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衢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深入推进“10+2”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奋力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全年经济呈现稳步向好发展态势,新兴动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保障有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2125.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1.20亿元、908.74亿元和1125.2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1%、6.8%和7.0%。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8.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1.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2.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2%,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4.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3:42.8:52.9。按常住人口计算,2023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662元/人,比上年增长6.6%。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007.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4:43.5:52.1。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8.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0.3%。

表1  2023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6
一、食品烟酒 101.9
    #粮食 104.3
    菜及食用菌 99.9
    畜肉类 91.7
    水产品 101.4
    蛋类 103.6
    干鲜瓜果类 106.7
二、衣着 100.9
三、居住 98.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2
五、交通和通信 98.3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3.3
七、医疗保健 101.4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3.5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9万人。

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20.1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45.7%、41.5%、32.8%、17.0%和10.3%。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44.9%。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54.62亿元,增长10.5%;其中,增值税67.70亿元,增长34.3%;企业所得税19.89亿元,下降17.3%;个人所得税9.29亿元,增长1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6.48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47.14亿元,增长4.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90.05亿元,增长10.5%。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3.57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5.22万亩,比上年增长2.5%;油料播种面积48.31万亩,增长3.6%;蔬菜种植面积60.42万亩,增长1.4%;瓜果类种植面积5.49万亩,比上年下降0.1%。

全年粮食总产量56.6万吨,比上年增长1.8%。油料产量6.45万吨,增长2.4%,其中油菜籽产量5.99万吨,增长2.7%;蔬菜产量113.14万吨,增长2.4%;食用菌产量4.16万吨,增长18.1%;瓜果产量11.05万吨,下降2.7%;茶叶产量8429吨,增长9.7%;水果产量55.82万吨,增长4.5%,其中柑桔产量47.8万吨,增长4.5%。

全年肉类总产量21.37万吨,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猪肉13.05万吨,增长19.8%。全年生猪出栏143.29万头,增长15.5%;家禽出栏4917.29万只,增长11.7%;禽蛋产量6.32万吨,增长29.0%;牛奶产量8357吨,下降6.3%;水产品产量8.13万吨,增长5.4%。

年末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59.06万亩。累计成功申报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省级验收5个。累计申报8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成验收省级特色农业强镇8个。

年末建制村已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全年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9个、特色精品村30个,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0个,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3个。完成第九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40个,其中重点村6个、一般村34个;建设实施第十批、第十一批项目共89个,其中重点村13个、一般村76个。

全年“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4.1万人,其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59万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46.4%。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6家,其中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41家,大中型企业119家。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41.86亿元,比上年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13.07亿元,增长0.8%,其中,重工业2155.03亿元,下降2.7%;轻工业758.05亿元,增长12.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11.2%,私营企业增长3.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5%,外商投资企业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872.84亿元,增长0.8%,产销率98.62%。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81.96亿元,增长5.0%。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化工行业624.88亿元,下降15.9%;机械行业609.08亿元,比上年增长30.4%;造纸行业296.90亿元,增长7.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64.34亿元,增长4.2%;黑色金属冶压业225.29亿元,下降3.2%;电力生产供应业202.55亿元,下降2.6%;建材行业155.29亿元,下降11.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78.64亿元,下降2.4%;农副食品加工业50.92亿元,增长12.8%;纺织业45.59亿元,下降6.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44.66亿元,增长5.7%;食品制造业38.57亿元,增长11.7%;有色金属冶压业38.13亿元,下降1.5%。

表2  2023年主要工业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饲料 万吨 44.80 4.9
饮料 万吨 54.47 3.7
万吨 9.81 7.1
轻革 万平方米 1554.97 50.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5.88 -20.0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337.00 13.3
硫酸(折100%) 万吨 27.20 8.9
烧碱(折100%) 万吨 56.11 0.6
单晶硅 万吨 0.40 -12.7
多晶硅 万吨 0.53 -26.6
化学纤维 万吨 11.83 10.6
塑料制品 万吨 26.76 4.1
硅酸盐水泥熟料 万吨 1328.49 -8.4
水泥 万吨 1869.16 -1.6
钢材 万吨 515.84 7.6
万吨 8.10 51.9
铜材 万吨 1.05 64.1
气体压缩机 万台 16.20 -4.9
滚动轴承 万套 36122.40 -4.1
变压器 万千伏安 3403.13 19.6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万千瓦 1281.61 149.6
电光源 万只 11498.10 1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87.88亿元,比上年下降17.1%,其中利润总额128.99亿元,下降22.3%。分行业利润看:化工行业30.86亿元,下降44.7%;机械行业29.58亿元,增长60.0%;造纸行业14.77亿元,增长22.0%;电力生产供应业10.49亿元,增长32.7%;饮料行业9.27亿元,增长3.2%;建材行业8.87亿元,下降43.0%;食品制造业4.49亿元,增长20.9%;木材加工业4.22亿元,增长121.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中,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业增长26.1%,节能环保制造业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15.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市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575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企业37家,二级资质企业106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532.16亿元,超亿元产值的企业10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4%。非国有投资增长11.2%,占49.3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2%,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3.4%;民间投资增长8.9%,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5.8%;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1.5%、30.4%。

