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眉山调查队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全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部署,围绕“制造强市冲刺年”和“服务业攻坚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工业支撑强劲,项目拉动有力,消费总体平稳,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眉山市地区生产总值1890.05亿元,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2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782.61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879.21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54.1%、40.3%,分别拉动GDP增长0.4、3.8、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1:41.4:4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950元,增长6.4%。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4%,占GDP比重6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65.9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末,经营主体26.85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0.51万户,私营企业6.31万户。
(三)物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下降4.6%,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9%。
(四)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295.6万人,城镇化率53.21%。户籍总人口336.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14万人。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1.7万亩,增长3.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9.7万亩,下降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98.7万亩,增长3.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79.1万亩,增长1.2%。
全年粮食产量128.0万吨,增长0.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7.0万吨,增长2.9%;大春粮食产量120.9万吨,增长0.1%。经济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1.3万吨,增长3.8%;油菜籽产量14.3万吨,增长6.1%;茶叶产量2.9万吨,增长6.2%;水果产量161.1万吨,增长7.5%。
全年肉类总产量23.4万吨,下降3.9%。其中,猪肉产量16.3万吨,下降2.2%;牛肉产量3153吨,下降8.7%;羊肉产量5590吨,下降13.4%;禽肉产量5.3万吨,下降8.2%。牛奶产量14.6万吨,下降9.1%。禽蛋产量6.4万吨,下降1.6%。生猪存栏下降5.0%,生猪出栏下降6.6%,牛出栏下降10.2%,羊出栏下降16.8%,禽出栏下降7.0%。
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20.7万亩,水产品产量15.6万吨,增长4.3%。
202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29.8万千瓦,机耕作业面积492.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4%。全年新建提灌站86座,新增提灌机械89台,新增提灌机械总动力2128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0%。从行业发展看,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正增长,增长面74.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8.5%。从主导产业看,全市“1+3”产业实现产值1653.5亿元,增长9.7%。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长8.8%,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4.9%,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医药食品产业增长7.0%。重点领域中新型显示、锂电、绿色化工分别增长47.7%、6.5%、31.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3.62亿元,增长5.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40户,增长7.8%。新签合同额441.42亿元,下降3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29.33万平方米,下降1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88.95万平方米,增长26.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类投资增长7.3%,设备工器具购置类投资增长8.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商品房施工面积3579.81万平方米,下降13.0%。商品房销售面积530.02万平方米,下降24.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66亿元,增长4.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9.14亿元,增长5.3%。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9.40亿元,增长4.2%;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3.26亿元,增长4.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569.36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103.30亿元,增长8.3%。
全年进出口总额129.81亿元。其中,进口额53.42亿元,出口额76.39亿元。外商直接投资19480.65万美元。
六、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1630.2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6848.15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1648.75万吨,货运周转量864372.40万吨公里,客货运输总周转量870057.22万吨公里,增长3.8%。机动车保有量90.48万辆,其中,大型车1.87万辆,小型车50.04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81万辆。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35.25亿元,增长14.0%。移动电话用户371.68万户,下降3.3%。宽带用户148.11万户,下降2.4%。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0.77亿元,增长14.0%。快递业务量20734.46万件,增长10.9%;快递业务收入9.66亿元,增长7.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65亿元,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73.24亿元,下降1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86亿元,下降4.7%。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28.60亿元,增长12.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921.61亿元,增长12.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045.02亿元,增长15.1%。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044.83亿元,增长15.1%。
年末有保险公司34家,其中,财险公司15家,寿险公司19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1.54亿元,增长3.4%。其中,产险保费收入22.58亿元,增长4.3%;寿险保费收入68.96亿元,增长3.1%。保险公司赔款及给付40.75亿元,增长22.9%。其中,财产险赔款13.66亿元;人寿险赔款及给付27.10亿元。
八、科技、教体、文化和卫生健康
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9项,向上争取到位无偿科技项目资金1346.17万元。获得专利授权2368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户。
年末有各类学校685所。其中,幼儿园358所,小学169所,初级中学107所,高级中学29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特殊学校7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1.98万人。其中,幼儿园学生6.77万人,小学学生17.49万人,初级中学学生8.64万人,高级中学学生4.4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4.55万人,特殊学校学生0.06万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3.05万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0.56万人,小学专任教师1.12万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0.71万人,高级中学专任教师0.4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0.24万人,特殊学校专任教师0.01万人。各类学校校舍面积563.25万平方米。
全年举办运动会20场次,参与运动会4.87万人次。体育协会140个,教育系统体育场地2178个。
年末文化馆7座,文化站133个,博物馆6座,公共图书馆7座,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2.25万册。广播电视台6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530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7.18万户。公共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分别为2.7万小时和3.8万小时。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2298个,实有床位数25524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388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667人,注册护士10621人。门急诊人数1933.51万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691.38万日,病床使用率77.84%。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5%。
全年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205.77万人,工伤保险56.67万人,失业保险30.1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43.55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6.29万人,生育保险30.98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86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55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91人。组织各类就业、创业培训1.18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4亿元。
年末城乡低保保障人数9.91万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1.83万人,集中供养率21.5%。老龄人口数87.27万人,全市养老床位13367张,护理型床位9382张,占比70.19%,老年学校44所。全年福利彩票销售额3.54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07亿元。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42.9亿立方米。水库总数289座,整治病险水库6座,水利建设总投资19.81亿元。
年末森林蓄积1845.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25%。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0天,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79.2%。PM10年平均浓度48.1μg/m³,PM2.5年平均浓度33.3μg/m³。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8起,死亡31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5人。全年工业产品生产领域合格率为94.0%,食品抽检合格率96.4%,药品(含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合格率99.2%。
注: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采取四舍五入收舍小数后,总计与分项合计可能存在尾数差异。
2.在表述某个指标“增长”或“下降”时,如无特别说明,指的是与上年相比。
3.物价、林业、渔业、农业机械、交通运输、工商登记、邮政、电信、财政、金融、对外贸易、保险、教育体育、科技、文化、卫生健康、人民生活、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统计资料来源于相关部门。
4.地区生产总值、分产业分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5.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
6.教育数据未包含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