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
2025年3月28日
2024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目标要求,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推动漳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063.71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0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728.20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720.48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4:44.8:44.8调整为10.1:45.0:44.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9612元,增长6.0%。
图1 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0.8万人,城镇化率为65.2%。全年出生人口3.70万人,出生率为7.30‰;死亡人口3.77万人,死亡率为7.44‰;自然增长率为-0.14‰。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160.22万户,户籍人口数为524.6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1万人,下降0.04%。
表1 202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市人口 |
507.6 |
100.0 |
其中:城镇 |
330.8 |
65.2 |
乡村 |
176.8 |
34.8 |
其中:男性 |
260.8 |
51.4 |
女性 |
246.8 |
48.6 |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96.7 |
19.0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304.8 |
60.1 |
60周岁及以上 |
106.1 |
20.9 |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
70.9 |
14.0 |
图3 2020-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8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8万人,城镇困难群体再就业0.34万人。全年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1.88万人,取证率80.1%。全年办理劳动能力鉴定3668件,办理工伤认定案件5698件。
全年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3%,分行业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1%,衣着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类价格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9%。
表2 2024年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
市辖区(%) |
居民消费价格 |
-0.3 |
其中:食品烟酒类 |
-1.1 |
衣着类 |
0.8 |
居住类 |
-0.1 |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 |
0.6 |
交通和通信类 |
-2.1 |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 |
1.9 |
医疗保健类 |
0.0 |
其他用品和服务类 |
3.9 |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9.28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0.0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82.41万户。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9.91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14万亩,增长1.2%。粮食总产量42.62万吨,增长1.2%;油料产量3.38万吨,增长1.1%;糖料产量3.59万吨,增长4.4%;茶叶产量7.59万吨,增长4.6%;园林水果产量472.02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268.60万吨,增长2.2%;食用菌产量51.37万吨,增长5.5%。
图4 2020-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3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42.62 |
1.2 |
油料 |
3.38 |
1.1 |
糖料 |
3.59 |
4.4 |
茶叶 |
7.59 |
4.6 |
园林水果 |
472.02 |
6.5 |
蔬菜 |
268.60 |
2.2 |
食用菌 |
51.37 |
5.5 |
肉类 |
47.23 |
0.8 |
禽蛋 |
12.81 |
13.6 |
牛奶 |
2.36 |
-7.7 |
水产品 |
229.83 |
4.7 |
木材产量254.1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6%。
肉类总产量47.23万吨,比上年增长0.8%。禽蛋产量12.81万吨,增长13.6%。牛奶产量2.36万吨,下降7.7%。年末生猪存栏167.46万头,下降0.7%;生猪出栏273.62万头,下降1.1%。
水产品总产量229.83万吨,比上年增长4.7%。近海捕捞31.37万吨,下降0.01%;远洋捕捞0.77万吨,增长94.0%。海水养殖161.17万吨,增长5.4%;淡水捕捞1.44万吨,增长0.9%;淡水养殖35.08万吨,增长4.0%。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19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0%,私营企业增长7.1%;分轻重工行业看,轻工业增长8.0%,重工业增长8.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9.6%,制造业增长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6%。
图5 2020-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2922家,比上年末增加232家,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为198家、11家和8家。规模以上工业的34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44.6%,家具制造业增长2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7%,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2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2%。
表4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增长(%) |
饲料 | 吨 | 4806026 | 1.7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89373 | -29.7 |
成品糖 | 吨 | 314658 | -5.7 |
冷冻水产品 | 吨 | 533682 | -7.3 |
速冻食品 | 吨 | 172400 | 2.0 |
罐头 | 吨 | 989362 | -7.1 |
酱油 | 吨 | 13269 | -39.3 |
饮料酒 | 千升 | 199692 | -9.2 |
饮料 | 吨 | 926453 | 1.3 |
精制茶 | 吨 | 11342 | 32.8 |
纱 | 吨 | 30394 | 26.7 |
服装 | 万件 | 1924 | -13.7 |
轻革 | 平方米 | 20691071 | 13.3 |
鞋 | 万双 | 176 | -25.8 |
人造板 | 立方米 | 11717554 | -0.3 |
家具 | 件 | 70798217 | 13.4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7001716 | 16.0 |
纸制品 | 吨 | 1080636 | 9.1 |
中成药 | 吨 | 867 | -78.6 |
橡胶轮胎外胎 | 条 | 1129651 | -3.6 |
水泥 | 吨 | 2532077 | -37.7 |
砖 | 万块 | 53733 | 91.1 |
瓷质砖 | 平方米 | 73343157 | -32.3 |
陶质砖 | 平方米 | 3202566 | -0.9 |
平板玻璃 | 重量箱 | 35915799 | -4.1 |
钢化玻璃 | 平方米 | 32614249 | 19.9 |
卫生陶瓷制品 | 件 | 6593740 | -22.7 |
生铁 | 吨 | 3710127 | -4.1 |
钢材 | 吨 | 10380220 | 31.6 |
金属集装箱 | 立方米 | 7418556 | 340.8 |
滚动轴承 | 万套 | 5062 | 23.4 |
改装汽车 | 辆 | 1978 | 134.9 |
锂离子电池 | 只 | 28135035 | 3.3 |
铅酸蓄电池 | 千伏安时 | 3055979 | -21.3 |
家用电热烘烤器具 | 个 | 11794277 | 29.1 |
电光源 | 万只 | 655 | -6.3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套(台、个) | 16189792 | -37.9 |
电子计算机整机 | 台 | 511407 | -4.5 |
显示器 | 台 | 12960 | -28.2 |
