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

选择区域:>>>

岳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岳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总量强势增长,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城乡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呈现出“经济起飞前”阶段的发展特征,标志着岳阳经济社会进入了“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一、综合发展态势

    经济增速持续走高。2007年,全市完成GDP91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创近30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8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44.63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294.37亿元,增长14.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 17826元,增长14.7%,比全省高出3421元。

    第二产业拉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为19.3:48.6:32.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上升1和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大。2007年,全市高新工业企业98家,实现增加值79.12亿元,增长49.8%,实现销售收入245.61亿元,增长36.2%,高新技术产品利税27.01亿元,增长51.5%,利润总额16.94亿元,增长50.9%。高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6%,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得到改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74.03亿元,增长18.6%,占全市GDP的51.8%,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230.48亿元,增长26.5%,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6.5%;完成税收23.8亿元,增长42.2%,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9.1%,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直及中央省属单位经济实现增加值215.99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6%,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区街经济(楼区、云溪、君山、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实现增加值202.16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2.1%,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6县市、屈原区)实现增加值497.69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54.3%,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财税结构质量提高。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一般预算收入35.1亿元,增长22.0%,其中税收收入20.65亿元,增长22.5%,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58.8%,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中,国税收入30.68亿元,增长25.0%,地税收入15.28亿元,增长24.9%。财政收入占GDP比重6.7%。财政总支出84.83亿元,增长40.2%。

    景气指数高位运行。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一季度 144.06,二季度124.08 ,三季度120.23,四季度128.3,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131.29,二季度140.11 ,三季度 144.32,四季度138.25,表明企业家对未来生产保持乐观态度。

    市场物价结构性上涨。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3.3,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5.3,其中城市106.9,农村103.8。
 

消费品八大类价格指数

 

   

食品类

116.9

衣着类

98.9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0.7

医疗保健

102.9

交通通讯工具

99.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104.2

居住

105.4

服务项目

105.7

    二、三次产业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结构比例为40.3:2.6:43.2:13.9。      全市实现农业产值111.45亿元,增长3.1%。

2007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单位:千公顷、万吨、%

   

播种面积

增幅

产量

增幅

粮食

513.7

0.7

309.7

1.8

#优质稻

267

-10.1

293.5

1.3

棉花

33

2.2

5.11

5.8

糖料

1.7

6.8

13.1

31.0

油料

91.7

4.3

14.77

4.6

蔬菜

92

-1.0

251.07

2.3

    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7.25亿元,增长11.1%,完成造林面积9264公顷,退耕还林4667公顷,分别比去年下降24.6%和55.4%。全市牧业总产值119.6亿元,增长5.3%;渔业总产值38.59亿元,增长5.3%。

2007年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单位

产量

增幅(%

 

出栏肉猪

万头

871.89

5.3

出栏牛

万头

18.47

-3.4

出栏羊

万头

50.23

3.5

肉类总产量

万吨

67.74

6.5

禽蛋产量

万吨

8.24

10.6

  

水产品

万吨

39.31

4.0

淡水养殖面积

千公顷

77.85

0.2

    农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2007年,全市水稻优质率达到73.3%,棉花优质率93.0%,瓜果蔬菜优质率达到90.0%以上,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面积76.7万亩,达到67%以上,出栏生猪优质率达到83%;无公害农产品总认定面积达328万亩。

    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提高。全市新增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9家,总数达到149家。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48.2亿元,实现增加值7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19.2%。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组织)由去年的253家发展到312家,社(会)员达18.7万人,今年新增9.37万人。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强势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拉动GDP增长9.1个百分点;全市942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4.38亿元,增长22.6%。
 

按经济类型分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

2007

增幅(%)

全部企业

亿元

364.38

22.6

国有企业

亿元

29.15

15.7

集体企业

亿元

12.7

14.7

股份合作制企业

亿元

5.32

0.1

股份制企业

亿元

262.09

23.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亿元

17.85

18.3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亿元

37.28

34.7

    一是县市区经济增量大。
 
    二是工业园区来势好。全市6大工业园区增加值71.62亿元,增长43.1%。

2007年省级六大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2007

 

 

71.62

43.1

湖南岳阳经济开发区

29.46

28.2

湖南岳阳云溪工业园区

3.65

51.9

湖南汨罗再生资源工业园区

17.45

71.4

湖南平江工业园区

4.41

73.2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

10.08

28.4

湖南临湘工业园区

6.57

59.0

    三是非公经济增长快。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74.03亿元,增长18.6%,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69.47亿元,增长36.6%。

    四是优势产业走势强。

优势产业增加值

名称

单位

总量

增幅(%)

石油化工

亿元

142.56

15.2

食品

亿元

69.73

17.1

废旧回收

亿元

25.51

82.8

矿石建材

亿元

21.31

31.2

纺织

亿元

18.84

23.8

机械制造

亿元

18.27

31.7

造纸

亿元

17.68

7.2

电力

亿元

16.44

19.0

医药

亿元

8.92

41.8

    五是经济效益提升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5.4,提高4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7亿元,比去年下降8.01亿元;实现利润15.01亿元,增长789%,实现利税60.1亿元,增长66.8%。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加。1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14种,下降的有2种。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93.36