年末全市共有命名、创建特色小镇4个,其中命名类特色小镇2个,创建类特色小镇2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4.7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住宅投资204.89亿元,下降1.3%。本年房屋施工面积1388.28万平方米,增长20.6%;竣工面积273.12万平方米,增长257.1%。商品房销售面积93.62万平方米,下降3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78万平方米,下降3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8.46万平方米,下降44.0%。商品房销售额131.94亿元,下降28.8%;其中,住宅销售额118.57亿元,下降31.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10.41亿元,增长33.3%。

年内全市棚户区改造开工999套,基本建成505套,实现2019年底前开工建设的棚改安置住房项目100%竣工;发放家庭租赁补贴3332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中,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4.07亿元,增长1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9亿元,增长29.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68.14亿元,增长17.4%;餐饮收入额11.32亿元,增长21.1%。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00.8%,日用品类增长70.1%,五金、电料类增长1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0%,烟酒类增长4.7%,粮油、食品类增长3.5%,汽车类增长3.3%,书报杂志类下降4.9%,中西药品类下降20.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1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出口454.23亿元,增长13.0%;进口261.58亿元,增长23.8%。

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221家,比上年增加112家。出口额在100万元以上企业848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17家。

全市出口排前三位的市场依次是:韩国、东盟、欧盟。对韩国出口8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对东盟出口61.93亿元,增长31.2%;对欧盟出口59.27亿元,增长8.0%。对这三大主要市场出口额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8%。

在主要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1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纸浆纸及其制品出口38.55亿元,增长1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24亿元,增长42.8%;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12.72亿元,下降22.9%;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33亿元,增长40.9%。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1家,实际利用外资1.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4.24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8783.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2.37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2879.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铁路383.46万吨,下降4.3%;公路12441万吨,增长3.2%;水运72.54万吨,增长54.4%;民航1140吨,增长55.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743.13万人,下降52.3%,其中,铁路715.50万人,增长1.05倍;公路936.99万人,下降71.4%;水运2.3万人,增长3.12倍;民航88.34万人,增长1.79倍。衢州港共完成港口吞吐量800.83万吨,比上年增长40.6%。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59.38万辆,比上年增长4.5%,其中:载客汽车53.41万辆,载货汽车5.97万辆。私人汽车53.62万辆,增长5.1%。全市摩托车拥有量16.99万辆。年末共有城乡公共汽车营运车辆936辆,运送乘客4581.2万人次,城市公共汽车537辆,运送乘客4116.65万人次。年末共有巡游出租汽车815辆。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年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46.5万件,包裹业务累计5.5万件,报纸业务累计3598.9万份,杂志业务累计157.0万份。年末全市共有快递法人企业42家,全年实现业务收入8.48亿元,增长10.8%;快递收件14397.4万件,增长21.4%,其中国际及港澳台收件7.8万件,增长2.8%;快递派件17427.6万件,增长14.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2.39万户,增长11.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31.36万户,增长13.0%。

全市拥有星级饭店32家,星级饭店客房间数4984间。至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9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14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5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43.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708.46亿元,增长14.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045.84亿元,增长18.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042.91亿元,增长18.2%。年末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2498.94亿元,增长17.7%;住户贷款余额2122.84亿元,增长4.2%。

年末共有证券营业部25家,与上年持平,全年证券交易量6938.68亿元,比上年下降0.6%;实现佣金收入1.68亿元,下降7.3%;期末保证金余额20.87亿元,下降1.6%;托管市值939.27亿元,增长55.3%;实现利润0.49亿元,下降18.7%;新开证券账户61642个,增长8.6%。

