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选择区域:>>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开发西城新区、发展集群经济、推进全民行动、建设名城强市”的战略举措,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一、综合
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8.7亿元。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高于全省增速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1.37亿元,增长5.8%,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82亿元,增长21.3%,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52亿元,增长16.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36.8∶30.7∶32.5调整为34.9:32.7:32.4,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增长7.8%,金融保险业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6%,房地产业增长13.5%,其他服务业增长21.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高于同期水平4.6个百分点,价格水平上涨3.7%。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1%,衣着类价格上涨3.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1%,居住类价格上涨2.5%。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1%。农作物播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6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4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8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000公顷,增加130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3860公顷,增加990公顷。粮食总产量501605吨,增加1009吨,增长0.2%,其中夏粮产量54958吨,下降4.3%,秋粮产量446647吨,增长0.8%;油料总产量93138吨,净增6086吨,增长6.9%,其中花生产量38466吨,增长14.76%,油菜籽产量51337吨,增长2.2%;棉花产量9913吨,净增112吨,增长1.1%。
当年造林面积4.6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3.4%;新建和改造油茶面积4万亩,实现油茶籽产量6654吨,同比净增449吨;新建和改造板栗基地3.6万亩,板栗产量23695吨,比去年增加2968吨;当年渔业放养面积9998公顷,同比净增1666公顷,水产品产量22717吨,增长5.2%。
全市新增和改造桑茶药基地面积4.2万亩,新增和改造菊花基地1.1万亩,新增和改造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万亩;实现蚕茧产量2304吨,药材产量2197吨,增长5%,菊花产量2375.5吨,增长37.2%,茶叶产量1697吨,增长54.8%,蔬菜总产量达到642378吨,同比增长2.8%;全年生猪出栏达到83.15万头,同比增长3.9%,牛、羊出栏分别为12.67万头和14.59万只,分别增长13.7%和21%;“三乡三业”特色产品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5.17%,同比上升3.7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20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85%,同比提升2.6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7%,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7.2%。
工业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仍占明显优势,达89.1%;民营经济占比达到96.3%,同比上升0.44个百分点; 汽配、冶金机械、花岗石材、农产品加工、能源电力(及延伸产业)五大产业集群企业分别达到30、24、43、46、4家,实现产值15.4、36.5、14.9、13.3、21.1亿元,分别增长57.2%、119.1%、47%、34.9%、18.6%,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13.8%、32.6%、13.3%、11.9%、18.8%;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达到39家,完成工业产值39.5亿元,比去年增长33.9%,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5.3%。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全年实现主营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56.2%,实现利润22226万元,比上年增长87.6%;实现税金34241万元,同比增长12.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4% 。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9.1%。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0家,完成总产值9.11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其中城镇投资93.3亿元,增长29.7%,房地产开发投资6.5亿元,增长16.7%。城镇以上投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40.7亿元,占35.6%,集体经济投资15.2亿元,占13.2%,私营投资14.6亿元,占12.7%。黄金桥开发区当年施工项目28个,完成投资额41亿元,增长26.3%。工业集中区建成面积11600亩,完成投资5.1亿元。集中区落户企业89家,其中规模以上76家。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达197个,比去年增加26个,协议总投资116.32亿元,到位资金34.71亿元;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73个,协议资金42.68亿元,固定资产到位资金8.3亿元。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5%,商品房销售额3.15亿元,同比增长67.7%。商品房空置面积1.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4.7%。
五、城市建设
当年城建维护资金达到6158万元,比上年净增1528万元,增长33%;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4.26平方公里,同比净增0.23平方公里;全年城市道路面积达到478.8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5.3万平方米,城镇建设完成总投资8906万元。
城市供水总量达到2708.08万立方米,供气总量6129.55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达到289.33公里,新增5.5公里;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307辆,拥有出租汽车384辆,客运总量682万人次。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96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9.82%;园林绿地面积新增11公顷,达到843公顷;城市污水处理130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61.65%;生活垃圾清运量8.52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4.88%。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零售业47.71亿元,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5.77亿元,增长11.3%。年末个体工商户23629户,当年新发展2694户,新增民营企业360家,达到1319家。