电话单机 | 部 | 425191 | -22.6 |
光电子器件 | 万只(片、套) | 120905 | -1.0 |
钟 | 只 | 38484629 | 16.0 |
眼镜成镜 | 副 | 25320210 | 39.4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6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318.31亿元,下降16.2%;实现利税418.01亿元,下降14.3%。产销率为95.4%,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54.10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33家,比上年增加72家,资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9.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8.4%;非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0%。
图6 2020-2024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99.41亿元,比上年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06亿元,增长12.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2.16亿元,增长7.0%;金融业增加值189.89亿元,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340.97亿元,下降1.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4%。
图7 2020-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37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02万公里,增长1.5%,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23公里,与上年持平。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9840.93万吨,比上年增长10.4%。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10417.88万人次,增长18.2%。
表5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
指 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货运量 |
万吨 |
9840.93 |
10.4 |
铁路 |
万吨 |
65.59 |
-12.9 |
公路 |
万吨 |
9524.38 |
9.9 |
水运 |
万吨 |
250.96 |
40.3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
|
铁路 |
亿吨公里 |
|
|
公路 |
亿吨公里 |
114.25 |
9.9 |
水运 |
亿吨公里 |
30.73 |
9.0 |
表6 202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
指 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发送量 |
万人 |
10417.88 |
18.2 |
铁路 |
万人 |
1060.43 |
15.1 |
公路 |
万人 |
9299.62 |
18.8 |
水运 |
万人 |
57.84 |
-11.4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
|
铁路 |
亿人公里 |
|
|
公路 |
亿人公里 |
15.38 |
16.4 |
水运 |
亿人公里 |
0.05 |
-8.1 |
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246.33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726.27万吨,增长30.4%。集装箱吞吐量45.48万标箱,增长16.7%。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2.7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3.78万辆,增长4.0%。轿车保有量45.75万辆,增长2.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43.55万辆,增长3.2%。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9.43亿元,比上年增长9.0%。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8.74亿件,增长20.4%。邮政函件业务211.2万件,包裹业务8.5万件,快递业务量77886.5万件。全市电话用户总数633.84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72.24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25.1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9.04万户,下降0.3%。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接入用户数66.08万户,增长3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28.28亿元,增长5.5%;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30.15元,增长4.3%。
图8 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零售额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1.50亿元,增长13.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53.18亿元,增长14.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5.00亿元,下降12.1%;汽车类零售额106.05亿元,增长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0.81亿元,下降2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4.29亿元,增长9.5%;化妆品类零售额3.73亿元,增长7.3%;日用品类零售额20.35亿元,增长7.1%;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66.24亿元,下降4.0%;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0.36亿元,下降57.7%。
全年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3.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
图9 2024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表7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 标 |
比上年 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 |
8.5 |
第一产业 |
53.7 |
第二产业 |
21.7 |
其中:工业 |
21.8 |
第三产业 |
-6.3 |
按行业分 |
|
农、林、牧、渔业 |
68.9 |
采矿业 |
68.0 |
制造业 |
20.4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5.4 |
建筑业 |
6.0 |
批发和零售业 |
37.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1 |
住宿和餐饮业 |
12.0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7.0 |
金融业 |
269.0 |
房地产业 |
-26.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81.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83.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2.2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5.0 |
教育 |
20.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2.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92.6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0.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2.4%。房屋施工面积下降15.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下降15.7%。新开工面积下降37.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8.2%。房屋竣工面积下降43.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42.0%。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7.7%。
表8 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主要指标情况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投资完成额 |
-30.3 |
其中:住宅 |
-32.4 |
