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
2023年3月
2022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玉溪开好局起好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坚实平稳。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25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7.3亿元,增长5.0 %;第二产业增加值1130.3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143.0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1:43.5:46.4调整为9.8:44.8:45.4,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2.8、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8%、65.8%、22.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71.6亿元,增长4.6%,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50.5%,与2021年持平,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579元,比上年增长3.7%。
财政收支平稳运行。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4亿元,下降16.3%,同口径(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下同)下降2.3%,其中增值税完成29.5亿元,下降41.8%,同口径下降2.2%;企业所得税完成7.1亿元,增长1.4%;个人所得税完成1.3亿元,增长18.1%;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0.0亿元,增长1.7%。
各县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红塔区15.2亿元,下降25.0%,同口径增长1.6%;江川区4.6亿元,下降27.7%,同口径下降23.9%;澄江市5.3亿元,下降41.7%,同口径下降4.3%;通海县4.1亿元,下降9.0%,同口径下降1.5%;华宁县4.2亿元,增长9.6%,同口径增长17.2%;易门县4.3亿元,下降36.8%,同口径下降26.5%;峨山县4.2亿元,增长5.8%,同口径增长13.8%;新平县4.9亿元,下降62.1%,同口径下降16.6%;元江县2.0亿元,下降56.6%,同口径下降8.6%。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3.2亿元,下降9.5%。其中:教育支出44.4亿元,下降1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4亿元,下降9.2%;卫生健康支出28.8亿元,下降8.2%。
各县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红塔区15.2亿元,下降25%;江川区4.6亿元,下降27.7%;通海县4.1亿元,下降9.0%;华宁县4.2亿元,增长9.6%;易门县4.3亿元,下降36.8%;峨山县4.2亿元,增长5.8%;新平县4.9亿元,下降62.1%;元江县2.0亿元,下降56.6%;澄江市5.3亿元,下降41.7%。
消费价格呈现“五涨三降”。202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分类别看,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七涨一降”的运行态势。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6%,其中粮食类价格上涨2.0%,畜肉类价格下降5.7%,鲜菜类价格下降1.7%,鲜果类价格上涨9.2%;衣着类价格上涨0.3% ;居住类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6.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6% ;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 。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8亿元,增长5.6%(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249.2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1.8亿元,增长8.0%。从构成看:农业现价总产值293.0亿元,增长4.6%;林业现价总产值14.6亿元,增长5.1%;牧业现价总产值94.4亿元,增长8.5%;渔业现价总产值3.2亿元,增长15.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9.6亿元,增长8.1%。农业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59.2%,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3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粮食产量61847.2万公斤,增长0.5%;烤烟产量8377.2万公斤,增长1.9 %;油料产量3319.1万公斤,增长0.6%;园林水果产量145538.4万公斤,增长11.4%;甘蔗产量40005.4万公斤,下降19.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0750.2万公斤,增长3.8%;核桃产量1836.4万公斤,增长17.6%;茶叶产量479.5万公斤,增长3.8%。
2022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32.5万吨,增长6.6%,其中肉类产量23.6万吨,增长7.5%;禽蛋产量7.9万吨,增长3.6%;奶类产量1.0吨,增长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2022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98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108.0亿元,增长0.1%,增加值增长8.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7.1%,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4%,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5.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3.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2.3%,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好。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幅最高的是磷矿石(折含P2O530%)307.2万吨,增长117.3%;其次是塑料制品13.1万吨,增长19.5%;其余依次是黄磷15.3万吨,增长18.8%,铁矿石原矿量1445.3万吨,增长15.3%。
2022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6%。全市联网直报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317户,资质建筑企业期末人数9493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090人,比重为12.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40.5万平方米,增长13.0%;房屋竣工面积384.2万平方米,下降1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总体平稳。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4.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3%。
从主要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14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30.0%,房地产业投资下降27.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下降65.6%,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1.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消费承压运行有所放缓,消费韧性凸显。202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9亿元,下降8.5%。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59.9亿元,下降8.9%;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9.0亿元,下降6.5%。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实现650.9亿元,下降9.1%;餐饮收入实现138.0亿元,下降5.9%。
2022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720029.0万元,下降53.7%。其中出口629567.0万元,下降58.1%;进口90462.0万元,增长69.6%。分企业情况看:183户私民营企业完成出口619085.0万元,下降58.0%;3户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0482.0万元,增长76.9%。
2022年,全市到位市外国内资金同比增长12.6 %。其中,到位省外国内资金增长13.5%;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10.0亿元以上大项目13个。全市工业项目到位市外国内资金301.8亿元,增长42.4%。全市入库招商引资项目127个入库率(项目落地率)62.6%;形成市场主体数172个,市场主体转化率为84.7%, 项目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
