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南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南平调查队

2024年3月21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1.6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09.9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45亿元,增长4.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8%,第二产业为35.7%,第三产业为47.5%。

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1

   2  2019-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

 

年末常住人口26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3.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28%,比上年末提高1.4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万人,出生率为5.68‰;死亡人口2.2万人,死亡率为8.33‰;自然增长率为-2.65‰。年末户籍人口数为312.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95万人,乡村人口195.12万人。

1  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263.0

100.00

 其中:城镇

163.8

62.28

    乡村

99.2

37.72

 其中:男性

134.7

51.22

    女性

128.3

48.78

 其中:0-14岁

41.0

15.59

    15-64岁

178.5

67.87

    65岁及以上

43.5

16.5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7万人。有0.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7.40万户,日均(按工作日计算)新登记企业296户,年末实有市场主体63.81万户。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268.16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130.47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232.83亿元,增长6.0%;渔业产值19.84亿元,增长3.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1.94万亩,比上年增加0.78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27.56万亩,增加1.33万亩。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9.08万亩,增加6.80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18.82万吨,比上年增加0.33万吨,增长0.3%。其中,秋粮产量109.22万吨,下降0.2%;稻谷产量102.79万吨,增加0.56万吨,增长0.6%。

图3   2019-2023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1

 

 

表2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产量(万吨)

比增(%)

粮食

118.82

0.3

春收

1.49

-1.7

夏收

8.12

7.8

秋收

109.22

-0.2

油料

1.35

11.2

其中:花生

0.99

2.4

油菜籽

0.35

49.2

甘蔗

4.82

-0.4

烟叶

3.56

0.6

茶叶

9.55

6.1

园林水果

43.40

4.6

蔬菜

164.04

3.7

食用菌

18.73

6.3

笋干

18.81

4.6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132.25万吨,比上年增长6.6%。肉类总产量100.4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4.03万吨,增长3.4%;主要禽肉产量85.68万吨,增长5.3%。主要禽蛋产量13.83万吨,增长10.0%;牛奶产量17.95万吨,增长15.3%。年末生猪存栏97.06万头,下降11.4%;生猪出栏169.23万头,增长3.8%。主要家禽出栏 61688.19亿只,增长4.2%。

全年水产品产量9.65万吨,比上年增长3.1%。淡水养殖产品产量8.37万吨,增长3.4%,其中池塘产量4.67万吨,下降5.0%;水库产量1.72万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主要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3.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5%,私营企业增长3.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8%,重工业增长2.1%。

 图4 2019-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1

 

 

规模以上工业的36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其他制造业增长96.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80.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71.0%,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5%,纺织业增长43.8%,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3.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3%。“3+4+5”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7%。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下降6.1%,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0%。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0.7%,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

 

表3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家具

606996

44.6

饮料酒

千升

17948

1.1

精制茶

35239

51.8

3839

32.0

万米

5452

14.7

人造板

立方米

922279

11.6

机制纸及纸板

204231

487.7

鲜、冷藏肉

1382422

16.7

塑料人造革、合成革

148816

-2.3

烧碱(折100%)

53451

-4.8

原铝(电解铝)

71859

0.5

大米

148747

-7.4

活性炭

128583

-3.7

水泥

4006792

-9.8

钢材

586305

-5.3

铝合金

80423

42.6

原电池及原电池组

万只

299201

28.3

铅酸蓄电池

千伏安时

352546

16.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34亿元,比上年下降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4%,提高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务收入1114.20亿元,增长3.0%;税金总额22.30亿元,增长4.4%;亏损企业亏损面为21.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4.66亿元,增长47.5%。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27家,总产值增长20.4%。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9.93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9.94亿元,增长7.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2.54亿元,增长15.9%;金融业增加值175.33亿元,增长9.5%;房地产业增加值119.48亿元,下降4.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4%。

5   2019-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1

 

 

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6231.24公里,比上年增长0.8%。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1042.58公里,增长0.09%。铁路营业里程700.29公里。全年货物运输量5129.29万吨,比上年增长0.4%;货物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123.16亿吨公里,增长0.9%。全年旅客运输量1740.66万人,比上年增长74.5%。旅客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59674.93万人公里,增长35.0%。

