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拓平台、扩投资、增效益、优服务、保平安”,全区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9.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见注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2.61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131.75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8.6%。全区户籍人口人均GDP达到7565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969美元),增长1.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2019年的5.6:45.4:49.0调整为2020年的5.7:43.5:50.8。
图1:2020年我区三次产业占比情况
图2:2020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财政收支。2020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7.68亿元,增长2.7%。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8亿元,增长3.9%。从全区税收收入构成看,增值税(包括营业税)17.54亿元,下降7.1%;企业所得税8.05亿元,增长51.5%;个人所得税1.96亿元,增长9.9%。主体税种以外的其他中小税种共实现收入8.95亿元,下降13.6%。全区财政总支出79.35亿元,上升40.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4亿元,增长3.8%。财政支出重点倾力于民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4%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2.7%、0.8%、6.6%、43.2%、4.5%。
就业和再就业。2020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8236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96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5%,低于3.5%的控制目标。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20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32亿元,增长3.0%。
农业。202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为2.52千公顷,增长0.9%,总产量为1.35万吨,增长15.9%;油料播种面积为1.11千公顷,增长9.5%,产量为0.25万吨,增长4%;蔬菜播种面积为4.342千公顷,下降12.5%,产量为13.18万吨,下降12.6%;果用瓜种植面积1.433千公顷,下降9%,产量为3.42万吨,下降13.2%;食用菌产量1.84万吨,增长10.7%。
畜牧业。全区肉类总产量为1.94万吨,增长1.5%,其中猪肉1.72万吨,增长1.9%。全年生猪出栏20.43万头,增长5.2%;家禽出栏127.89万只,增长12.9%;全年牛奶产量1.79万吨,下降11.1%。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0.85万吨,下降14.8%;农村用电量4.47亿千瓦时,增长6.75%。
农村建设。2020年,围绕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美丽乡村风景线提质、县域交界村庄村容村貌提升以及特色产业打造等重点工作,投入建设资金1.08亿元,打造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1条(盆景长廊),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5个,美丽庭院示范村18个,达标村47个,新增美丽庭院19752户。我区实施美丽乡村项目338个村,其中:秀美村183个、精品村105个、示范村50个,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落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4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覆盖率76.78%。2020年度新时代美丽乡村考核优秀。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新创建市级农家乐精品村1个(曹宅镇鹤岩山村横腊自然村),三星级农家乐经营户2个,受信管肺炎疫情影响,农家乐产业冲击较大,农家乐从业人员365人,年收入共计4000万元。投入培训资金230万元,培训农民11196人次,其中农民大讲堂170期培训1000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945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251人次。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先行区、垃圾分类创新区和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源头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90%以上;垃圾分类优秀村创建率达到85.2%;完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2个行政村;完成省级资源化站点建设4座;完成180座农村阳光房监控安装,统一接入区级监管平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2020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9.49亿元,增长4.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4.5%。全区39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90.07亿元,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59.5亿元,增长6.0%;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82.80亿元,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96.52亿元,增长3.5%,占销售产值的比重34.1%。全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72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1.78亿元,增长20.6%,其中利润总额12.55亿元,增长41.3%。
图3:2011-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速
工业创新。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39.79亿元,增长12.9%,新产品产值率为48.2%。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9%。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6.4亿元,下降2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4.00亿元,增长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3%。
建筑业。2020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8亿元,增长9.6%,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73.1亿元,增长7.5%。建筑业增加值23.14亿元,下降9.0%。房屋施工面积209.3万平方米,下降31.7%;房屋竣工面积105.87万平方米,下降6.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下降12.5%;利税总额3.0亿元,增长39.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51亿元,增长0.2%。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28.12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投资136.39亿元,下降1.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投资50.08亿元,基本持平;非国有投资114.43亿元,增长0.3%。全区共有重点项目100项,全年计划投资161.58亿元,完成投资145.36亿元,完成率89.96%。
