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统计局
2021年3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奎文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区宏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结构优化、协调推进”的运行态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初步核算,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4.11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59.16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01:15.39:84.60调整为0.0:14.54:85.46,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01、0.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6个百分点。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8.04%,比上年降低0.13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4.59%,比上年降低0.83个百分点。
转变服务方式稳就业。积极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招聘模式,先后举办17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4400余人。全区省级“四型就业社区”总数达到22家。城镇新增就业5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6%,比上年降低0.41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发放稳岗补贴、以工代训补贴950余万元,稳定岗位33898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83.3万元,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652.5万元;引导各类创业园区为入园企业减免租金156.8万元;发放大学生生活补贴456.3万元。
市场主体登记数量持续增加。2020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3390户,其中,企业6251户。个体、私营经济单位累计85431户,比上年增加7222户,增长9.2%,其中,私营企业35831户,比上年增加3687户,增长11.5%,个体工商户49600户,比上年增加3535户,增长7.7%。
二、农 业
农林经济进展顺利。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56万元。全区粮食直补16.1万元,农机作业实现收入287.5万元,小麦、玉米机收率均达100%。国家、省、市级龙头重点涉农企业达到6家。全区郊区绿化完成更新造林330亩,植树10万株,累计投入资金8万元,森林覆盖率达到10.3%,配备防控设备药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预防铃木方翅网蝽、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在我区的大面积爆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不断向好。2020年,全区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7.9%;工业增加值增长7.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增长9.6%;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增长29.3%。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9.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产品产量中,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4183台(套),增长70.5%;发动机158382千瓦,增长0.2%;机制纸及纸板16063吨,增长2.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小型拖拉机 | 台 | 162 | 74.2 |
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 | 台(套) | 4183 | 70.5 |
中型拖拉机 | 台 | 316 | 36.2 |
机制纸及纸板 | 吨 | 16063 | 2.3 |
电子元件-电声器件 | 万只 | 6088 | 0.4 |
发动机 | 千瓦 | 158382 | 0.2 |
泵 | 台 | 2000 | 0.0 |
单色印刷品 | 令 | 24980 | -8.6 |
啤酒 | 千升 | 96896 | -10.3 |
针织服装 | 万件 | 516 | -14.4 |
多色印刷品 | 对开色令 | 942347 | -21.2 |
棉纱 | 吨 | 2770 | -31.8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13742 | -38.3 |
建筑业市场保持较好增势。2020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8家,比上年增加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2亿元,增长6.1%,增速全年保持健康平稳,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9.9%、12.3%和10.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31.5亿元,增长7.9%,正向拉动建筑业总产值7.2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
服务业主引擎作用突出。202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9.16亿元,增长4.9%,占全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85.46%,比上年同期提高0.8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0.9%。
服务业新动能增势强劲。2020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1.4亿元,增长15.5%。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4亿元,增长22.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56.3%和2.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步伐稳固。2020年,全区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7个,比上年增加44个,其中,本年新入库项目63个,比上年增加32个。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5%。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4.4%。
六、国内外贸易
国内消费市场健康活跃。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3.7亿元,增长4.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88.5亿元,增长6.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2亿元,下降12.7%。115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7.1亿元,增长2.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完成76.2亿元,增长3.3%,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98.8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完成0.9亿元,下降35.7%。
对外贸易平稳运行。2020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完成43.5亿元,增长4.5%。其中,出口总额40.1亿元,增长3.4%,正向拉动进出口总额1.3个百分点;进口总额3.4亿元,增长18.8%。实际到账外资4112万美元,增长3779.2%。
七、交通运输、公路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公路通车里程32.6公里(县乡村公路),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7.1公里(县乡村公路)。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高,在“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中,全区计划养护里程5.7公里,完成13.1公里,完成比例229%。综合好路率县乡公路达到91.6%,晴雨通车里程率100%。
八、财 政
财政收入平稳。202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7.6亿元,同比下降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4亿元,可比增长4.7%,其中,税收总收入21.8亿元,增长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9.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民生支出增加。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0亿元,增长0.2%。民生支出完成20.2亿元,增长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0%,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5.8亿元,增长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亿元,增长18.0%;卫生健康支出1.8亿元,增长16.0%;住房保障支出3.3亿元,增长925.9%。
九、科学技术和品牌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20年,全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工作部署,着力在创新平台打造、双招双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持续发力,各项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区共安排和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13项,安排区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当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2020年,全区以通用设备、新材料等为主导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9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8亿元,增长17.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1.9%,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品牌创建有序推进。全区累计获得中国名牌1个,山东名牌6个,山东服务名牌23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1个,潍坊市市长质量奖1个。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2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级企业8家。全区共有338家企业在“潍坊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企业标准4163项。当年全区发明专利申请数467件,发明专利授权数68件。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2020年,全区签约征迁地块29个,共计搬迁居民(业户)1473户,拆除房屋56万平方米,腾空土地1416亩。完成了8个片区120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涉及居民楼914栋、面积29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4217户。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了92个老旧小区、34处混接点的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同步实施的沿鸢飞路铁路桥北侧向西铺设的2800米直排白浪河雨水管道工程,有效解决了鸢飞路、潍州路铁路桥周边区域汛期内涝、溢流问题。组织四平路、双羊街等4条主次干道以及翠湖路、美墅街等6条背街小巷的建设,打通北宫东街、文化路、潍州路等3条断头路,新建植物园东门、新华路佳乐家等6处过街天桥。完成宝通东街、凤凰街、潍胶路等3处铁路道口改造,顺阳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5G通信基站超额建成,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高。
