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淄博市周村区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周村区统计局

(2021年4月15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风险挑战,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发展质效稳步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 合

经济运行稳步回升。经淄博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9%,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92.9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1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4.1:43.1:52.8,服务业占比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图1. 2019-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就业保持良好态势。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7.7%;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13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9%;困难群体再就业76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13.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4%以内,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

物价水平涨势温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9.1%,其他用品和服装类上涨6.2%,医疗保健类上涨2.6%,衣着类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2%,居住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7%。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2583户,比上年增长17.6%;注册资本(金)5659086万元,同比增长20.4%;户均注册资本(金)达132.9万元,同比增长34.8%。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9963户,同比增长22.0%;注册资本(金)5471528万元,同比增长20.5%;户均注册资本(金)达549.2万元,同比增长18.8%。

人口规模平稳增长。全区户籍人口(不含文昌湖区)总户数97732户,总人口286084人,其中,男性139229人,女性146855人。人口出生率7.90‰,死亡率7.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5‰。

二、重点战略

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实施总投资341亿元的重点项目74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63个,列入市重大项目38个,年度投资完成率111.2%;西铁城精密数控机床、齐鲁数谷大数据小镇、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中心等13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单子;争取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4个,发行专项债融资14.5亿元。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93项,48个纳入市重点技改项目并全部开工建设。方达电商园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亚金属公司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金润德新材料、祥源纺织2家企业获批省级工程实验室;金堆城钼业、嘉丰玻璃机械2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齐鲁华信、泰鼎机械、京宏智能、大亚金属4家企业获批省级瞪羚企业;18个项目入选省级创新项目计划;建成智慧工厂2家,智能车间1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0.0%。“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2.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7%。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全面启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彭东智能温室数字农业项目建成投用。周村烧饼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广晟玫瑰被评为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凤凰山田园综合体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农村道路、厕所、供暖、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七改”工程全面提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5个。完成农村“户户通”道路34.1万平方米,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77.2公里。89个村居8122户实现冬季清洁取暖。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共清理农村“三大堆”2.4万处,清运垃圾4.58万吨,102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了省、市级评估验收,全区3988户829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4700元,“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1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五通十有”全部达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超过6万元。污染防治实现新突破,完成“十三五”万元GDP能耗下降17%、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75万吨以内的任务目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1天,同比增加51天;PM10同比改善居全市第1位、综合指数改善居全市第3位;孝妇河袁家桥断面COD、氨氮浓度同比分别改善6.3%、25.0%,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杨古、宝山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43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新改建绿地面积52.5万平方米。防范金融风险成效明显,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开展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活动,持续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全区年末不良贷款率1.7%,较年初下降3.1个百分点。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全面落实“人才金政37条”,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20余场次,实施三批“名校人才特招”,新引进高校毕业生3600人。组织开展“院士专家周村行”等活动40余场次,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6人。“方达1977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省院士工作站1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2家。全面推行“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确定了三大重点科创产业及其承载园区,建立“双招双引”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全区新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25个,晶优光伏3GW太阳能电池组件、山东高速高精度轴承等招引项目落地建设,省外到账资金45亿元。

三、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含文昌湖区粮食播种面积15.49万亩,粮食总产5.42万吨,同比增长7.4%,其中,夏粮总产2.71万吨,同比增长0.3%;秋粮总产2.71万吨,同比增长15.6%;建成高标准农田0.93万亩,在建0.92万亩。全年木材产量17996立方米;完成造林面积7600余亩,全区道路完成绿化面积3500余亩,绿化长度50多公里。

表1. 2020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产 量(吨) 同比增长(%)
粮 食 5.42万 7.4
#夏 粮 2.71万 0.3
秋 粮 2.71万 15.6
棉 花 5.66 96.8
油 料 314.55 332.7
蔬菜及食用菌 2.99万 9.2
瓜、果类 1796.15 122.1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44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51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73台);联合收割机443台,其中小麦收割机320台、玉米收割机123台;配套农机具3442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以上,含文昌湖区完成机耕面积7.53万亩、完成机播面积15.88万亩,完成机收面积15.50万亩。

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全年免疫禽类200.69万羽,猪4.4万头,牛0.29万头,羊1.77万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共使用消毒药物9784.35公斤,消毒面积668.77万平方米;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21万头;产地检疫生猪1.81万头、牛679头、禽类524.01万羽;检疫屠宰生猪9628头、牛1336头。畜禽产品抽样检测570批次,合格率100%。全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81%。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涉及的40种工业产品中有17种产品产量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42.5%,其中,非织造布(无纺布)增长277.8%,纱增长69.8%,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增长64.3%,耐火材料制品增长52.4%,家具增长17.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6%,利润总额增长43.7%,营业收入利润率达4.3%;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167.1元,同比下降13.4%;总资产周转天数215.4天,比上年增加16天;人均年营业收入92.4万元,同比增加0.5万元。