图4:2011-201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
房地产业。2020年,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83亿元,下降7.8%。全区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321.27万平方米,增长15.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6.05万平方米,增长215%。商品房销售面积68.74万平方米,下降22.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2.52万平方米,下降26.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贸易业。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93亿元,下降2.4%,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3亿元,下降8.1%。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03亿元,下降31.7%;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0.31亿元,下降5.7%;限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9亿元,下降10.5%;限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71亿元,增长12.3%。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5.0%、7.1%、123.9%、17.7%,而汽车类、服装鞋帽类分别下降13.0%、1.1%。
图5:2011-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速
交易市场。2020年,全区七大专业市场累计实现交易额327.13亿元,下降8.2%。其中,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67.36亿元,下降18.9%;金华水果市场70.18亿元,下降18.9%;汽配城成交额32.52亿元,增长8.2%;汽车城成交额60.4亿元,下降2.0%;浙中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成交额45.93亿元,增长0.6%;二手车交易市场成交额41.93亿元,增长12.8%;澧浦苗木城成交额8.8亿元,同比下降27.3%。
对外贸易。2020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88.62亿元,增长118.0%。其中自营出口206.61亿元,增长104.0%;进口82亿元,增长163.7%。从主要出口产品看,杂项制品出口37.95亿元,同比增长164.2%;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出口35.54 亿元,同比增长75.3%;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30.1亿元,同比增长57.4%;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28.43亿元,同比增长248.7%;玩具、塑料及其制品和橡胶及其制品33.06亿元,同比增长126.4%。从出口市场看,对亚洲出口63.15亿元,增长192.5%;对欧洲出口50.07亿元,增长40.21%;对北美洲出口47.26亿元,增长73.1%;对非洲出口25.73亿元,增长237.5%;对拉丁美洲出口16.45亿元,增长130.0%;对大洋洲出口3.93亿元,增长106.1%。
招商引资。2020年,全区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年实际到位内资80.41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2亿元,其中制造业20.6亿元。
六、交通和旅游
交通设施。2020年,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205.819公里,公路密度182.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等级公路密度44.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普通国省道、县道、乡道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6 亿元。公路大中修工程完成投资0.45亿元,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投资0.51亿元,绿道建设完成投资0.17亿元,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完成投资0.02亿元,桥梁加固改造完成投0.02亿元,公路日常养护完成投资0.18亿元。
旅游业。2020年,全区共完成文旅项目投资18.6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额的100%,同比增幅30.07%。全区共接待游客1022.5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8.28%;实现旅游收入78.95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6.86%。年内创建完成景区村庄46个、景区镇5个、景区城1个。启动花木城、火车南站旅游集散中心工程,制作全域旅游标识标牌30余处,新建、改建A级旅游厕所21个。“金华之光”通过国家4A级景区初验,积道山景区、孝顺古镇通过国家3A级景区评定,雅里、六角塘、北山口、洞井通过省3A级景区村庄评定。
七、环境保护和水利建设
环境保护。2020年,全区pm2.5浓度为29ug/m3,同比下降9.4%;PM10平均浓度为49 ug/m3,同比下降9.3%;臭氧第90百分位浓度为154 ug/m3,同比上升0.7%,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91.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1-12月,国控东阳江金东段、武义江金东段水质均达到Ⅲ类,达到年度考核要求。21条主要支流40个乡镇交接断面基本达标。
水利建设 2020年,全区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座,完成大型水闸除险加固1座—国湖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山塘整治8座,完成1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金华江治理工程梦想公园已完工,中小河流治理整治河道10千米,农村河道整治2.2公里。2020年完成4万方清淤量。46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金华江治理工程梦想公园已完工,中小河流治理整治河道10千米,农村河道整治2.2公里。2020年完成4万方清淤量。实施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新增受益人口1.5万人。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业。2020年,全区拥有省级教育强镇(乡、街道)11个,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1所,在校学生37302人。其中小学24所,在校学生26002人;初中17所,在校学生11300人。全区共有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16231人,全区学龄儿童入园率99.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8.8%,升入优质高中占高中段招生比例86.5%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244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幼儿园专任教师1236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全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0所,标准化学校比例97.6%,拥有塑胶运动场40个,塑胶运动场覆盖率97.6%。