以“交通有为”展现“玉溪之变”。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2.0亿元,增长5.0%。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97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79.4公里、一级公路122.3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76.2%。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916.0万人,下降55.2%;旅客运输周转量63365.0万人公里,下降39.8%。
以创促建“绿色出行”及国家“公交都市”,开通通勤公交线路4条、通学公交专线14条、社区公交2条、校园微公交1条、高铁日间专线3条、夜间专线4条。
2022年全市拥有机动车98.7万辆,其中:汽车53.9万辆,汽车中载客汽车43.6万辆(轿车25.3万辆),普通载货汽车10.0万辆,其他汽车2924辆;摩托车44.1万辆;挂车7839辆。全市机动车驾驶员105万人,其中汽车驾驶员86.3万人。
全市全年共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4.8万起,增加51.0万起,增长69.2%,其中现场查处116.0万起,增加66.4万起,增长134.1%;非现场查处8.8万起,减少15.4万起,下降63.7%;在现场查处案件中,共查处酒驾醉驾案件8305起,增长0.6%。
电信业务发展总体稳定。2022年电信业务总量共218542.0万元(基于2021年不变价),电信业务收入191205.7万元,固定电话用户共7.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共231.9万户,互联网用户数(包含手机上网用户及宽带上网用户)共308.9万户,宽带网用户数共77.0万户。
新业态助推文旅融合。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3862.6万人次,增长33.5 %;旅游总收入379.6亿元,增长14.8 %。年底全市拥有星级饭店2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44家;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39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探索“旅游+”和“+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出“康养+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等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丰富乡村特色旅游产品,新增乡村旅游星级接待单位34家,新增等级旅游民宿8家。
七、金融
金融市场运行稳定。2022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增长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87.7亿元,比上年增加42.5亿元,增长2.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77.6亿元,增长12.7%。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35.6亿元,增加106.1亿元,增长6.5%。存贷比79.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2022年玉溪市共有产险公司16家、寿险公司11家,代理机构92家(专业中介机构22家,兼业代理机构70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0.3亿元,增长4.1%,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9亿元,增长3.3%;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2.4亿元,增长4.5%。(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2.2亿元,增长3.4%,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0亿元,增长4.7%)全市赔款支出19.8亿元,赔付(给付)率为39.4%(简单赔付率)。其中:财产险业务支付赔款13.1亿元,综合赔付率64.6%;人寿险业务给付赔款6.7亿元,短期险综合赔付率67.8%。(注:赔付支出等数据不含天安财险、华夏人寿)。累计为八大高危行业和24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30.2亿元安责险和16.0亿元科技保险风险保障。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22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02所,共有教职工33555人,专任教师26450人,全市有高等院校2所,招生8343人,增长3.8 %;在校学生25163人,增长6.3%;毕业生6283人,增长14.3%。普通中专学校3所,招生2064人,下降15.8 %;在校学生6536人,下降6.6%;毕业生2335人,增长16.1%。职业高中10所,招生2261人,下降14.2%;在校学生8448人,下降20.9%;毕业生4766人,下降6.5 %。普通高中23所,招生13947人,下降1.3 %;在校学生40215人,下降0.6 %;毕业生12268人,下降1.3%。初中85所,招生22394人,增长1.6%;在校生66759人,下降1.1%;毕业生22955人,下降4.9 %。普通小学461所,招生23215人,增长3.2%;在校生141907人,下降0.1%;毕业生23012人,下降0.1 %。幼儿园在园幼儿7.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5.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
2022年全市共投入“三免一补”资金23019万元,春季40177名,秋季39027名贫困学生享受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小学补助标准1000元/生/年,初中补助标准1250元/生/年;非寄宿农村脱贫家庭等四类学生,小学补助标准500元/生/年,初中625元/生/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0.4:1。
着力壮大科技创新主体。2022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25项。提名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2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争取各项科技经费共计6875.3万元。市级科技项目投入486.2万元。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96户,增长0.2%;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1393户,每万户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45户,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达58家,10亿元以上的达11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关键力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服务重点突破。全力推进“百千万文化工程”,建设提升30个乡级文化站,3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命名3000户文化家庭。创新拓展公共服务空间,在中心城区建设“城市书房”“阅读驿站”“州城记忆书屋”等新型文化业态。全市共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750余场,现场观众62.8万人,线上观众572万人。
在广电5G网络全域覆盖、应急广播、智慧广电和广电5G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已建成开通511座,完成进度97.0%,累计建成广电5G基站1069座。
全力保健康、防重症。2022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451个,其中医院58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4497张;卫生技术人员204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362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515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1062人。传染病发病率为150.69/10万,全年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率达100%。全市累计下发疫苗583.5万剂次,累计接种573.8万剂次,累计接种一剂次210.2万人,累计接种二剂次205.2万人,累计接种三剂次158.4万人,累计接种四剂次2.7万人。
全市区域协查累计排查涉疫信息53.7万条,累计核酸检测14.9万人,对入返玉人员、41类重点人群开展免费核酸检测597.9万人份。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配备综合ICU床位146张,专科ICU床位196张;可扩容可转化ICU床位255张。重症医学进修培训合格的医生142人、护士262人。全市60-79岁人群新冠疫苗第三剂次接种率95.2%,8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第一剂次接种率84.0%、加强针接种率85.7%。对30.3万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服务调查,充分发挥家庭医生联系群众和主动服务作用。