年内新增A股上市公司3家(首发上市2家、引进1家),年末总数达到17家,总市值1520亿元;年末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29家。

年末共有保险机构39家,全年保费收入8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61.36亿元,增长15.0%;财产险保费收入25.66亿元,增长6.4%。支付各类赔付额34.21亿元,增长20.0%,其中:寿险业务赔付额16.58亿元,增长34.5%;财险业务赔付额17.63亿元,增长9.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普通高校2所,其中本科1所、专科1所,在校生1952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所,在校生2.19万人。普通高中32所,在校生3.88万人。普通初中65所,在校生6.43万人。小学172所,在校生14.10万人;幼儿园316所,在园幼儿6.12万人;特殊教育7所,在校生597人。

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率98.5%,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98.94%,“三残”儿童入学率100%。

全市有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004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544人,学历合格率99.72%;初中专任教师5593人,学历合格率100%;小学专任教师9264人,学历合格率100%;幼儿园专任教师4982人,学历合格率100%;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1731人,学历合格率97.80%;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32人,学历合格率100%。

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9家,国有独立研发机构36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591家。全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全年专利授权量634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53件。

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所建筑面积43633平方米。公共图书馆7个,南孔书屋71个,总面积66840平方米,藏书量5100.8千册。博物馆8个,面积45759平方米。文化馆7个,面积79273平方米。文化站102个,面积152811平方米。广播电台6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数字电视用户数76.12万户。全市日均发行《衢州日报》6.02万份,《衢州晚报》3.66万份。年末有国家综合档案馆7个和国家专门档案馆1个,面积96259.11㎡,馆藏档案有1259个全宗,馆藏档案177.98万卷、202.30万件。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796个,其中医院8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68个,专业卫生机构29个。卫生机构共有病床床位17596张,卫生技术人员23040人,其中医生9065人。

全年举办市、县体育赛事活动599场次,参加人次13.3万人。在全国及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全市共获金牌196枚,银牌、铜牌合计311枚。年内成功承办全国田径锦标赛、2023年衢州马拉松、衢州有礼·2023浙江大湾区自行车公开赛(衢州站)暨第九届浙皖闽赣四省边际自行车挑战赛等大型赛事活动等重大赛事。

全年销售体育彩票7.97亿元,比上年增长50.7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253.9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9.11万人、女性人口124.8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8%和49.2%。全年出生人口1.36万人,出生率为5.33‰;死亡人口2.01万人,死亡率为7.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6‰。据2023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9.7万人。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37元,比上年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0592元和33993元,增长5.4%和8.0%,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4.8%和7.4%。全体居民生活消费支出29298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5962元和21615元,增长6.9%和11.1%,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6.3%和10.4%。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2.7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88.2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93.70万人,增长3.1%;机关事业参保数9.99万人,增长1.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4.55万人,下降0.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25.98万人,增长0.1%,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26万人,增长3.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4.73万人,下降1.9%。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职工分别为65.60万人和57.64万人,增长6.9%和1.7%。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均水平3039元,其中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均水平4213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275元/月。

年末在册低保对象56333人,其中城镇2365人、农村53968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1100元。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5.94亿元,增长14.2%。

全市共销售福利彩票4.42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29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721.5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81.52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2.22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65千公顷,迹地更新1.57千公顷。森林抚育面积7.29千公顷,完成义务植树348.72万株。

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94%;市区PM2.5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米31微克。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52分贝,符合功能区要求。

初步预计,四项减排指标年度计划目标均可全面完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7.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1%。

全年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56人,无倒塌房屋,无因灾死亡,无农作物受灾、绝收。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6万元,无农林牧渔业经济直接损失。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8起,死亡37人,受伤27人。从行业领域来看,工矿商贸领域共发生事故21起、死亡14人;道路运输领域共发生事故22起、死亡18人;高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全年共发生1起较大事故,死亡6人。水上运输、渔业船舶、铁路运输等行业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十三、城市建设

全市建成区面积156.8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78.85万立方米/日(含自建设施供水),全年城区供水总量约1.46亿立方米。城区燃气用气普及率100%,全市城区范围内液化气供气量约1.7万吨,天然气供气量约3.9亿立方米。全市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能力38.5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97.5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10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31.2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1%,建成区绿地率39.7%,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9平方米(城区范围)。

注:1.本公报所列2023年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主要行业统计范围:①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②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③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④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⑤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