 | 万台 | 1041.7 | 11.1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1505.9 | 7.1 |
集成电路圆片 | 万片 | 44.8 | 94.2 |
虚拟现实设备 | 万台 | 18.1 | -40.8 |
啤酒 | 万千升 | 208.0 | -1.6 |
橡胶轮胎外胎 | 万条 | 5569.4 | 5.7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1029.1 | 8.9 |
充电桩 | 万个 | 10.8 | -6.9 |
多晶硅 | 千克 | 31668.2 | -43.0 |
粗钢 | 万吨 | 423.1 | 3.2 |
汽车 | 万辆 | 69.4 | -13.4 |
新能源汽车 | 万辆 | 12.1 | 137.8 |
动车组 | 辆 | 877 | 47.1 |
城市轨道车辆 | 辆 | 536 | 14.5 |
金属集装箱 | 万立方米 | 3757.3 | 135.3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1%,利润总额增长6.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83.3亿元,增长8.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95.1亿元,增长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55.5亿元,增长1.7%。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6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85.3亿元,比上年增长6.7%;签订合同额8459.5亿元。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603.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6476.4万平方米。
图2:2020-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速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104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2.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8.3%。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5][6]实现营业收入42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6.5%和15.8%。
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605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7.1亿吨,增长4.2%。其中,外贸吞吐量5.0亿吨,增长2.4%;集装箱吞吐量3087.4万标准箱,增长7.3%。年末累计拥有空中客运航线212条,其中,国内189条,国际及地区23条;累计拥有空中货运航线16条,其中,国内8条,国际及地区8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2618.1万人次,增长22.2%;航空货邮吞吐量27.9万吨,增长7.1%。
表4:2024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的运输量及增速
指标 | 单 位 | 运输量 | 增长(%) |
旅客发送量 | 万人 | 6058.9 | 6.4 |
铁路 | 万人 | 3519.6 | 11.1 |
公路 | 万人 | 2219.0 | 2.1 |
水运 | 万人 | 320.2 | -8.7 |
货运运输量 | 万吨 | 44767.6 | 4.0 |
铁路 | 万吨 | 9004.8 | 2.0 |
公路 | 万吨 | 27201 | 1.0 |
水运 | 万吨 | 8561.9 | 17.5 |
年末全市地铁运营线路8条,长度达到352.1公里,运营车站172个,开行列车92.6万列次,年客运量5.3亿人次。地面公交运营车辆达9807辆,公交运营线路937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9716公里,年客运量7.6亿人次。运营巡游出租车10892辆,年客运量5738万人次。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99.4万辆,比上年增长3.1%,其中私人汽车328.4万辆,增长2.9%。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0.2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23.3%;电信业务总量148.9亿元,增长6.3%。快递业务量13.1亿件,增长23.6%。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556.7万户,增长4.2%。移动电话用户1405.7万户,增长1.6%,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781.4万户。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42689个。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7]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6%。重点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8.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6%;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5.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6%。
图3:2024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全年房地产开发[7][8]投资1511.8亿元,比上年下降11.8%,其中住宅投资1219.6亿元,下降10.4%。商品房销售面积1193.9万平方米,下降17.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25.1万平方米,下降23.5%。
表5: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增速
指标 |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
增长
(%) |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
增长
(%) |
总计 | 1511.8 | -11.8 | 1193.9 | -17.9 |
住宅 | 1219.6 | -10.4 | 925.1 | -23.5 |
办公楼 | 66.0 | -23.3 | 93.4 | -14 |
商业营业用房 | 47.9 | -44.8 | 102.9 | -17.2 |
其他 | 178.2 | -0.8 | 72.6 | 486.9 |
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年末全市正在享受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家庭1.2万户,全年发放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10358万元。
六、消费市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58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商品零售5855.5亿元,增长3.9%;餐饮收入729.1亿元,增长6.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18.9亿元,增长4.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5.7亿元,增长4.8%。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454.1亿元,增长5.4%。
图4: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3.0%;通讯器材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响制品类分别增长164.7%、52.6%、49.1%、44.6%。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90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出口额5278.2亿元,增长12.0%;进口额3798.5亿元,下降6.2%。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进出口6291.3亿元,增长1.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9.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741.3亿元,增长6.8%;国有企业进出口1039.3亿元,增长12.8%。从贸易市场看,对东盟进出口1543.3亿元,下降8.4%,对欧盟进出口1092.0亿元,增长15.1%,对美国进出口962.6亿元,增长0.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120.6亿元,增长2.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276.4亿元,下降3.2%;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47.7亿元,下降1.7%。
全年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6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出口额16090.3亿元,增长7.2%;进口额10013.8亿元,下降4.3%。
图5:2020-2024年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表6:2024年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 |||||||