表4  202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

万吨

5129.29

0.4

铁路

万吨

117.14

-8.0

公路

万吨

4995.32

0.5

水运

万吨

16.82

9.4

民航

万吨

0.01

58.7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23.16

0.9

铁路

亿吨公里

   
公路

亿吨公里

122.94

0.9

水运

亿吨公里

0.22

35.9

民航

亿吨公里

   

表5  202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量

万人

1740.66

74.5

铁路

万人

668.92

77.3

公路

万人

1050.11

71.4

水运

万人

1.82

178.4

民航

万人

19.81

176.5

旅客周转量

人公里

59674.93

35.0

铁路

万人公里

   
公路

万人公里

59663.64

35.0

水运

万人公里

11.29

178.6

民航     万人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7.4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06万辆,其中载客汽车保有量31.24万辆,增加1.55万辆,载货汽车保有量6.07辆,增加0.1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15529万件,比上年增长12.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5.2万件,报纸杂志期发数26.50万份;快递业务量8019.98万件,增长24.9%。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7.24亿元,比上年增长8.9%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3.1万个,其中4G基站1.8万个,5G基站0.55万个。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33.13万户,比上年增加0.3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97.78万户,增加1.55万户;5G终端电话用户129.87万户,增长41.4%。

图6  2019-2023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1

 

 

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6.28万户,比上年增加6.09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110.2%,增加2.9个百分点。其中,光纤宽带用户124.93万户,增加7.48万户;光纤用户渗透率达91.7%,提高1.5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260.82万户,增加7.36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图7   2019-202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1

 

 

全年全市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0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53.17亿元,增长8.5%;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1.97亿元,增长27.0%;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8.76亿元,增长15.8%。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6%,饮料类增长13.3%,烟酒类增长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5%,化妆品类下降2.0%,金银珠宝类增长6.4%,日用品类增长9.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4%,中西药品类增长61.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家具类增长15.6%,通讯器材类增长4.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汽车类下降11.6%。

全年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2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铁路)比上年增长2.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1.2%。

8 2019-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5%,占比为44.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7%,占比为51.4%。工业投资增长14.6%,占比为45.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4%,占比为24.5%;民间投资下降1.6%,占比为61.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9%,占比为5.2%。从资金来源情况看,全年项目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下降12.3%。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81.1%,国内贷款下降51.1%,利用外资增长20.9%,自筹资金下降25.6%,其他资金下降6.6%。

表6  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13.5

采矿业

57.1

制造业

10.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6.9

批发和零售业

-32.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5.4

住宿和餐饮业

-38.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6.4

金融业

-24.6

房地产业

-33.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5.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2.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5.1

教育

7.2

卫生和社会工作

73.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5.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59.3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5.6%。其中,住宅投资下降40.6%。年末房屋施工面积下降13.2%(本年新开工面积下降9.5%),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3.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1.9%。

全年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7769套,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369套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1万户,建成福道80.15公里、燃气管网29.44公里。

表7 202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标

单位

比上年增长(%)

本年完成投资

亿元

-35.6

住宅

亿元

-40.6

90平方米以下

亿元

-41.5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13.2

住宅

万平方米

-12.8

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9.5

住宅

万平方米

-12.9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23.6

住宅

万平方米

-17.6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1.9

住宅

万平方米

-1.8

本年资金来源小计

亿元

-30.2

国内贷款

亿元

-80.0

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24.9

本年土地购置面积

万平方米

-

土地购置费

亿元

-12.8

48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6.0%,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111个项目,新开工150个项目。

七、对外经济

全市全市进出口总额130.81亿元,比上年下降12.8%。其中,出口额125.36亿元,下降13.0%;进口额5.46亿元,下降7.6%。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家,比上年减少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83万美元,增长65.8%。

全年新备案(核准)境外投资企业和分支机构2个,比上年增长100%。实际对外投资额160万美元,增长87.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劳务人员1657人次,增长166.8%。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6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37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6.30亿元,增长6.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72.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64.79亿元,增长9.1%。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61.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57.63亿元,增长8.8%。

表8   2023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3172.08

16.7

其中:住户存款

2092.90

14.7

非金融企业存款

456.22

9.3

其中:人民币存款

3161.86

16.8

各项贷款余额

2264.79

9.1 

其中:住户贷款

1178.02

7.1

(事)业单位贷款

1079.02

10.8

其中:人民币贷款

2257.63

8.8

全市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69.46亿元,增长11.3%;赔付支出26.03亿元,增长21.9%,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9.92亿元,增长5.7%;人身险赔付支出16.11亿元,增长34.6%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73元,比上年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67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27元,增长7.1%。