房屋施工面积 |
-15.5 |
其中:住宅 |
-15.7 |
新开工面积 |
-37.9 |
其中:住宅 |
-28.2 |
房屋竣工面积 |
-43.9 |
其中:住宅 |
-42.0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16.5 |
其中:住宅 |
-17.7 |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出口884.6亿元,增长3.2%;进口392.2亿元,增长8.9%。进出口顺差492.4亿元,比上年减少4亿元。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58.3亿元,增长13.1%;农产品出口306.1亿元,下降0.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4亿元,增长11.1%。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出口美国148.0亿元,下降5.0%;出口欧盟80.0亿元,增长4.3%;出口东盟269.1亿元,增长1.6%。
表9 2024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额 |
1276.8 |
4.9 |
出口额 |
884.6 |
3.2 |
其中:一般贸易 |
737.4 |
5.7 |
加工贸易 |
55.4 |
-17.7 |
其中:机电产品 |
258.3 |
13.1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36.4 |
11.1 |
进口额 |
392.2 |
8.9 |
其中:一般贸易 |
360.7 |
9.7 |
加工贸易 |
19.3 |
-10.6 |
其中:机电产品 |
19.2 |
-22.6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7.9 |
-6.0 |
表10 202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国家和地区 |
出口(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口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美国 |
148.0 |
-5.0 |
16.3 |
-12.0 |
欧盟 |
80.0 |
4.3 |
9.0 |
-23.4 |
东盟 |
269.1 |
1.6 |
106.4 |
19.3 |
日本 |
55.3 |
-10.0 |
7.3 |
-14.6 |
中国香港 |
19.0 |
-27.3 |
0.0086 |
-43.6 |
中国台湾 |
56.6 |
7.2 |
13.2 |
-29.3 |
韩国 |
20.8 |
-17.5 |
27.0 |
-60.4 |
俄罗斯 |
10.4 |
44.6 |
46.5 |
108.6 |
新设外资企业197家,合同外资12.36亿美元,增长50.4%。实际使用外资(商务部口径)8.13亿美元,增长100.4%,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52亿美元,增长12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际使用外资773万美元,增长313.4%。全年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928万美元,增长756.9%。
表11 2024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行 业 |
合同项目(个) |
合同外资金额 (万美元) |
总计 |
197 |
123584 |
农、林、牧、渔业 |
15 |
346 |
制造业 |
29 |
102416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 |
214 |
建筑业 |
1 |
2869 |
批发和零售业 |
50 |
787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0 |
505 |
住宿和餐饮业 |
5 |
8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 |
641 |
房地产业 |
1 |
-238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7 |
798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42 |
292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0 |
30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 |
3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8 |
41 |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5.66亿元,下降1.3%;上划中央收入139.23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9.00亿元,增长10.9%。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64.64亿元,比上年增支47.35亿元,增长11.3%,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80.25%。
图10 2020-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58.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比年初增加274.1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925.54亿元,增长11.2%,比年初增加594.3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959.84亿元,减少62.48亿元;县域贷款余额2110.39亿元,增加263.8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75.46亿元,增加233.28亿元。
表12 2024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
各项存款(本外币) |
5158.21 |
5.6 |
|
1.住户存款 |
3184.82 |
8.6 |
|
2.非金融企业存款 |
1253.82 |
3.3 |
|
3.机关团体存款 |
558.53 |
4.7 |
|
4.财政性存款 |
35.10 |
59.5 |
|
5.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
85.67 |
-42.8 |
|
各项存款(人民币) |
5109.96 |
5.4 |
|
各项贷款(本外币) |
5925.54 |
11.2 |
|
1.住户贷款 |
2935.16 |
4.5 |
|
(1)短期贷款 |
705.37 |
5.6 |
|
(2)中长期贷款 |
2229.79 |
4.2 |
|
2.企(事)业单位贷款 |
2986.76 |
18.7 |
|
(1)短期贷款 |
945.10 |
12.3 |
|
(2)中长期贷款 |
1624.91 |
16.9 |
|
(3)票据融资 |
416.42 |
46.8 |
|
3.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
0.15 |
- |
|
各项贷款(人民币) |
5923.37 |
11.3 |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9.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8.4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4.17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31.58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2.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2.5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1.31亿元;财产险赔款19.54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78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66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30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2,比上年缩小0.03。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30元,比上年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050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57元,增长7.3%。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4%,其中,城镇为33.2%,农村为39.6%。
图11 2020-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12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年末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2.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94万人,增加1.8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5.31万人,增加1.66万人。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89.25万人,增加4.1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7.81万人,增加0.57万人。年末全市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0.36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8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10585元,比上年提高659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88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10585元,比上年提高659元。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2万人;全年临时救助3.15万人次。
