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梧州市统计局

2020年4月30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梧州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GDP)1081.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下同)。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8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83.29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524.21亿元,增长4.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1%、35.4%和48.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3.1%、46.4%和40.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719人,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632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7517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6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8.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3.7%,居住类价格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2%,衣着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4%。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业总产值153.11亿元,增长6.9%;林业总产值44.78亿元,增长7.1%;畜牧业总产值63.70亿元,增长2.0%;渔业总产值10.03亿元,下降2.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2.64亿元,增长3.0%。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4.7%、16.0%、20.8%、3.9%和4.6%。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9.61万亩,比上年增长2.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5.85万亩,增长3.4%。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61万亩,增长4.7%。蔬菜种植面积150.28万亩,增长3.2%。

全年粮食总产量69.61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全年稻谷产量60.62万吨,增长2.4%。蔬菜产量(包含食用菌)289.17万吨,增长6.5%;甘蔗产量11.72万吨,增长4.1%;园林水果产量93.71万吨,增长12.5%;茶叶产量4280.69吨,增长16.7%。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8.42万吨,比上年下降1.7%。其中,猪肉产量8.23万吨,下降13.2%;牛肉产量0.19万吨,增长4.0%;羊肉产量0.04万吨,增长3.2%;禽肉产量9.95万吨,增长10.3%。禽蛋产量1.60万吨,增长23.3%。全年生猪出栏108.46万头,下降9.6%。年末生猪存栏72.45万头,比上年末增长22.2%。全年蚕茧产量1389.3吨,比上年下降10.4%。

全年水产品产量8.05万吨,增长1.6%。其中,淡水捕捞水产品产量0.45万吨,下降31.4%;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7.60万吨,增长4.6%。

全年木材采运284.6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9%。天然松脂产量14.20万吨,增长5.6%;油茶籽产量0.85万吨,增长3.2%;八角产量3.47万吨,增长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5.7%,股份制企业增长1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25.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8.3%,制造业下降1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5%。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4.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下降1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7.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3.1%,医药制造业增加值5.4%。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表1。

1 2020年梧州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瓷质砖

平方米

217454340

40.2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平方米

37462085

164.3

锂离子电池

只(自然只)

48170039

-20.6

高岭土(瓷土)