医疗保障制度纵深推进。2022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210.3万人,其中职工32.0万人,居民178.3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0%以上。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实现了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收基金(含生育保险)193405.8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79232.7万元,待遇享受人数达846.2万人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稳中有升,城乡居民筹资标准为93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610元,个人缴费320元。全年实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51548.1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69874万元,待遇享受人数达909.6万人次。“玉溪惠民保”上线,参保人数 27.2 万人,参保率达13.07%。
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组建玉溪青少年组体育代表团参加省运会,获得金牌总数全省第1、团体总分全省第2的历史性成绩,在田径、游泳、射击、射箭、皮划艇、体操、网球等项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参加省十二届残运会,荣获金牌榜、团体总分榜第2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达56.7%。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5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9.0%以上。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数达1881户,个体工商户1689户(含体彩销售店557户),内资市场主体(企业)192户。
十、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2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78.2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9.1%,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247.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5%。建成区绿地面积2978.9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115.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平方米。
2022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3.3%,其中14个达标,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了县级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全覆盖。
2022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745.2万吨标准煤(综合能耗,下同),上升2.2 %,其中:采矿业能源消费量为23.0万吨标准煤,上升5.6 %;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为713.8万吨标准煤,上升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量为8.4万吨标准煤,上升0.8 %。规模以上工业电力消费量为116.1亿千瓦时,上升5.5%。
十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就业创业形势保持稳中有进。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9万人,帮助1.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1183.0 个,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793.0个。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9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省外转移就业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3468人,扶持小微企业69户,“贷免扶补”扶持创业2312人。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数6533人,新增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数556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4.7万人,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数1716人。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7.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3.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3.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9.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5.1万人。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0.3亿元,其中企业为7.3亿元,机关事业单位为3.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3亿元,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0.3亿元。新增高技能人才6533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为98.6%,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为87.9%,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立案案件结案48件,结案率为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为225万人。
2022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2起、死亡107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63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44人。发生一次死亡3至 9人(含3人)较大事故2起(均为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人,其中:生产经营性较大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9人,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较大事故0起、死亡0人;连续20年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全市共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3.9万次,督查企业和单位7.7万家次,排查一般事故隐患17.1万条,已整改16.4万条,整改率96.0%;重大安全隐患137条,已整改117条,整改率85.4%;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2022年公安年末户籍总人口222.4万人(不含阳宗镇),其中男性人口11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3%;女性人口110.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7%。城镇101.8万人,乡村120.6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765元,比去年增加1373元,增长4.4 %。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243元,比去年增加1242元,增长2.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89元,比去年增加1219元,增长6.5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比上年缩小0.0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抓实“巩固”守底线。精准锁定脱贫人口25761户91439人,“三类”监测对象3267户10682人,通过帮扶,2406户7995人“三类”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已开工建设工程105件,完工64件,完成投资6.5亿元,受益人口30.6万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248件,累计巩固提升34.0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市78个安置点共实施后续扶持产业项目24个、总投资1858.0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搬迁户1604户5033人发展产业;迁出地承包土地实现流转经营5182亩,退耕还林5012亩,平均每户获得收益约4600元;5279人搬迁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注:
1.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 2017-2019年生产总值总量数据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数据, 2017-2020年为年报数据,2021-2022年为快报数据。
3.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最终数据以当年的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