城市管理品质不断提升。2020年, 526个小区的供热直供改造任务全部完成,“门前五包”商户自治联盟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类试点有序推进,210个小区安装智能垃圾回收机354台,被列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试点区。生活垃圾直运单位85家,生活垃圾收运量达13万吨。公厕管理数量达83座。北宫东街(新修路段)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城市道路深度保洁达标道路”。高质量完成国家文明城市复审工作。2020年新增智慧停车顺利实施,立体停车场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公共停车位600余个。新建品质公厕6座、“口袋公园”3处,对辖区144条主次干道、185公里地下排水管网等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修补。
“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2020年,“城市更新+动能转换全产业链”项目有序推进,田家村、西河西村、马少野村、孙家村、前栾村、李家村等19个城中村改造全面加速,开工面积约53万平方米,竣工规划核实面积56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全区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率、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4.6%,白浪河柳疃桥断面水质及白浪河水库水质稳定达标。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合格率均达到100%。
十一、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区共有普通小学22所(不含分校),在校生33762人;普通中学12所,在校生937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6人。各类学校共拥有在职教职工2828人,其中专任教师2735人。共有幼儿园90所,在园儿童21494人,3至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小学、初中均为100%。全区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27所,占中小学总数的81.82%。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到326家,年度培训人次达到53093人次。新建、改扩建崇德学校、乐川街小学、阳光幼儿园等中小学、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2000余个,校外无证办学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成功创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项目实验基地。
文化旅游市场稳旧拓新。2020年,全区共建成图书馆分馆8处、文化馆分馆18处,两幅国画作品入选第十三届美展山东作品展;文艺作品《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获省文化馆“打赢疫情阻击战·汇聚文艺正能量”文艺作品征集三等奖;非遗传承人作品《文房雅器》,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2个非遗项目被公示为省级非遗项目,4个非遗项目被评为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区文化馆获潍坊市第五届市民文化节优秀组织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1532文化产业园获评第二批“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影网获评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潍坊金宝乐园获评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与上海怡豪文化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金宝星夜”沉浸式夜游项目,打造全市夜游新标杆;积极组织辖区文旅企业参加全市金牌导游大赛和全市旅游饭店行业服务技能竞赛,取得16个奖次。不断加大文化执法力度,深入组织“扫黄打非”行动,净化文化环境,维护文化安全。
卫生健康工作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18处,床位1863张,卫生技术人员3432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处,社区卫生服务站19处。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签约居民21.23万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评价和健康指导达3.87万人。全区儿童免疫规划“八苗”接种率达91.97%。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及死亡传染病病例发生;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0.07/10万,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24.14%;丙类传染病5种603例,报告发病率136.12/10万。认真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全区共出生人口2617人,比上年减少1293人,降低33.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100(女性为100),人口出生率为6.89‰,比上年降低3.7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5‰,合法生育率为99.16%。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20年,全区共参加市级以上比赛项目13个,获金牌160枚,银牌61枚,铜牌64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全年举办群众性规模以上线上与线下健身活动29项次,发布线上健身视频700余个,累计点击量249万余次。参加人数达2万余人。成功承办山东省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篮球、龙舟、航海模型3项比赛;协助市体育局举办潍坊市第七届龙舟大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新闻进行了报道。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建设49处健身场地,淘汰更新了2012年前的健身器材,新争取了10套社区健身工程。新建潍坊潍州体育公园1处,园内设置了笼式足球、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运动场等 多个项目的健身场地。在1532产业园新建一处笼式综合性健身场地(球类场地)。新建广潍社区健身步道750平方米。新建“乡村振兴”项目健身工程一处,配建笼式灯光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台、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配备室内棋牌桌、跑步机、动感单车、单站多功能训练器。
十二、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事业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养老事业日益完善。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99元,比上年增长3.4%。城市低保标准自2020年1月到6月由580元提高到630元,2020年7月提高到719元。发放城市低保金529.65万元,为480户,743名贫困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集中供养特困人员39人,集中供养率达91%,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22020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4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1220元。积极组织新冠疫情防控捐款活动,共募集捐款242.49万元,捐物20.82万元。为8名孤儿和2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费53.55万元, 2020年共发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79.12万元,护理费1.42万元。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为全区13家养老机构申报省级建设、运营补贴181.18万元,申报市级建设、运营补贴122.09万元。审批发放省级补贴156.27万元。发放市级补贴61.04万元。积极发挥慈善救助作用。发放3.8万元对66名困难环卫工人进行救助。与区政协合作组织“星火助学”活动,筹集爱心助学金8万元,资助65名学生。全年共救助203人,救助金达24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6845人,共有5899家企业单位的87946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44823万元。为16407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44420万元,社会化发放率始终保持100%。机关事业单位收缴养老保险金12042万元,收缴率达99.94%,为3378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1189万元,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当年收缴保险费962.4万元,为14101名达到领取年龄的参保居民发放养老金3156万元。为全区5755家符合减免条件的参保企业减免社保费38903万元。发放失业金8883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513.27万元。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正式数据请以年鉴为准。
2.公报所列GDP、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
5.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7.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8.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