表2.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 标 2020年 增长(%)
酱油(吨) 14676 -13.2
食醋(吨) 9120 -9.1
布(万米) 3142 -7.3
印染布(万米) 1917 -23.7
蚕丝及交织机织物 (万米) 640 -26.1
化纤长丝机织物(万米) 5314 -30.3
非织造布(无纺布)(吨) 6899 277.8
家具(件) 541961 17.3
多色印刷品(对开色令) 34420 14.4
化学试剂(吨) 39655 6.9
表面活性剂(吨) 73 -90.1
塑料制品(吨) 11232 11.5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 156 -18.5
耐火材料制品(吨) 506027 52.4
石墨及碳素制品(吨) 44135 -21.4
钢材(吨) 168704 -35.7
钢结构(吨) 50291 10.4
铜材(吨) 5565 2.4
金属切削机床(台) 1258 -10.7
风机(台) 3037 -13.2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吨) 2231 64.3
电饭锅(万个) 234501 -4.4
家用电热烘烤器具(万个) 87966 -7.7
灯具及照明装置(套、台、个) 409151 -14.3
自来水生产量(万立方米) 1690 9.9

建筑业保持相对稳定。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2家,其中,一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57亿元,同比下降1.8%。

五、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52.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幅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30.2%。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智慧厨电服务产业集聚示范区获评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周村古商城、东街(步行街)、千禧农谷、王村醋博物馆及盛世·活力城列入全市夜间经济试点街区;“丝路之源”授牌仪式、“周村好品网上行”活动仪式圆满举行。

旅游业逐渐回暖。全年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35.2亿元。山东王村醋博物馆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韩家窝被评为2A级旅游景区。周村宾馆获评四星级旅游饭店。周村古商城获评山东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淄博市首批标杆旅游企业。周村区申报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培养单位。国家非遗周村烧饼文化园、王村醋博物馆获评淄博市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韩家窝村、皇住村被评为省级景区化村庄。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98.2%、下降19.8%、增长22.8%。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7.1%,民间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四新”经济投资分别增长11.5%、下降3.2%、增长12.4%。

房地产市场运行稳定。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住宅投资26.20亿元,同比增长15.2%。房屋施工面积258.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73.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商品房销售面积41.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7.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4%。

重点项目建设加力提速。市重大项目3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投资完成率111.2%。市服务业重点项目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投资完成率113.3%。区工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53个,新开工项目28个,投资完成率99.2%。

七、内外贸易

国内消费稳中有进。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9%。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7.1%、20.3%、89.6%、下降14.3%。

外贸发展稳中提质。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2.8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额47.34亿元,增长23.6%;进口额5.46亿元,下降25.2%。克服疫情影响,稳外贸拓市场,开创对外经济发展新格局。组织澳迪森、华安新材料等34家企业申报境外展会、进口设备贴息、国际认证等中央外经贸资金,2020年拨付各级外经贸资金745万元。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基本稳定。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73亿元,下降7.1%,其中,税收完成14.36亿元,下降1.3%,税收比重76.67%,较上年提高4.5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6亿元,增长0.6%,其中,民生方面支出19.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2%,增长3.0%。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24亿元,增长15.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0.74亿元,增长29.4%。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73万元,增长826.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1万元,增长205.7%。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03亿元,下降57.9%;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9亿元,下降69.4%。2020年共争取各类上级资金16.76亿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资金9.47亿元(含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2.03亿元)、政府专项债券7.21亿元、一般债券800万元,及时保障了民生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全区完成各项税收收入(全级次)23.04亿元,下降2.7%。

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8.92亿元,较年初增加58.41亿元,增长1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8.65亿元,较年初增加40.42亿元,增长14.0%;企业存款余额89.84亿元,较年初增加15.66亿元,增长21.1%。各项贷款余额207.34亿元,较年初增加32.83亿元,增长18.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9.41亿元,较年初增加7.07亿元,增长11.3%;中长期贷款余额133.00亿元,较年初增加25.12亿元,增长23.3%。各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47.24%,较年初提高1.38个百分点。全区16家保险公司,实现保险费收入9.98亿元,下降1.2%。

九、交通运输、邮政和供电

交通运输业。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77.16公里(不包括国省道),公路货运量824.7万吨,货运周转量50665.8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575.45万人,客运周转率4639.3万人公里。完成路网提档升级28.85公里,大中修工程42.01公里,客运站点146个、三级路以上比例为85%。中等路以上比例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值为92.9%。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205.35万元,比上年增加3.6%。函件4.32万件;包件105.12万件;订销报481.63万份;特快专递0.45万份;集邮29.65万枚。