科技创新。2020年,我区高度重视财政投入对促进科技进步的引导作用,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0.96万元,同比增长1.1%;科技经费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5.7%。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5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5家、市级以上创新载体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7家、市级孵化器3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星创天地2家。企业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我市唯一一个一等奖。此外,还分别荣获了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国家级行业协会特等奖1个、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2个(其中1个为择优委托项目)。省级现代花卉苗木产业服务综合体、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成功,我区列入第三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名单。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在上海、杭州建立了2个科创飞地。新增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增数量位居全市第一。累计发放科技金融贷款13950万元,其中2020年有10家企业获得科技金融贷款1640万元。发放科技创新券2657万元,使用692万元,居全市前列。共新征集16个院校的27位博士专家入驻我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人数居全市首位。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建设。新建“光南文化舞台”17个,实施 “金东记忆工程”。年内修缮历史建筑12处(面积7300m2)、新建私人收藏馆8个、编纂出版金东文化丛书5本。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组织送戏下乡350场,送书下乡7671册,送讲座展览下乡26场,文化走亲14次,线上文化服务活动191场。开放免费线上“云艺”课堂8类课程30次网课,网络学员632人,课程浏览阅读量12578次。举办区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培训班20期,培训1000余人次。
体育事业。2020年,率先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共建设2个多社区功能运动场、7个百姓健身房、10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新成立体育社会组织6家。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34人。区办了第二届金东区老年人运动会和金华市第五届体育社团交流展示大会金义新区专场等大型赛事和活动。组队参加市级以上竞技体育赛事13次,其中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沙排锦标赛获第四名,其他比赛取得了4个团体第一,1个团体第二,1个团体第三的好成绩。爱马仕庄园获评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源东乐优音乐主题花园和澧浦琐园小蝌蚪田园获评金华市体育产业(运动休闲)示范基地。
卫生事业。2020年,金东区共设医疗卫生健康机构380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中医医院1家、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5家、村卫生室182家、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其他卫生机构146家,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区核定床位数655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350张,民营医疗机构305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88人。2020年,全区医疗机构门急诊169.9万人次,同比增长1.3%,业务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9.9%;基层就诊率71.0%(全市目标65%);中医药服务率33.56%(全市目标25%);家庭医生签约率43.5%(市要求36%);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8%;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8.6%;中小学生体检率为96.7%;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出生人口性别比102.88;第三方测评群众满意度达97%。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2020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4.46万户,户籍总人口34.46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2.38人。全区出生人口 3076人,出生率 8.98‰;死亡人口2222人,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 2.49‰。
居民收入。2020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45元,增长5.8%。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为25377元,增长4.3%;经营净收入为8629元,增长6.5%;财产净收入为3054元,增长7.2%;转移净收入为4585元,增长12.4%。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613元,增长1.4%。
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55元,增长3.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224元,下降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85元,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19元,增长1.7%。
民生保障。截止2020年底,全区拥有养老机构11家,其中农村敬老院10家、机构养老床位3312张、特困人员280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从每人每月990元调整提高到1060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790元调整提高到850元,年底全区在册城乡低保对象2748户3558人,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2731.07万元。特困人员、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和孤儿及困境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用由区财政全额承担,资助参保人数3311户4308人。全区累计建成315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个镇级配送中心、110个村级配送点和12家乡镇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11000多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全年下拨建设和运行补助资金2577.4万元。
社会保障。2020年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6.9万人,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5677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4.1万人,发放养老金1.4亿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员8.9万人,新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869人,为923名待遇领取人员发放被征地生活费514万元。
注释: (1) 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为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 本公报所列户籍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数;
(4)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由相关主管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