6968028

38.8

电线

千米

17292

-95.3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7434619

34.6

人造板

立方米

1674168

-8.0

钢材

2232718

21.1

胶合板

立方米

844811

23.7

冷轧薄板

630983

1.6

中小型型钢

1453654

38.9

纤维板

立方米

541461

-44.3

蚕丝

746

-6.3

铅酸蓄电池

千伏安时

3902163

27.6

民用钢质船舶

载重吨

453505

31.8

水泥

1280466

-12.0

万块

277997

-45.9

散货船

载重吨

160519

42.3

铜金属含量

355

8.4

全集装箱船

载重吨

261570

28.0

铁合金

16975

-13.3

塑料制品

83419

10.6

锯材

立方米

470

-90.7

饲料

468836

37.9

配合饲料

437755

28.8

纸制品

26248

-67.1

铅金属含量

107663

17.6

家具

239198

-4.0

瓦楞纸箱

13474

-80.0

锌金属含量

57345

18.0

木质家具

239198

-4.0

饮料

630072

123.7

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

万只

57116

17.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利润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53.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7.8亿元,下降15.2%;股份制企业94.4亿元,增长64.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亿元,增长12.9%。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6.0亿元,比上年下降4.8%;制造业97.4亿元,增长5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0亿元,增长60.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1.95元,比上年减少0.46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3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32家,大中型企业89家。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9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2.9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5%。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72.63万平方米,下降22.1%;竣工面积135.93万平方米,增长3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6%,其中工业投资10.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15.79亿元,增长10.4%;办公楼投资0.52万元,增长985.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59亿元,下降5.7%;其他用房投资13.81亿元,增长117.2%。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284.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40.87万平方米,增长27.9%;商品房销售面积395.25万平方米,增长10.2%;商品房销售额195.81亿元,增长11.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01亿元,比上年下降5.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4.03亿元,下降5.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9亿元,下降5.0%。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253.59亿元,下降5.8%;餐饮收入30.42亿元,下降3.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饮料类下降8.0%,烟酒类下降6.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4.1%,化妆品类下降11.0%,金银珠宝类增长19.2%,日用品类增长3.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2.3%,中西药品类增长2.6%,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3%,家具类下降20.2%,通讯器材类下降29.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8.7%,汽车类下降5.4%。

六、招商引资与对外经济

全年新签内资项目(合同)172个,其中,引进市外国内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12个。内资项目(合同)资金1899.01亿元,实际到位内资额126.47亿元。当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3个,外资项目(合同)资金7001.00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473.00万美元。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3.27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出口总额31.44亿元,下降9.4%;进口总额31.83亿元,增长2.2%。

2 2020年梧州市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指标

人民币(亿元)

人民币同比(%

货物进出口总额

63.27

-3.9

一般贸易

45.84

10.1

加工贸易

17.27

-24.0

来料加工贸易

4.49

-22.8

进料加工贸易

12.78

-24.5

其他贸易

0.16

-89.4

3 2020年梧州市进出口商品企业性质总值

企业性质

人民币(亿元)

人民币同比(%

#合计

63.27

-3.9

国有企业

1.04

-22.2

外商投资企业

18.81

-13.6

中外合资企业

4.94

-32.6

外商独资企业

13.87

-3.9

民营企业

43.25

4.8

集体企业

0.00

-100.0

私营企业

43.17

4.9

个体工商户

0.09

-15.8

其他企业

0.16

-89.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45.3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公路客运周转量9.21亿人公里,下降26.6%,公路货运周转量36.15亿吨公里,增长1.5%。水路货运周转量108.26亿吨公里,增长17.8%。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4416.58万吨,增长54.7%。公路通车里程7612.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3.41公里,一级公路137.13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0.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8.85万辆,增长12.5%,摩托车保有量66.72万辆,增长7.9%。轿车保有量16.48万辆,增长15.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5.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19亿元,增长37.4%;电信业务总量237.12亿元,增长29.7%。

年末拥有星级饭店32家;旅行社27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28个;星级农家乐37家。旅游总人数3168.54万人次,同比恢复75.1%,旅游总消费331.14亿元,同比恢复70.4%。国内旅游人数3167.74万人次,同比恢复75.48%,入境旅游人数0.8万人次,同比下降96.6%。国内旅游消费331.00亿元,同比恢复71.4%,国际外汇消费200.63万美元,同比下降98.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123.28亿元,比上年下降6.5%。一般预算收入86.67亿元,下降9.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00亿元,下降10.2%。

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1.17亿元,增长3.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7.5%。其中国内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15.15亿元,增长2.2%;企业所得税3.20亿元,下降17.4%;个人所得税1.00亿元,增长21.3%。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8.09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7亿元,下降14.6%;公共安全支出19.19亿元,增长27.6%;城乡社区支出44.98亿元,下降3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42亿元,增长19.6%;卫生健康支出32.85亿元,增长14.4%;住房保障支出10.69亿元,增长8.5%;交通运输支出8.14亿元,增长28.2%。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00.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85.31亿元,增长11.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44.47亿元,增长1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3.0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013.96亿元。

年末拥有各类保险公司28个。其中,财险公司14个,寿险公司14个。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3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3.17亿元,增长7.7%;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15亿元,增长6.3%。保险赔付支出11.25亿元,下降15.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40元,比上年增长5.5%(名义增长,下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0元,比上年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91元,增长3.2%;其中,工资性收入20090元,增长4.1%,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1%。城镇恩格尔系数31.4%,同比下降1.6%;农村恩格尔系数31.9%,下降0.8%。

