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615.5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7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909.2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为13.8:29.9:56.3。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986.5亿元、增长7%,占GDP比重6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8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02.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468.4亿元、增长9.4%;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1.9:30.6 :47.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0.7%,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6.5%,衣着价格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1%。

表1: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0.9万亩、增长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4.2万亩、增长4.9%;中草药材播种面积4.7万亩、增长19.0%;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8.2万亩、增长2.7%。粮食产量185.7万吨、增长1.1%,其中,夏粮产量增长3.1%,秋粮产量增长1.0%。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6.5万吨、增长7.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5.9万吨、增长3.7%;茶叶产量0.06万吨、增长5.4%;园林水果产量25.7万吨、增长10.4%。生猪出栏351.3万头、下降8.6%;牛出栏2.6万头、下降6.7%;羊出栏20.6万只、下降18.6%;家禽出栏2974.2万只、下降13.1%。猪肉产量下降2.2%,牛肉产量下降7.1%,羊肉产量下降12.7%,禽蛋产量下降3.4%,牛奶产量下降7.4%。

图1:2020—2024年粮食产量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088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60公顷、营林8266.7公顷、退化林修复2160公顷。年末有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83.2公顷。

全年完工病险水库整治工程15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05%。通过错峰供水、拉水送水等方式,保障129个缺水村9000余人用水需求。全年成功应对6场区域性暴雨、嘉陵江16次和渠江5次明显涨水过程。完成岳池县回龙寺水库、华蓥市猫儿沟水库、前锋区龙滩水库移民安置截流验收自(初)验,积极推进观音桥大型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论证工作。前锋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第四批乡村水务建设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348.7亿元、增长8.8%,占GDP比重21.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4.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工业投资下降9.0%;工业税收30.3亿元、增长0.6%;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户。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钢化玻璃增长100.8%,蚕丝增长28.3%,液化天然气增长10.6%,商品混凝土增长4.8%,发电量增长1.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4.8亿元、增长1.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2亿元、下降25.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5.7亿元、增长0.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1.4亿元、增长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6.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10.6%;金融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3.8%;房地产业增加值83.6亿元、下降0.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66.1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8%,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39户。

岳池县获批全省2024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县,前锋区获评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激励县,广安旧色时光农场获评2024年度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向上争取到以旧换新、内外贸发展资金1.76亿元。引进川东北首个京东云仓等商务项目13个、总投资42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9.3%;商品房施工面积951.4万平方米、下降16.7%;商品房竣工面积143.4万平方米、增长173.8%;商品房销售面积188.4万平方米、下降13.0%。

    从投资项目看,全年121个省市重点项目中,53个基础设施项目、50个重点产业项目、16个重点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2个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01.5亿元、300.5亿元、51.8亿元、5.2亿元。广安市前锋(货运站)至枣山(操场坝)干线公路工程、爱众·低碳生活荟(一二期)、新桥园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等31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工;四川煜腾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生产项目、前锋区三丰数智纺织项目、武胜火锅特色小镇食材加工产业链项目等30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邻水县职教中心二期建设工程(邻水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心建设工程)、广安区教育提质项目、四川省邻水中学南校区建设项目等11个重点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基本建成;华蓥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岳池县储备林建设项目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全面完成2024年度建设任务。

图2:2024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六、国内贸易和文化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2亿元、增长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74.0亿元、532.6亿元、6.0亿元和106.6亿元,分别增长3.2%、6.7%、7%和7.7%。其中,城镇、乡村零售额分别为484.8亿元、234.4亿元,分别增长6.2%、7.0%。限额以上商贸单位新培育231户、累计949户,限上商贸单位零售额181.3亿元、增长13.2%。

全年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983场次,参与企业4293户,累计成交金额51.4亿元。惠民汽车节成交车辆共2091台,销售额近3亿元。广安吾悦广场今年客流量突破850万人次,销售收入约2.2亿元。全市完成以旧换新交易超15万件,家电以旧换新任务完成率274.7%,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任务完成率300.6%,拉动家电、汽车、家居家装等消费47亿元,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4.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0.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2%,家具类增长23.2%,日用品类增长21.6%。

全年新增文旅经营单位52个、规上文化企业18个,新评定星级旅游饭店3个(其中四星级1个)、A级旅游景区1家。新增天府旅游名村2个,天府名导1人。广安市入选第二批全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云服务试点城市,华蓥市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第六批天府旅游名县,武胜县古镇古塞文化连片区域申报为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广安文庙文化旅游消费特色街区入选2024年度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重点项目,获1000万元资金支持。开馆运行市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次超38万,并荣获四川省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3项大奖。截至2024年底,全市现有A级景区3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星级酒店10家,旅行社总社20家。

七、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6.4亿元、下降2%。有外贸实绩企业94户,其中生产型企业68户、净增加8户。化工、医药、机械汽摩、轻纺服装等优势产品远销136个国家(地区),广安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贸易总值增长41.8%。组织157家企业参加消博会、广交会、进博会、亚欧博览会、“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链动全球之向西开放活动等,获取订单2.6亿元。5个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贡献了全市90%进出口;广安跨境电商产业园招引入驻企业16家,全年通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综服等方式进出口10亿元。

