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24

选择区域:>>>

恩施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恩施州调查队

2024年,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以赴稳预期、扩内需、增活力、防风险、惠民生,全面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书写了恩施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1.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72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84.66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972.98亿元,同比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18.3:23.1:58.6。全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098元。年末常住人口337.72万人,城镇化率50.82%,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全州年末户籍人口396.85万人,其中,男性206.30万人,占总人口的52.0%;女性190.55万人,占总人口的48.0%。全年出生人口2.07万人,出生率为4.99‰;死亡人口2.54万人,死亡率为6.11‰;自然增长率为-1.12‰。

全州城镇新增就业3.8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62万人,扶持创业1.08万人,带动就业2.41万人。全州外出农民工146.06万人,其中,省内乡外就业85.59万人,省外就业60.43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0%。

年末全州实有市场主体50.7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6%。其中,实有企业类市场主体11.3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3%;实有个体工商户37.9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8%;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3万户,比上年末下降0.9%。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80万户,比上年同期下降13.0%,其中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1.98万户,比上年同期下降27.7%。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20.5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64.23万亩,较上年增长0.2%,其中夏收粮食面积170.55万亩,增长1.2%;秋收粮食面积393.68万亩,下降0.3%。粮食总产量146.74万吨,较上年增长0.1%。其中,夏收粮食产量31.07万吨,增长0.7%;秋收粮食产量115.67万吨,下降0.1%。

全年油料产量13.14万吨,增产2.6%。烟叶产量4.19万吨,减产7.1%。蔬菜产量309.27万吨,增产3.9%。茶叶产量13.76万吨,增产4.5%。园林水果产量39.17万吨,增产4.4%。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7.51万吨,比上年下降1.6%;其中猪肉产量34.23万吨,比上年下降0.9%。禽蛋产量5.54万吨,比上年增长15.8%。年末生猪存栏285.79万头,下降4.7%;累计生猪出栏432.11万头,比上年下降2.2%。

全州拥有农机126.72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270.19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工业增加值292.8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5.3%。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5.35元,比上年提高2.4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4.74%,下降1.6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0.35元,减少1.1元;单位成本费用95.77元,提高1.32元;每百元资产实现年营业收入49.3元,提高2.6元;资产负债率59.6%,提高1.9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8.7%,医药制造业增长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2%。

全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1.4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建筑业增加值94.00亿元,增长6.7%。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1.03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9.19亿元,增长4.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6.77亿元,增长7.0%;金融业增加值68.74亿元,增长6.5%;房地产业增加值100.48亿元,增长3.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3.16亿元,增长2.4%。

全年运输旅客4275.24万人次,运输货物4926.99万吨。

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492.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63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50.31公里,其中等级航道186.41公里。铁路营业里程341公里。恩施机场全年航班起降15448架次。年末全州民用机动车拥有量115.83万辆,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64.58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3.89亿元,完成邮政普遍服务3983.96万件。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5.51万件,包裹业务5.93万件,快递业务6447.55万件,快递业务收入7.97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34亿元。年末全州固定电话用户14.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6.9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187.7万户,光缆线路长度28.6万公里。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民间投资增长8.8%。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120.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0%;竣工面积74.93万平方米,下降67.9%;销售面积235.83万平方米,增长0.3%;待售面积142.43万平方米,下降28.8%。商品房销售额123.02亿元,下降0.8%,其中住宅销售额98.71亿元,下降11.5%。

六、国内贸易

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5.8%。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10.09亿元,增长13.8%。从限上企业经营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91.75亿元,同比增长11.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8.34亿元,同比增长45.2%。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20.7%。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1%,饮料类增长39.3%,烟酒类增长1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3%,日用品类增长12.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3%,家具类增长101.7%,通讯器材类增长18.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4.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3%,汽车类增长8.8%。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5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对外贸易进出口额38.7亿元,增长9.1%。其中,出口38.6亿元,增长9.2%。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20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04亿元,同比增长9.6%。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3.39亿元,同比增长4.6%。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1.34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教育支出77.84亿元,同比增长0.9%;卫生健康支出50.76亿元,同比下降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05亿元,同比增长7.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73亿元,同比增长46.8%;农林水支出113.91亿元,同比增长32.1%。

全州共有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网点392个。年末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522.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其中住户存款1943.44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57546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99.70亿元,增长10.8%。

全州共有保险机构35家,其中财险公司18家、寿险公司17家。保险机构网点323个。保险中介机构53家。全年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6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人身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41.14亿元,增长2.7%;财产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26.95亿元,增长9.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金额28.67亿元,增长8.4%。其中,人身险业务赔款及给付9.87亿元,增长5.4%;财产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8.80亿元,增长10.1%。

全州6家证券公司开设的股票基金账户8.73万个,比上年下降15.4%。全年保证金存款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2.1%。交易额1186.36亿元,增长30.7%。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15元,增长4.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239元,增长3.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1元,增长6.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581元,增长3.3%。

年末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14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3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7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05.32万人,其中农村居民参保人数203.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8.7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5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3.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52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78万人。年末共有0.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4.60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8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全年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65万人。

年末全州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43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1.91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81万张、儿童服务床位223张。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共有幼儿园586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7.82万人。小学433所,招生3.28万人,在校学生22.52万人。普通中学171所,招生7.55万人,在校学生22.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1所,招生0.98万人,在校学生2.95万人。普通高校3所,招生2.19万人,在校学生6.55万人,毕业生1.7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招生68人,在校学生551人,毕业生73人。

全州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74.62亿元,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全年登记科技成果35项,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955项,成交金额达88.72亿元。年末州级以上创新平台503家。

全年获得专利授权1847件。其中,发明专利82件,实用新型专利1434件,外观设计331件。年末有效注册商标4.80万件,比上年增长13.4%。全年新注册商标6609件。地理标志商标4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

十一、旅游、文化、体育和卫生健康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恩施航空口岸正式开通,边检站挂牌运行,许家坪机场成为全省第四座国际机场,恩施市、利川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仙山贡水·浪漫宣恩”入选全国十大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利川市、巴东野三关绿葱坡、建始花硒谷小西湖上榜全省十大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州A级景区达到46个,其中5A景区3个,4A景区25个。全年接待游客10031.63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8.09亿元,同比增长19.5%。

全州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书刊文献外借710.20万人次,图书流通1671.43万册次;文化馆9个;博物馆8个,参观人数162.02万人次。年末全州文化和旅游系统有艺术表演场馆7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6%。全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140家,实现营业收入68.07亿元,同比增长22.4%。

全州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中国民族民间龙舟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活动。8家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2个体育公园、12个健身广场、1个健身长廊、14个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恩施籍青少年在国家级赛事中斩获11金10银,在省级赛事中获得9金11银。恩施健儿袁伟译在第17届残奥会斩获2金2银,为祖国赢得荣誉。

全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458个,其中医院6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5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个。卫生技术人员3.0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6万人,注册护士1.48万人。实有床位数3.00万张,其中医院1.96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96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0.07万张。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州县市城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7.9%。州城恩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7天,优良率为94.8%。县市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34ug/m³。县市城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3ug/m³。州城恩施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9ug/m³。

全社会用电量79.22亿千瓦时,增长11.0%。其中,工业用电量20.67亿千瓦时,增长8.1%。

全年平均气温17℃,比常年同期偏高1.3℃。平均累计降水量1232.2毫米,平均雨日为150.8天,偏少10.8天。平均日照时数1220.7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多44.2小时。

全州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保护区面积13.35万公顷。

全年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6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3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事故3起,死亡4人。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上下滑动查看↓)
注释: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及部门或行业公报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