年末共有8个就业服务机构,68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6711个,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城镇企业在职职工(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数23.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万人;参保城镇企业职工离退休人数(不含机关事业单位)14.07万人,增加0.2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6.81万人,增加2.75万人;工伤参保人数22.63万人,增加0.6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1.59万人,增加1.9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21万人,增加1.0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340人,增加689人。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年末拥有3所高等院校。全年招生13189人,在校生31393人,毕业生6322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2545人。年末拥有普通高中14所,全年招生25031人,在校生68924人,毕业生19345人。初中102所,招生46146人,在校生141900人,毕业生45936人。普通小学510所,招生59179人,在校生327509人,毕业生46224人。幼儿园798所,在园幼儿142434人。

全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3项,全年共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39项,安排市级科技项目191项,市级科技项目总投资7295.08万元。专利申请受理2246件,其中,发明487件;获得授权专利1288件,其中,发明79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1项,签约合同金额2619.5万元。

年末共有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8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公共广播节目6套,公共电视节目7套。有线电视用户39.39万户(含模拟信号电视及数字电视用户数),有线电视入户率50.0%;数字电视用户39.39万户。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9%。

年末共有文化馆8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图书总藏量1187.12千册(件),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22023.21平方米,博物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756010.31平方米。

年末共有体育训练基地5个,体育馆15个。当年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36人;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45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人数664人。年度注册运动员1433人。运动员在参加全国比赛中夺金牌9枚,参加省级比赛夺得金牌55枚,银牌35枚,铜牌24枚。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次,举办群众体育赛事64次,全民健身活动参加人数达到108万人。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71个,其中,医院(含乡镇卫生院)108个,疾控中心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4个,妇幼卫生机构6个,农村卫生室907个。年末全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卫生机构人员2761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0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853人,注册护士954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6985张,其中,医院病床位数12445张。

年末共有7个社会福利机构,床位1151张,年末收养人数667人。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个数25个,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10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9888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6566人。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梧州市物产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柑橙、茶叶、八角、松脂、桂皮等,是“六堡茶之乡”“八角之乡”“肉桂之乡”“三黄鸡之乡”和“砂糖橘之乡”。水资源丰富,市内主要河流有桂江、浔江和西江,广西境内有江河溪流784条汇集梧州流入西江,经珠江注入南海。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95.5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8.7亿立方米。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2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中华鲟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蛤蚧等17种。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7种,包括金属矿资源铁、锰、钛、钒、铜、铅、锌等12种,非金属矿产锆石、重晶石、高岭土、饰面花岗岩、珍珠岩、石英岩等24种。

年末全市共有公园与绿地43.1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5.6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92.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76.87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3.98万公顷,当年新增耕地面积802.96公顷,年内减少耕地面积124.69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20.4~22.4度,降雨量1031.7~1826.2毫米,日照时数1222.9~1668.8小时;市区年平均气温22.4度,降雨量1261.8毫米,日照时数1645.3小时。森林覆盖率达75.27%。土壤类型主要有赤红壤、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1052起,事故损失额233.69万元,交通事故死伤人数1506人,其中,死亡人数275人。发生火灾202起,火灾损失折损379.30万元。民事案件立案数8668起,刑事犯罪人数(被告人判决生效人数)2752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4]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序列。其中,施工总承包序列包括12个类别,一般分为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专业承包序列包括36个类别,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施工劳务序列不分类别与等级。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医疗、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梧州调查队;进出口数据来自梧州海关;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投促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梧州银保监分局;旅游数据、文化数据、体育数据来自市文广体旅局;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各类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梧州学院、电大梧州分校、梧州职业学院(市职业教育中心);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发明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社会服务、城镇和农村低保、农村救济数据来自市民政局;资源数据来自《梧州年鉴2020》;平均温度、降雨量来自市气象局;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火灾数据来自市消防救援支队;刑事犯罪人数来自市中级法院;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