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2019-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19-2023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39.16万户,户籍总人口121.98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8.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7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62%,比上年末提高0.7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28万人,出生率11.85‰;死亡人口0.73万人,死亡率6.76‰;自然增长率5.09‰。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6人,比上年增加138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6万人,比上年增加0.01万人。
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1%。
发展动能日益增强。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8%,拉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165.55亿千瓦时,增长14.7%。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5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7.6户。
二、农业
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5.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8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97.66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0.96亿元,下降26.7%;畜牧业产值59.27亿元,增长16.3%;渔业产值3.09亿元,增长1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85亿元,增长5.7%。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91.5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增长0.0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5.1万亩,减少2.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6万亩,减少2.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02.3万亩,增加5.6万亩;薯类种植面积28.4万亩,减少2.1万亩。
全市粮食总产量69.4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增产0.8%。其中,夏粮产量3.4万吨,增产12.0%;秋粮产量66.0万吨,增产0.3%。全年全市小麦产量3.3万吨,增产11.9%;水稻产量1.5万吨,减产45.0%;玉米产量55.5万吨,增产4.4%;马铃薯(已折粮)产量5.7万吨,减产11.4%。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6.7万亩,增长9.7%,产量51.9万吨,增长13.3%;枸杞种植面积25.5万亩,增长3.1%,产量4.5万吨,下降3.3%;瓜果种植面积62.3万亩,增长18.7%,产量140.9万吨,增长17.2%。其中,西瓜种植面积60.6万亩,增长20.0%,产量138.9万吨,增长18.7%。
全市肉类总产量8.3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猪肉产量3.5万吨,下降3.1%;牛肉产量2.2万吨,增长20.8%;羊肉产量2.1万吨,增长28.0%;禽肉产量0.5万吨,增长12.1%。禽蛋产量3.8万吨,下降2.6%。牛奶产量59.6万吨,增长23.7%。年末全市生猪存栏33.6万头,比上年末增长4.6%;牛存栏38.0万头,增长5.0%,其中奶牛存栏14.2万头,增长11.5%;羊存栏117.9万只,下降5.7%;家禽存栏385.7万只,下降10.0%。全年生猪出栏41.8万头,下降4.4%;牛出栏13.2万头,增长20.6%;羊出栏123.1万只,增长28.8%;家禽出栏255.9万只,增长1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5.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5.3%;轻工业增长12.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1%,股份制企业增长1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5%。私营企业增长26.1%,非公有制工业增长18.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0.3%,制造业增长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9%。
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1%,食品制造业增长10.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9.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7%,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5.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亏损10.68亿元,增亏3.67亿元。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6.36亿元,比上年下降0.6%;股份制企业利润亏损11.67亿元,增亏5.77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0.99亿元,扭亏转盈2.10亿元;私营企业利润亏损26.31亿元,减亏2.18亿元。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亏损670.3万元,减亏422万元;制造业利润亏损36.81亿元,增亏10.80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26.19亿元,增长3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92.15元,比上年增加1.61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76.9%,比上年末提高12.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24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36万千瓦,增长1.7%;水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55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44万千瓦,增长22.5%。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68亿元,比上年下降7.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82亿元,下降8.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4.89亿元,下降11.6%;私营企业完成产值28.03亿元,下降10.4%。
四、服务业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1.3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9.21万辆,增长7.6%。全市民用轿车保有量11.72万辆,增长86.0%,其中私人轿车6.31万辆,增长4.2%。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17.54万人次,货邮周转量60.8万吨公里。
在限额以上单位(法人)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3%,饮料类增长5.2%,烟酒类增长1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6%,化妆品类增长20.6%,日用品类增长1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9.5%,中西药品类下降6.6%,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8.6%,通讯器材类增长40.5%,汽车类增长58.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7%。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08亿元,比上年下降49.1%。其中,出口总额15.29亿元,下降20.6%;进口总额2.79亿元,下降82.8%。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6.8%。其中,区属投资下降6.9%,县属投资下降6.8%。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下降5.9%,民间投资下降8.1%。
在县属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4.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4%。工业投资下降10.9%,占县属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0%。新能源投资下降8.5%,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0.7%。高耗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7.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5.0%。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3.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8.4%。县属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1.9%。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43亿元,比上年下降15.8%。其中,住宅投资20.91亿元,下降10.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8亿元,下降58.2%。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88.63万平方米,下降2.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41.65万平方米,增长31.7%。
七、财政和金融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17亿元,增长6.0%。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4.73亿元,增长5.8%。主体税种中,增值税5.89亿元,增长55.3%;企业所得税1.73亿元,下降5.6%;个人所得税0.40亿元,下降8.6%。全年财政支出220.1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86亿元,增长8.0%。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0亿元,增长1.4%;教育支出28.76亿元,增长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57亿元,增长11.2%;卫生健康支出25.19亿元,增长9.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55.38亿元,比年初增长5.2%。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5.13亿元,比年初增长5.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33.39亿元,比年初增长13.4%。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33.38亿元,比年初增长13.4%。
全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1.92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财产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9.56亿元,增长9.5%;寿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12.36亿元,增长9.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63亿元,增长31.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及给付支出6.76亿元,增长19.1%;寿险业务给付支出2.87亿元,增长75.0%。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4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按常住地分,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38元,比上年增长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7034元,增长3.5%;人均经营净收入3664元,增长28.5%;人均财产净收入954元,增长1.0%;人均转移净收入4485元,增长7.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6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7049元,增长9.6%;人均经营净收入元5774,增长6.4%;人均财产净收入200元,增长1.5%;人均转移净收入2543元,增长8.5%。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05元,比上年上涨3.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692元,比上年上涨12.3%,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5713元,同比增长9.6%,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7.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959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3653元,同比增长8.7%,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5%。
图16 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0.98万人,减少0.6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34万人,增加0.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6.64万人,减少0.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41万人,增加0.26万人。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55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34万人,减少0.15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84万人,增加1.2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10万人,增加0.22万人。年末全市共有1.69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保障金9483万元;8.50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保障金32760万元,1589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98万人次,全年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3963人。
年末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4个,其中农村敬老院12个、社会福利院1个、民办养老机构11个,共有床位5727张,入住老人844人。儿童福利院1个,共有床位50张,入住儿童3人。城乡建立各类社区服务站511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277个,到位资金1.66亿元。全年专利授权数816件,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6件。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3件。
全市制造业产品合格率94.63%。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514所,教职工17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4157人。全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6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0%。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业余文艺团体19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剧场、影剧院7个,文化站39个,全市已建成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场所10个,村级文化室443个,社区文化室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