年末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428个,比上年增加6个,其中,福利中心11家,社区服务设施2285个。福利彩票年度销量达4.67亿元,筹集公益金1.4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高新技术企业927家。有效专利44125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4515件,比上年增长16.5%。
年末全市共有地震台站(点)187个,其中,基准站17个,基本站11个,一般站128个,GNSS站8个,台阵1个(含16个子台),伸缩仪观测台1个,倾斜仪测台1个,钻孔体应变观测台1个,地磁观测台2个,重力仪观测台1个,地下流体观测台1个。
全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学校93所,新聘教师1883人。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2.38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新招研究生879人,普通本专科生10646人。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普通高中79所,普通初中133所,普通小学801所。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515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2048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8426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4455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24569人。全年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879人,在学全日制研究生2158人,毕业生797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2815人,在校生109006人(不包含成人本科、成人专科),毕业生27782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210人,在校生35894人,毕业生12055人;普通高中招生39445人,在校生107562人,毕业生28317人;普通初中招生69886人,在校生190905人,毕业生61297人;普通小学招生69606人,在校生457544人,毕业生6985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42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8678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15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786.21万册。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761场,其中,公益演出955场,商业演出806场。年末共有电影放映单位数34个,年度电影票房1.00亿元。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9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8%,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8%。全年出版报纸(不含校报、副版)1种,总印数2350.90万份;期刊1种,总印数0.6万册。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653.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接待入境游客26.26万人次,增长210.4%,其中,接待外国人9.13万人次,增长185.0%;台湾同胞11.59万人次,增长293.8%;港澳同胞5.55万人次,增长139.6%。全年游客旅游总花费1021.93亿元,增长22.3%,其中,国内游客旅游花费1006.43亿元,增长20.7%;入境游客旅游花费2.18亿美元,增长760.9%。年末A级旅游景区52家,比上年末增加16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67个,卫生机构床位31233张,其中,医院94个,卫生院105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4104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6469人,其中医生16384人,注册护士16369人(不含第909医院)。
全市举办赛事活动357项次,比上年增加10项次。参与总人数达到18.5万人次,增长8.8%。获得国内最高水平比赛奖牌36枚,其中,金牌15枚,银牌7枚,铜牌14枚。体育产业专项资金规模达400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相对湿度77.4%,全年日照时数1814.9H,降水量2176.9mm。
九龙江流域(漳州段)省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5%。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100%。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354天,二级达标天数比例96.7%,其中,一级优的天数217天,二级良好的天数137天。
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12.47万亩,其中,沿海防护林建设5.65万亩。商品材产量167.9米,增长11.8%。全市共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461.2公顷(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起,死亡0人,受伤0人。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2起,比上年下降1.9%。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6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68起,死亡218人,受伤625人,直接经济损失93.41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相关行业增加值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相关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4.2024年公路旅客发送量统计口径调整。
5.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全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调查制度》(2024年2月版),“旅游总收入”指标表述调整为“游客旅游总花费”,“国内旅游收入”指标表述调整为“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旅游外汇收入”指标表述调整为“入境游客旅游花费”。2023年入境游客人数及入境游客花费数据有修订。
资料来源:
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公路通车里程、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漳州开发区运输管理处、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漳州车务段;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厦门港口管理局漳州协调中心;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省通管局;货物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汽车保有量、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交警支队;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漳州监管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重点实验室、孵化器、创新型企业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观测站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地震台站数据来自市地震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旅游数据来自市文旅局;体育竞技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供养、福利彩票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漳州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