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沉着应对疫情、汛情多重风险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立了“拥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三年跻身“中部百强”、五年跻身“全国百强”目标,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年经济保持“持续恢复、回稳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亿元,增长12.1%;第二产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65.7亿元,增长18.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0年的12.6:35.3:52.1调整为12.3:32.8:54.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4%、11.9%、14.6%、3.8%、14.4%、20.4%。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8万人,城镇人14.7万人。常住人口40.7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92万人,乡村14.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3.66%。全年出生人口2827人,出生率为6.3‰;死亡人口2268人,死亡率为5.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4‰。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全市年末市场主体43814户,本年新增市场主体9085户,其中,企业887户,个体工商户792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76户。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8%,比上年末降低0.42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2亿元,增长12%。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年全市粮食产量9.5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玉米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14%;稻谷产量2.9万吨,同比下降0.3%。粮食播种面积33.7万亩,同比增长1.6%。

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稳定增长。油料产量1.4万吨,同比增长7.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1万吨,同比增长9%;水果产量40.3万吨,同比增长36.1%;烟叶产量97吨,同比增长12.8%;茶叶产量803吨,同比下降0.2%。

畜禽养殖保持增长。生猪出栏20.5万头,同比增长56.7%;牛出栏1.7万头,同比增长11.1%;羊出栏5.7万只,同比增长39.6 %;家禽出笼2307.2万只,同比增长20.2%;禽蛋产量2.3万吨,增长25.1%。

受全面禁渔禁捕影响,渔业生产下降明显,全年全市水产品产量2.7万吨,同比下降2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全市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同比增长11.1%;股份制企业同比下降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同比下降83.8%;其它企业同比下降67.3%。轻工业同比下降13%,重工业同比下降1.5%。分门类看,采矿业和制造业分别同比下降76.7%和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2.5%。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2.6%、59.8%、54.1%、50%、42.1%和9.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纺织业同比下降32.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3.4亿元,比上年下降13.1%;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55.9亿元,同比下降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产品销售率达到9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8%。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9.6%,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3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9.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7.3%。按建设性质分,新建投资同比增长30.8%,扩建投资同比下降51.6%,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下降7.3%,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25.4%。按重点领域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3.9%,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8.3%。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0.3%。商品房销售面积2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6.1亿元,同比增长114.3%。

全年全市施工项目192个,同比增长52.4%,其中新开工项目120个,同比增长118.2%。

五、内外贸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1亿元,同比增长30.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2亿元,同比增长3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9亿元,同比增长32.4%。从限上企业(大个体)来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24.8亿元,同比增长48.5%;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5.4亿元,同比增长47.6%。

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0.53亿元,同比增长37%,占限额以上企业(大个体)零售额的比重为4.9%。

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183.8万美元,同比增长107.7%,其中,进口230.2万美元,同比下降39.1%;出口6953.6万美元,同比增长125.8%。全年新引进规模项目79个,实际利用外资710万美元,利用省外境内资金74.2亿元,同比增长71.2%。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年末境内公路里程达6061.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5.83公里,一级公路里程86.37公里。全年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8570.97万吨/公里,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2.36万吨,旅客周转量5158.09万人/公里。

目前,全市邮电局(所)13家,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32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4.5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74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旅游总收入132.9亿元,同比增长8.9%。年末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4个,三星级以上饭店18家。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7.1%。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44.4%。全年公共预算财政支出47.6亿元,同比下降16.4%。

年末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9.9亿元,比年初增加32.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95.3亿元,比年初增加32.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3.3亿元,比年初增加29.2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截止2021年末,全市各类学校93所(含教学点、特殊教育,不含学前教育),在职教师0.43万人,在校学生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16万人,毕业0.14万人;幼儿园80所,在园幼儿1.3万人。

全年全市申报十堰市以上科技项目7个,专利批准量437个,发明专利拥有量47个。

全市气象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地震观测点4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年末共有剧场、影剧院3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2个,电影放映单位2个,电视台1 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2021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103%。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2个,其中:医院8个,基层卫生院20个,门诊部5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个,妇幼保健站(所)1个;全市卫生工作人员309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33人;共有病床床位3308张。

全年全市运动健儿在各项体育比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12枚。全市体育活动场地1215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93元,同比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1元,同比增长12.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2,比上年缩小0.07。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87元,同比增长1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06元,同比增长16.5%。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0.2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4.12%。

全市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2万人;参加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2.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0.9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6.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1.7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

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29.17平方公里。年末园林绿地面积1115.15万平方米;公园面积264.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220.9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3.81%。

全年自来水厂供水总量达1794.69万立方米,供应液化石油气840吨,供应天然气4500万立方米。

全市拥有公厕68所,环卫机械23台,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4.3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丹江口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1.5%;PM2.5平均浓度31μg/m3,PM10平均浓度53μg/m3;地表水优良率100%;城市建成区噪声平均值52分贝。

全市全年平均气温为17.3℃,比上年上升0.3℃。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为统计月报数或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未作机械调整,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家方法制度,对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按照年度最终核实数进行了修订。

[3]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6-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4]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7-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修订。

[5]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视同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个体经营户。

[6] 资质等级建筑业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及所属产业活动单位。

[7] 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统计范围包括:批发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均为200万元以上。

[8] 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9]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0] 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1] 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12] 本公报中涉及到的数据由市统计局统筹发布,共来自市直20多家单位,相关数据最终解释权在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