全市外贸出口企业7家,外贸出口总额15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6%,实际利用外资11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8.7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7%,货运量达到1258万吨,同比净增78万吨;旅客周转量13.66亿人公里,增长10.2%,客运量达到3102万人,比上年净增345万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111.7公里,交通建设完成投资27772万元;火车通车总里程169.4公里,麻城站年发送旅客130.2万人次,年发送货物26.1万吨。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6713户,达到38.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31266户,新增11266户;全年订销报纸份数660万份,订销杂志份数34.76万份。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95万人,增长46.2%;国内旅游收入  5.1亿元,增长45.7%;旅游星级饭店拥有客房数260间。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占年初任务的120.5%;实现全地域各项税收4.77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为:国税收入24312万元,减少12.8%,地税收入23410万元,增长20.4%,财政部门收入76948万元,增长87.7%;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财政支出2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125万元,比上年增长39.2%,教育支出5.86亿元,增长47.3%,医疗卫生支出2.3亿元,增长37.4%,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13亿元,增长16.1%,社保就业支出2.49亿元,增长14.4%。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31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增长2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83亿元,比年初增加16.52亿元,企业存款余额达22.59亿元,比年初增加7.2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0.21亿元,比年初增加19.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3.32亿元,增加3.99亿元,中长期贷款54.38亿元,增加15.29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当年实现盈利2.05亿元,同比多盈0.45亿元;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为0.5%,同比下降3.33个百分点;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24955万元,增长1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46万元,增长7.5%,寿险保费收入22609万元,增长15.1 %,各类保险赔款8194万元,增长7.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类学校370所,在校学生18.5万人,专任教师9043人;其中,普通中学52所,在校学生74832人,专任教师4578人;小学200所,在校学生79580人,专任教师3612人;幼儿园109所,在园幼儿21571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2%;全市参加高考报名人数9742人,大专上线9029人,其中本科3068人;全市大专录取6821人,高考录取率达到70%;学校现有校舍面积164.4万平方米,危房面积比上年减少19.2万平方米;全市教师获各级各类表彰达965人次,学生获各级各类表彰1268人次。
全年共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申报国家项目4项,省级项目7项,开展科技技术培训2.7万人次,申请专利62件,当年向上争取无偿资金416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建成农家书屋224个,新增图书馆藏量1万册,达到12万册,文艺表演观众80万人次;全年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5%,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新增12396户,有线电视入户率31.98%,比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86个,卫生技术人员2599人,病床床位1590张;医院病床使用率47.26%,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0万分之206.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47‰,下降0.63个千分点;新建村级卫生室12个,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1573万元,同比净增292万元。
全年各类体育场馆640个,其中学校体育场馆101个,参加体育比赛人次42万人次,体育运动获地区以上奖牌30块,当年输送体育人才1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户数38.24万户,年末总人口115.82万人,常住人口84.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003人,出生率为9.5‰;死亡人口7826人,死亡率为6.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4‰;当年婴儿性别比为120.73,符合政策人口生育率90.86%,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2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增长8.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6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56%;当年脱贫人数为3.75万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0.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7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3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比上年末下降1.95个百分点。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78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4.75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4%,上升2.3个百分点。年末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1.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万人,社会救济总人数31万人。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年人均耕地保有量1.35亩,比上年增加0.36亩;当年开展土地整理面积4万亩,土地整理投资额达到5703万元;森林覆盖率达到47.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开展水土综合治理面积1778公顷,水土流失量5.86万吨,同比减少600吨。
当年环保投入资金6350万元,同比净增925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率达到81.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3.7%,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06.53万吨标煤,每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19吨标煤,同比下降4.5%;全市用电量61667万度,比上年增加5364万度,增长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