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
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忠实践行“丽水嘱托”,扎实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聚焦“一个历史使命、三大战略任务”,奋斗实干、担当争先,全市经济稳进向好,民生事业扎实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18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6%。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1.3亿元、787.4亿元和1272.5亿元,分别增长4.3%、7.9%和5.9%。三次产业结构为5.6:36.1:58.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621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106美元),比上年增长6.2%。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GDP核算制度规定,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修订为204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7:36.5:57.8。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6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5.1万人,乡村人口173.8万人;男性人口137.5万人,女性人口131.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1%和48.9%。全年出生人口2.0万人,出生率为7.60‰;死亡人口1.8万人,死亡率为6.57‰,自然增长率为1.03‰。
根据2024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万人。城镇化率为66.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5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0.2万人。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其中:消费品价格下跌0.1%,服务价格上涨1.0%。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143.2亿元,增长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0.1亿元,下降0.5%,其中民生支出519.6亿元,增长0.8%,占比79.9%。住房保障、科学技术、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32.1%、14.6%、9.6%和6.2%。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3.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43.9万吨,增长1.2%。油菜籽播种面积5.1千公顷,增长11.9%;蔬菜49.6千公顷,增长3.8%;瓜果类2.6千公顷,减少5.6%。生猪年末存栏61.7万头,比上年增长6.7%,年内出栏87.6万头,增长7.0%;全年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9.2万吨,增长8.3%。水产品产量3.3万吨,增长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增加值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9.3%。规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393.6亿元,增长8.2%,其中出口交货值222.3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35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65.8%、35.0%、13.4%。分产业看,15个新兴产业中,6个行业增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25.0%、20.2%、15.9%、14.6%。
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78.6亿元,比上年增长7.9%;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9.3%,新产品产值率38.0%,提高0.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357.9亿元,增长8.3%;利润总额111.9亿元,增长3.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9.0亿元,增长15.1%。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1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9.7%和9.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71.6亿元,增长14.0%。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8%。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6%、31.3%、40.4%、1.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5%。商品房销售面积241.3万平方米,下降7.4%。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2.4亿元,比上年增长6.9%。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7亿元,增长15.2%。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2%、30.0%、1.2%;汽车类增长23.7%,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4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8.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90.7亿元,增长26.7%。
年末已登记商品交易实体市场74个,交易额250.4亿元,比上年下降13.2%。其中,亿元以上市场30个,10亿元以上市场6个。
七、对外经济
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出口367.3亿元,增长17.4%;进口56.4亿元,下降12.1%。
从出口市场看,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分别增长11.9%和41.4%,对美出口97.3亿元,增长43.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6.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6.3亿元,增长10.1%。从出口商品看,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步提升。机电产品出口199.0亿元,增长20.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4.2%,比重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
新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6个,与上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额12907万美元,下降6.2%。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0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全年公路和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108.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3%;公路和水运旅客周转量7.3亿人公里,增长2.6%。铁路客运量1462.3万人,增长7.1%;货运量440.5万吨,增长42.9%。
年末民用小微型载客汽车保有量50.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5%,其中个人小微型载客汽车48.4万辆,增长5.4%。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3.4亿件,比上年增长7.8%;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21.3亿元,增长5.8%;快递业务量完成3.0亿件,增长8.7%。电信业务总量30.8亿元,增长12.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0.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212.1万户。年末5G基站总数9504座。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含华数)接入用户131.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7万户。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7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779.2亿元,增长2.6%。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3720.1亿元,增长10.3%。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489.7亿元,增长16.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484.3亿元,增长16.3%。
年末全市A股上市公司7家(沪深北主板5家、创业板2家),境外(纳斯达克)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8家。
全年原保险业保费收入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6.2亿元,增长13.1%;人身险保费收入62.5亿元,增长17.4%。各类赔款及给付50.3亿元,增长9.6%。其中,财产险赔付34.8亿元,人身险赔付15.5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幼儿园270所,在园幼儿5.7万人,比上年下降15.3%。共有小学147所,招生2.6万人;在校生15.3万人,下降1.1%。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2.7平方米,生均图书35.5册。共有初中72所,招生2.7万人;在校生7.8万人,下降1.0%。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5.8平方米,生均图书58.9册。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3所,招生0.8万人,在校生2.4万人。普通高中30所,招生1.6万人,在校生4.4万人,毕业生1.3万人。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3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院校)。高考录取率为96.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8.6%。
幼儿园专任教师0.5万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1.7万人,比上学年下降1.5%。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0.2万人,生师比10: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4%。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90.3%。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68.4%。
全年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31家,比上年增长10.8%,累计3357家。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1家,增长0.6%,累计1032家。全年专利授权量931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25件,增长10.9%。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22.3亿元,增长14.6%。全年新增“浙江制造”标准8个,累计130个。
十一、卫生和文化体育
全市年末卫生机构1860个(含村卫生室、诊所),其中,医院73个,乡镇卫生院1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7个,诊所(卫生所、门诊部、医务室)748个,村卫生室784个。卫生技术人员25796人,比上年末增长4.1%,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504人,注册护士11277人,分别增长5.8%、4.6%。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7487张,同比增长4.2%。医疗机构年诊疗280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年末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73个,博物馆23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均达100%,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年末全市综合档案馆10个。馆藏各类档案1951个全宗,共计192.3万卷474.0万件,其中已开放1399个全宗,共计151.3万件。
全年成功举办全国八百里瓯江山水诗路桨板赛、第十六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全国赛艇秋季冠军赛、“丽水·清韵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全年丽水运动员获全国比赛冠军11个。
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15元,比上年增长6.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1629元和33000元,分别名义增长5.2%和7.1%。城乡收入比为1.87,比上年缩小0.03。全市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455元,增长12.1%。
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2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4568元和29030元,增长7.3%和9.9%。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0.6万人,增加2.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人数61.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8.7万人。年末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99.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9.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月标准295元。
年末在册低保对象6.1万人,其中,城镇0.2万人,农村5.9万人。低保资金支出6.7亿元,比上年下降1.7%。城乡低保同标,提升至平均每人每月1145元。
全市共计销售福利彩票5.1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5亿元。
十三、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全年降水量为1769.4毫米,比上年增长34.7%。水资源总量224.7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3.3万亩,其中人工更新2.4万亩。全市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4.3万公顷,其中:战略储备林1.3万公顷,美丽生态廊道0.7万公顷,健康林2.4万公顷。根据2024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结果,全市森林覆盖率为80.3%(含灌木林)。森林蓄积量1.2亿立方米,省级以上公益林1282.2万亩。
全市年平均气温19.2度。市区PM2.5浓度平均为21微克/立方米,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7.3%。
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中,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断面占100%。
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5111.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709.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0平方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4.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4.3%。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6起、死亡34人,比上年分别下降20.0%和15.0%。其中,道路运输领域共发生事故24起、死亡21人,分别下降17.2%和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