指标 | 进出口 | ||||||
出 口 | 进 口 | ||||||
金 额
(亿元) |
增 长(%) | 金 额
(亿元) |
增 长(%) | 金 额
(亿元) |
增 长(%) | ||
纺织服装 | 498.0 | -1.6 | 478.4 | -1.6 | 19.6 | -2.6 | |
农产品 | 1310.2 | -1.4 | 481.6 | 9.4 | 828.6 | -6.7 | |
机电产品 | 3322.4 | 10.9 | 2675.7 | 17.1 | 646.7 | -9.2 | |
高新技术产品 | 799.9 | -8.8 | 407.6 | 8.9 | 392.2 | -22.0 |
表7:202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速
国家和地区 | 出口额
(亿元) |
增 长
(%) |
进口额
(亿元) |
增 长
(%) |
亚洲 | 2361.9 | 12.5 | 1723.2 | -12.3 |
中国香港 | 166.3 | 86.4 | 7.2 | 68.6 |
中国台湾 | 45.1 | 12.1 | 107.8 | 18.3 |
日本 | 477.0 | 3.2 | 141.7 | -27.5 |
韩国 | 412.7 | 5.6 | 258.9 | -0.2 |
东盟 | 701.3 | 12.5 | 842.0 | -20.7 |
南亚 | 165.6 | -3.1 | 76.3 | 16.0 |
中东 | 344.3 | 26.0 | 239.5 | 3.9 |
非洲 | 285.5 | 16.1 | 244.9 | 4.6 |
南非 | 38.7 | -1.8 | 19.9 | 7.2 |
欧洲 | 1186.3 | 16.0 | 624.9 | 0.5 |
欧盟 | 785.0 | 17.1 | 307.0 | 10.5 |
英国 | 129.2 | 8.5 | 27.1 | -5.2 |
俄罗斯 | 227.2 | 11.6 | 235.5 | -9.7 |
南美洲 | 197.5 | 9.8 | 581.5 | 2.6 |
巴西 | 83.4 | 18.1 | 464.0 | 12.9 |
北美洲 | 784.1 | 4.7 | 330.2 | -15.8 |
美国 | 685.6 | 10.4 | 277.0 | -17.2 |
加拿大 | 97.2 | -24.0 | 47.8 | -11.4 |
大洋洲 | 178.9 | 20.4 | 279.1 | 6.9 |
澳大利亚 | 148.5 | 27.6 | 244.6 | 11.6 |
注:本表非全口径。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54家;实际使用外资17.3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2亿美元,占比24.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9.1亿美元,占比52.3%。
全市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承揽项目21个,新签合同额3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1%;完成营业额32.2亿美元,增长6.2%。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942人。
全年全市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70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7%;中方实际投资额3.1亿美元,增长53.9%。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93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0.4亿元,增长0.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0亿元,增长6.3%;城乡社区支出255.7亿元,增长18.2%;农林水支出93.3亿元,增长4.8%;住房保障支出48.3亿元,增长20.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669.5亿元,比上年增长5.7%,比年初增加1555.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1905.2亿元,增长5.8%,比年初增加1758.3亿元。
全年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额938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法人机构证券交易额88070.2亿元,增长13.4%。2024年,全市新增北交所受理企业1家,新增辅导备案企业6家,境内上市公司达66家,稳居北方城市第3位,全年直接融资1427亿元,创历史新高,年末财富管理规模总额突破1.3万亿元。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60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2029.1亿元,增长7.6%。
全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9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503亿元,增长1.2%;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87亿元,增长15.9%。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22元,比上年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13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60元,增长6.1%。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450元,比上年增长5.2%,恩格尔系数为2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1438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538元,增长7.7%。
表8: 2024年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情况
指 标 | 绝对量(元) | 比上年增长(%) |
---|---|---|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 | 59922 | 5.2 |
工资性收入 | 35545 | 5.2 |
经营净收入 | 11023 | 4.7 |
财产净收入 | 4987 | 5.9 |
转移净收入 | 8366 | 5.4 |
二、人均消费支出 | 36450 | 5.2 |
食品烟酒 | 10192 | 4.9 |
衣着 | 3096 | 3.4 |
居住 | 8082 | 2.3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2257 | 3.2 |
交通通信 | 5848 | 10.3 |
教育文化娱乐 | 4008 | 7.2 |
医疗保健 | 2133 | 5.6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835 | 7.9 |
图6:2020-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图7:2024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8.1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4.22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2.2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88.37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91.51万人、343.31万人和337.07万人。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6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8.0亿元;城乡特困供养人数1.3万人,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支出3.3亿元。为9.0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1.3亿元,为8.1万名大病群众报销医疗费54.7亿元。年末共有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300个,备案床位数4.3万张。
图8:2020-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提速推进,潍烟高铁开通运营。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辽阳路快速路全面完工,山东路—鞍山路立交建成通车。全年完成433个老旧小区、10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改造,惠及居民13.3万户,稳步推进138个城中村改造,1.6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新增2.6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其中老城区、老小区、学校医院及重点景区周边新增泊位10153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获批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59家省重点实验室,总数分别达16家、85家。“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二期全面完工。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家、工程研究中心26家,总数分别达240家、170家。现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4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628家,比上年增加708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776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总数累计达到216家。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7万人,总量达到287万人。