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8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3个,促成签约天然气开发净化、太阳坪康养旅游度假区、正丰数控机械生产等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个、同比增长57%。省市联办投资四川·广安专场推介活动,广安是第六届西洽会主席台上唯一签约的四川市州;借助2024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平台,在成都举办广安市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44个;高水平举办广安理工学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邀请到39家知名企业参加(世界500强6家,大型央国企12家,外资企业2家),其中23家企业就校企合作与我市成功签约;市县联办举办中国西部(前锋)轻纺服装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创客中国”医药健康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特色投资促进活动。获得2023年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激励奖补资金2112万元。

八、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75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17576.5公里,高速公路435.5公里,等级公路1709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98.6公里、二级公路616.5公里、三级公路548.9公里、四级公路15731公里,等外级公路46公里。公路客运量3194万人,旅客周转量80656.2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776.3万吨,货物周转量318828.5万吨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38.3万辆、增长1.4%。其中私人汽车35.8万辆、增长2.4%;新能源汽车1.9万辆、增长85.6%。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0.03亿元、增长0.6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4.27亿元、增长6.24%。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3.4亿元。累计建成5G基站5418个。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3.0%,其中税收性收入42.9亿元、下降10.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0亿元、增长9.4%。

图3:2020—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速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02.1亿元、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2757.2亿元、增长1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45.1亿元、增长10.9%。

年末共有驻市保险机构30家,其中产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6家。全年共收保费61.5亿元,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7.2亿元、寿险保费收入44.3亿元。全年各项赔付支出30.5亿元,其中产险赔付支出11.1亿元、寿险赔付支出19.4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成建制学校913所(不含教师进修校和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其中幼儿园507所(公办幼儿园218所)、小学142所、初中194所、特殊学校7所、专门学校1所、普通高中4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中等职业学校19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3所)、高校1所。在校学生516303人,其中幼儿园76446人、小学207509人、初中117172人、特殊教育学校818人、专门学校30人、普通高中69845人、中等职业学校31308人、高校13175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0013人。

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15.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65.7亿元。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11家,450户企业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兑现研发投入、产业创新平台等政策奖补资金1694.6万元。认定市级科普基地8家。

十一、卫生和文化

全市卫生机构共2530个,其中医院81个(其中三甲医院9个),卫生院1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2个,村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45个,卫生室1625个,妇幼保健院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健康教育所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1个,采供血机构3个,血液透析中心1个。全市医疗卫生人员共2825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428人、有执业(助理)医师8131人、注册护士10376人。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22862张(其中三甲医院床位2658个)、编制床位18142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17450张、编制床位12664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986张、编制床位4953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26张、编制床位525张。全市医疗机构门诊总诊疗1979.20万人(次),医疗机构入院人数66.97万人。全年免费婚检1.31万人,孕产妇死亡率6.4/10万,婴儿死亡率为1.54‰。

图4:2020—2024年年末卫生技术人员人数

全市融媒体中心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4%。

全市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陈列馆10个,文化馆7个,文物保护机构1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9个。

广安市档案馆保存142个全宗,馆藏纸质档案79065卷、526922件,数字录音录像档案402GB,照片档案8197张,实物档案875件,馆藏纸质资料7018册。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广安主城区全年有效监测366天,达标310天,达标率84.7%,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4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19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位百分数浓度1.1毫克/立方米、臭氧日均值第90位百分数浓度148微克/立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市共采雨样157个,无酸雨样,降水PH范围5.78—6.51,均值6.33,为非酸雨区。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6.33;郊区降水PH年均值为6.33,与上年基本持平。

10个国家、省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其中嘉陵江金子、渠江码头、御临河幺滩、华蓥河黄桷、渠江化龙乡渠河村、渠江涌溪等6个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Ⅱ类标准,南溪河摇金、清溪河双龙桥、大洪河黎家乡崔家岩、长滩寺河郭家坝等4个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西溪河凌云桥、芦溪河涌坝桥、龙滩河渠江入河口、酉溪河嘉陵江入河口、岳池县清溪河高桥、肖溪河渠江入河口、白水河御临河入河口等7个市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

广安市政府所在地2个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渠江西来寺、油房溪口和5县(市、区)政府所在地6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全市18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52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广安市主城区各类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达标率100%,夜间等效声级达标率93.8%;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7.6分贝,达到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三级水平;城市交通干线道路交通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2分贝,达到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一级水平。

128家四川省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达标率99.2%。全市开展监督性监测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100%,其中103家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年均达标率100%。

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起、死亡13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起、下降15.4%,死亡人数同比持平,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三、人口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32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2.9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69.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38%,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4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2万人、农村人口335.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4.39%。出生人口2.6万人,出生率5.95‰;死亡人口3.8万人,死亡率8.62‰;人口自然增长率-2.68‰。

图5:2020—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7万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11.96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8.04万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7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1425.2万元。

截至2024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47.31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3.55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0.9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62.8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0.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2.3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和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100%。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广安统计年鉴—2025》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由于统计方法制度、统计口径调整,部分数据有修正。

4.公报中林业、渔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项目投资、科技、对外贸易、招商引资、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体育、户籍人口、文化事业和广播电视、档案、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数据分别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