图9  2019-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1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66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02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607元,增长6.4%。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9176人,比上年末增加34432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189926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31794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0499人,比上年末增加4846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237人,增加61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58326人,增加9163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9721人。年末全市共有8336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末增加195人;5567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增加2052人;7455人享受城乡特困。

年末全市各类养老床位数2.81万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1.7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3.5张。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32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89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15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64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11%。全市已布局建设1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省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截至2023年末,共有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中心。建设省级众创空间18家、市级众创空间20家。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其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在孵企业56家。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2家。全年新增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专利授权295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78件。截至2023年末,有效发明专利1432件,比上年末增长21.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402件。新增商标注册1.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12.55万件,比上年增长12.0%。

年末共有125家机构通过检验检测资质认定,比上年末增加5家。共有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4个。现有认证主机构1个。共有各类获证组织1454家,各类认证证书4069张。共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0个,全年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 4.29万台(件),安全检测特种设备19428台(件)。全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8项,发布地方标准9项。

全年全市5所高等学校(含1所成人高校)招生19316人,在校生57523人,毕业生17654人;15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661人,在校生23588人,毕业生6831人;174所普通中学招生50988人,在校生154966人,毕业生51587人;263所普通小学招生31575人,在校生188828人,毕业生32342人;485所幼儿园在园幼儿68839人;9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942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10个、群众文化馆11个、文化站142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总量237.54万册。广播电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75%;电视台10个,电视节目11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75%。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7560.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31万人次,增长392.9%;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556.18万人次,增长47.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中,接待外国游客1.99万人次,增长215.9%;台湾同胞0.89万人次,增长854.4%;香港同胞1.29万人次,增长881.3%;澳门同胞0.14万人次,增长593.3%。旅游总收入774.15亿元,增长5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68.18亿元,增长57.0%;旅游外汇收入0.84亿美元,增长1162.7%。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82个,其中医院50个,卫生院115个。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439人,其中,医生6545人,注册护士8949万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6770 张,其中医院13004 张、卫生院2615张。

全年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335场,成功举办南平市和美乡村篮球赛、第八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城市赛、全国首届健身气功个人公开赛、全省自行车联赛分站赛(松溪站、建阳站)等赛事。新建3个智慧体育公园、3个多功能运动场地、4个游泳池,已全部竣工。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6%,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4.7%。

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1.37万公顷。其中,人工荒山造林0.0016万公顷,人工迹地更新面积1.19万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0.18万公顷。城市(县城)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53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1.63%;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1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23平方米。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41万亩。

全年新增省级森林养生城市1个、森林康养小镇4个、森林康养基地8个,全市累计获评福建省森林养生城市2个、森林康养小镇6个、森林康养基地19个。

全年全市51个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总体水质状况优。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100%,Ⅰ—Ⅱ类优质水质比例98.0%,其中18个主要流域国控断面Ⅰ—Ⅱ类优质水质比例100%。武夷山东溪水库为Ⅱ类水质,水质类别同比未发生变化。全市1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100%,其中—Ⅱ类优质水质比例93.4%。全市82个小流域断面总体水质状况优,水质类别为Ⅱ类,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100%;其中—Ⅱ类优质水质比例89.0%。建阳区考亭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全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全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9.8%,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一级达标天数比例为77.6%,二级达标天数比例为22.2%。SO2浓度5μg/m3CO浓度0.8mg/m3NO2浓度11μg/m3PM10浓度32μg/m3,优于国家一级标准;O3浓度102μg/m3PM2.5浓度18μg/m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县污水处理率99.48%。

全年全市未发生森林火灾。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0起、死亡1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8%和19.0%,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3+4+5”工业产业集群指食品工业、林产工业、机电制造业、新型轻纺、新型建材、氟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新能源。

4、本公报卫生机构数不含村卫生室。

5、铁路营业里程口径调整,不含衢宁线里程。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重点项目投资数据来自市发改委;公路里程、公路水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铁路数据来自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户籍人口数据、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市住建局;城市污水处理、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市城市管理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南平海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互联网业务收入、电话用户、电信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市通信管理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文化、图书数据来自市文旅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南平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南平银保监分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据来自市工信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报纸、期刊数据来自邮政公司南平分公司;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医保数据来自市医保局;低保、养老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利局;其他数据来自南平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南平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