图9:2020-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增速
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346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0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6项,技术发明奖17项,科技进步奖65项,合作奖2项,青年奖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87.5亿元,增长26.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4359件,比上年增加1068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606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894件。
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2所,青岛职教园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康复大学完成首届本科招生。年末全市共有各类高校(含民办高校)30所,其中普通高校27所。全年研究生招生2.53万人,在校研究生7.78万人,毕业生1.97万人(不含驻青科研院所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招生13.47万人,在校生43.85万人,毕业生11.1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39万人,在校生8.73万人,毕业生3.0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5.84万人,在校生16.21万人,毕业生4.65万人;初中招生10.62万人,在校生30.28万人,毕业生9.3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3.07万人,在校生76.44万人,毕业生10.5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24万人,毕业生0.0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5.86万人。
图10:2020-2024年各类学校招生人数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年新建城市书房33处。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99家,文化馆(站)147个,博物馆145个,公共图书馆11个,国有文艺院团8个,广播电台6座、11套节目,电视台6座、17套节目。全市共有档案馆12个。
年末拥有A级旅游景区96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处,4A级旅游景区26处,3A级旅游景区56处。拥有星级酒店77家,其中,5星级酒店14家,4星级酒店20家,3星级酒店41家。拥有旅行社939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9家。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175个,其中,医院369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8695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8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48万人,注册护士4.85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6.93万张,其中,医院6.03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75万张,卫生院0.64万张。
全年新建改全民健身体育公园10处,健身场地设施373处,全年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性赛事活动2万场次,我市运动员国际、国内大赛上屡创佳绩,共获得世界级比赛28金8银7铜、洲级比赛14金2银4铜、全国级比赛158金92银104铜。年末全市共有重点体校1所,学员1003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2474人。
十二、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能源生产量3080.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5%。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83.6亿千瓦时,增长9.8%。其中,工业用电量355.1亿千瓦时,增长9.6%;服务业用电量180.8亿千瓦时,增长9.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1.6亿千瓦时,增长11.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102.3万吨标准煤,增长7.4%。其中,煤炭消费量下降2.2%,石油消费量增长1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20.1%。
图11:2020-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全市年平均气温14.3℃,平均年降水量938.3毫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9%。全市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分别为26和49微克/立方米,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国控点)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1分贝,市区(国控点)道路交通噪声昼间路长加权平均值为67.3分贝。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4起,死亡72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0.9%和2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431,十万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31。
-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
- [2]全市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青岛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5973.16亿元。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
- [4]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
- [5]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
- [6]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
- [7]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
-
[8]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房地产开发、新建商品房销售等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2024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包括: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青岛市财政局;税务数据来自青岛市税务局;社会保障、就业、人才等数据来自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证券保险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水产品数据来自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农业数据来自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青岛市邮政管理局;宽带、移动电话等数据来自青岛市通信管理局;进出口、外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青岛市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教育数据来自青岛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市场主体、专利等数据来自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低保数据来自青岛市民政局;体育数据来自青岛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环境数据来自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用电量数据来自青岛供电公司;气象数据来自青岛市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青岛市公安局;粮食数据、畜牧数据、居民生活数据、价格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青岛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