供电业。全年售电量19.5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销售收入达到11.83亿元,增长2.1%。年末用电客户达18.81万户。现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变电站1座,总容量2063兆伏安。管理10千伏公配线路145条,拉手线路138条,线路总长1432千米。10千伏公用变压器1742台,容量780.61兆伏安。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区中小学拥有教职工4546人,招生12969人,在校生47924人,毕业生13504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1919人,招生5570人,在校生20216人,毕业生5774人;小学教职工1042人,招生2726人,在校生13805人,毕业生2643人。全区职业学校教职工194人,招生773人,在校生1884人,毕业生1739人。全区幼儿园教职工1360人,入园幼儿3884人,在园幼儿11912人,离园幼儿3330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完成30处“5+N”示范点、5处农家书屋示范点、4处“书香淄博阅读吧”建设,古商城景区城市书房建成使用。组织举办了“战疫情·展风采”文学艺术创作精品展、“古城流韵”戏曲艺术节、“舞动城乡”广场舞展演、“魅力周村”音乐节等丰富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完成“一村一场戏”下乡演出203场,组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1672场。

媒体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投用。周村电视台完成全流程高清化改造,实现高清数字播出。创新推出“融媒体在行动”新闻宣传品牌。推进媒体融合进程,形成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发布”的工作机制。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市级医院1家,部队医院1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4家,病床2642张,卫生技术人员348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94人,注册护士1255人。全年诊断病人81.62万人次,健康查体人数24.5万人次,入院病人3.95万人,出院病人3.95万人,治愈率53.1%,好转率46.2%,病亡率0.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青少年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全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达到13所,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所。年内配发室内室外健身器材210余件套。全区14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年内举办大中型群众赛事活动120余项。向市级以上训练单位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42人,13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赛事冠军。

十一、城乡事业、自然资源管理和安全生产

“六最”城市建设持续深入。完成正阳路中修工程,实施新华大道、中和街、东街、北门街道路提升改造和12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对1228处平交道口进行硬化。推进吴家胡同小区、一棉生活区、交通局宿舍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青年路片区入围全省第一批城市品质提升试点片区。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专项行动,环卫作业实现市场化运作,城区道路全部达到“以克论净”标准。清理整治城市“十乱”问题7300余个,清理各类市政僵尸设施280处,市容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气象情况。全年平均气温14.0℃,比上年低0.2℃,其中,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14.7℃。年降水量761.2毫米,比上年减少67.1毫米,日最大降水量89.7毫米。

自然资源管理。年度对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186亩;征收土地面积1384.86亩;完成新增用地储备31宗,面积740.77亩;存量土地收回储备11宗,面积105.98亩;2020年招拍挂出让土地56宗,面积1720.53亩。发放不动产证书、证明18362本,受理档案查询16823人次。推进高速高铁绿化,完成造林面积7600多亩。

安全生产。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2起,死亡2人,其中,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亡人事故2起,死亡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9%,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4元,增长4.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94元,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1元,增长5.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456元,增长2.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748元,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44元,增长3.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为271位贷款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47万元,带动就业544人。为205家企业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33.41万元;为428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96.41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046人;机关事业职工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955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34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500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7980人。受理认定工伤申请案件471件(含死亡案件16件)。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43件,涉及职工443人,涉案金额3796.98万元,按期结案率100 %。劳动保障监察受理投诉举报400余起,立案处理78起,涉及劳动者1000余人,发放拖欠工资430余万元,按期结案率100%。

民政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为1130户1587人发放城市低保金1151.88万元;为1579户2182人发放农村低保金831.87万元。临时救助标准由人均2941元提高为人均3078元。全年为259名特困人员发放生活、护理补贴230.52万元。为4638名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金550.65万元。为90名孤儿、困境儿童、困境边缘儿童发放生活费70.71万元。为15名困难失能老人发放护理补贴2.31万元。为2102名60-99岁低保对象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211.07万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430对,离婚登记624对,补领登记证446对,儿童收养8件。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有力。为67名随军家属发放未就业生活补助金108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803.63万元,为62名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发放奖励金10.1万元。接收退役士兵档案102份,为7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41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相关数据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布,本公报户籍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公安部门提供。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所有工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企业是指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包括没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及所属产业活动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的投资情况,不包括农户投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分别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企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指(一)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二)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三)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6.第八部分金融、保险数据包含萌水镇。

7.第九部分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的统计口径为拥有运输证的业户。

8.第九部分邮政业不包括邮政速递数据;供电业数据包含区供电中心与市供电部管理部分,不含周村电网损耗及旭能热电、瑞光热电的自用电。

9.第十部分教育事业部分职业学校学生数中仅包含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学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