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罗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罗田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罗田调查队
2014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积极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201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增加值32.81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62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4.6:39:36.4调整为23.5∶39∶37.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7%、8.1%、5.3%、20.1%、4.4%、13.4%和13.2%。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 101.8,价格水平上涨 1.8%。分类别看,食品上涨 1.3%,烟酒上涨1.5%,衣着上涨 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 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9%,居住上涨4%。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5%。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2014年,全县市场主体2.59万户,增长22%,其中:企业类2822户,增长19.68%,个体工商户2.26万户,增长22.26%。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40人,登记失业率为3.5%,较上年底回落0.4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06亿元,增5.2%,其中:种植业15.39亿元,林业0.92亿元,牧业6.49亿元,渔业0.7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55亿元,分别增长5.1%、5.8%、5.2%、7.6%、和7.2%。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3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7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0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6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5.60万吨,增长0.5%;油料产量2.98万吨,增长4.6%;蔬菜产量21.96万吨,增长13.4%;水果产量9420吨,减少9.2%;
牲猪出栏23.27万头,比上年增长0.9%;牛出栏4.14万头,增长10.1%;山羊出栏22.80万只,增长3.8%;家禽出笼1303.39万只,与上年持平;蚕茧产量800吨;肉类总产量5.88万吨,增长23.5%;水产品产量8655吨,增长5.8%。
完成荒山、荒沙造林面积2434公顷。木材采伐量2100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2.5%。板栗种植总面积达到101.7万亩,挂果70.6万亩;板栗产量4.35万吨,比上年减少10.3%。甜柿面积3.87万亩,产量7341 吨,比上年减少13.6%。
年末耕地总资源达到27.84千公顷,比上年年末增加0.10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6.35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0.99千公顷,旱地5.36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14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6.15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农业生产用电量647.23万千瓦时,增长15.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32.8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9.4%。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6家,比上年净增7家,增长8.9%。完成工业增加值25.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9%;股份合作企业增长11.6%;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6.4%。轻工业增长21.8%;重工业增长5.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纱0.3万吨,比同期下降25%;服装240万件,增长45.5%;人造板2.3万立方米,增长15%;家具8.3万件,增长53.7%;天然大理石1600.4万平方米,增长34.4%;化学药品原药0.8万吨,下降11.1%。
工业内部结构改善。年末高新技术企业5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0家,全年完成增加值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4%。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 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1.86亿元,增长7.18%,产销率达到97.5%,增长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09亿元,增长12.57%。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年末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4家,完成施工产值16.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实现利润2956万元,增长21.5 %;税金769万元,增长49.1%。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3.87万平方米,增长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39.79万元,增长20.5%;房地产开发投资6.18亿元,同比下降41.1%;农村私人投资6亿元,同比增长20.35%。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13.54亿元、31.59亿元和100.66亿元,分别增长28.3 %、65.7 %和9.9%。
全县资质等级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29家,销售商品房面积28.33万平方米,增长26.8%,实现商品房销售额8.05亿元,增长25.1%,其中:住宅面积27.05万平方米,增长37.5%,销售额7.49亿元,增长44.8%。
五、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2.14亿元,增长13.4%;乡村实现零售额7.96亿元,增长12.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41家,住宿和餐饮企业8家,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24亿元,增长12.7%。
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8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实际利用外资额未破零。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62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0%;旅客周转量19.0亿人公里,增长16.5%。
邮电业务总量22438万元,增长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08万元,增长12.2;电信业务总量20230万元,增长4.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9.66万户;电话普及率为65.53部/百人;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4.16万户。
年末旅游景点16处,其中:AAA级以上景点(区)4处。全年国内旅游人数3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9.95亿元,增长10.8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7亿元,增长20.0%。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55亿元,增长27.4%。地方财政总支出30.82亿元,增长11.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6.17亿元,增长12.4%。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54.48亿元,比年初增加25.2亿元。其中:个人存款112.7亿元,增加18.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83亿元,比年初增加13.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0.76亿元,增加4.03亿元;中长期贷款36.49亿元,增加9.38亿元。
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4.48亿元,增长7.8%。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0.67亿元,增长21.0%;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3.81亿元,增长5.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3亿元,增长11.9%,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0.28亿元,增长14.7%;人身险公司赔付1.35亿元,增长11.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4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92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查中学25所,小学66所。在校学生总数50297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264人,普通中学19754人,小学27279人。专任教师总数3894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05人,普通中学1950人,小学1739人。幼儿园69所,在园幼儿数161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100%。参加高考4062人,实际升入高等学校3464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登记科技成果3项。签订技术合同1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470万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173.5%。争取国家扶持科技项目8个,争取扶持资金50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4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6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影放映单位2个,有线电视用户5.4万户。组织文艺演出285场次,观看演出人次达到16.5万人次。馆藏图书15.8万册。广播覆盖率达到99.3%,电视覆盖率达到98.9%,共制作广播节目1800小时,电视节目315小时。播出广播节目3880小时,电视节目3150小时。电影放映1.28万场次,观看电影人次达到60万人次。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家,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1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家,妇幼保健院1家。卫生技术人员(含医院、卫生院)215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63人,注册护士902人,卫生防疫人员190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6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55人,注册护士791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430张,其中:医院床位1410张,卫生院床位1020张。
年末共有体育场地590个,其中: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5个。全年共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16次。年末体育彩票销售网点26个,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619万元。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年末,户籍人口59.47万,常住人口54.69万人(在本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其中:城镇21.15万人,乡村33.5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8.67%。全年出生人口7740人,出生率为13.04‰;死亡人口2509人,死亡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3‰。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7元,比上年增长10.0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6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90元,比上年增长10.8%。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9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49万人,离退休人员0.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6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1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03万人。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910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777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329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3102张,收养1705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共计19个。福利彩票销售站点3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63万元。
十一、节能降耗、资源环境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单位GDP能耗下降6.97%。全年用电量达到4.4亿千瓦时,比同期增长1.7%;其中:工业生产用电量2.38亿千瓦时,农业生产用电量0.06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量达到1.42亿千瓦时,分别比同期增长-1.7%、4.5%和15%。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境内大、中、小型水库140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塘堰43935口,其中:水塘37284口,河堰6651口。库、塘、堰蓄水总量达到2.2亿立方米。
全县累计已发现各类矿藏27种,其中:金属矿8种,非金属17种,能源矿1种,水汽矿1种。累计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5种。
全县自然保护区达到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4.69万公顷。
(注:行业和部分专业数据由各主管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