13.5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49.96

25.5

配混合饲料

万吨

210.89

8.6

罐头

万吨

16.79

18.9

精制茶

万吨

7.79

59.0

苎麻布及亚麻布

万米

919.55

0.7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55.94

-9.2

原油加工量

万吨

567.46

10.0

汽油

万吨

124.20

4.6

煤油

万吨

7.97

5.9

柴油

万吨

219.06

4.4

合成氨

万吨

38.56

13.4

化学农药原料(折有效成分100%

万吨

3.07

16.4

瓷制砖

平方米

1554800

121.1

泵(液体泵)

万台

6.59

16.4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337

22.0

    建筑业小幅上升。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4.6%。

    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37.58亿元,增长16.9%。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年末公路线路里程1.53万公里,增长3.3%;民用汽车保有量6.19万辆,增长15.5%。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运输

方式

货物周转量

货运量

旅客周转量

客运量

绝对数(万吨公里)

比上年

增长(%

绝对数(万吨)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万人公里)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万人)

比上年增长(%

 

1405520

15.9

8922

15.9

474899

11.2

8371

-3.6

 

602073

11.0

1202

11.0

137230

11.1

840

10.9

 

329236

8.8

5675

16.4

337245

11.4

7524

-5.0

 

469004

29.1

1720

14.6

424

-44.6

6.82

-47.6

 

5207

27.9

325

36.4

--

--

--

--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0.79亿元,增长15.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1亿元,增长24.7%;电信业务总量19.09亿元,增长14.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2.1万户,增长12.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48万户,增长18.2%;年末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15.99万户,增长34.1%。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零售额加快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1.13亿元,增长42.6%,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39.57亿元,增长17.8%。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亿元、%

   

2007

2006

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1.32

245.84

18.5

1)按销售地分

市零售额

191.52

160.13

19.6

县零售额

45.25

37.27

21.4

县以下零售额

54.54

48.43

12.6

2)按行业分

批发业

45.95

38.79

18.5

零售业

213.46

180.47

18.3

住宿餐饮业

27.68

22.67

22.1

其他行业

4.22

3.90

8.1

    进出口总额继续攀升。全市进出口总额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进口总额3.23亿美元,增长12.2%,出口4.23亿美元,增长19.6%。

    旅游消费逐渐趋旺。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1.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旅游创汇2118万美元,增长26.0%;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62万人次,增长27.7%,实现旅游总收入51.58亿元,增长34.0%。

    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系统(可比口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66.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6.32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59.3%,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08亿元,增长68.1%;人寿保险收入12.74亿元,增长56.6%。

    房地产业

    全市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6.22亿元,增长13.7%。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81.9万平方米,增长176.0%,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70.28万平方米,增长16.8%,商品房竣工面积91.31万平方米,增长26.2%。

    三、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8.23亿元,增长3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5.26亿元,增长36.0%。

2007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情况

单位:亿元、%

2007

增幅

占全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248.23

35.1

100.0

第一产业

1.12

-57.1

0.4

第二产业

134.48

40.1

54.2

   #制造业

120.82

49.4

48.7

第三产业

112.64

32.3

45.4

   #房地产

29.27

38.2

11.8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年共落实招商项目766个,其中新投产和新开工项目651个,完成投资142.6亿元;新签约项目115个,合同引资199.2亿元,到位资金9.7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1.007亿美元,增长39.6%。

    城市设施日臻完善。全市共有出租汽车2528辆,公共交通运营车辆886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3标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工业废水治理效果显著。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34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二氧化硫、COD、镉、砷)为3.7%,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3.5%,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0%。

    城区园林绿化逐步扩大。2007年市区绿化覆盖面积321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平方米;全市拥有各类公园19个,其中市区公园7个。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万处,投入资金4.2亿元,完成土石方390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1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395万千瓦,增长6.56%;新建与改造县际及县到乡级公路146.3公里,建成通村公路3308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55万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2.73万人,新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694套,帮助农村特困残疾人安居建房223套,达到了省八件实事规定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共有自然环境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98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35.9%。城镇化率达到45.1%。

    四、文化事业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5.2亿元,比上年增长65.5%,占生产总值的0.57%。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430万元,增长16.9%。全年共计专利申请433件,授权专利130件,分别增长20.6%和13.2%,共签订技术合同367个,合同成交金额9000万元。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项,应用技术成果21项,软科学成果2项。拥有9个产品检测实验室,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5683台(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年末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45万人,在校生4.17万人,毕业生0.8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22万人,在校生7.93万人,毕业生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73万人 ,在校生10.57万人,毕业生3.16万人;普通初中招生6.03万人,在校生19.73万人,小学在校生33.8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5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94%,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88%;在校学生辍学率1.12%。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7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8个,报业3种;全市无线广播人口覆盖率95.8%;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96.1%。

    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7个,床位数1.13万张。专科防治所(站)2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66个。年末全市卫生工作人员1.84万人。全市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742人,注册护士3277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体育场地51个,其中体育场28个,体育馆9座,参加全省比赛获奖98人次。

    五、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2007年期末总人口为542.9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3元,比上年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25元,比上年增长11.6%。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978元,增长12.8%。其中交通通讯支出871元,增长9.5%,旅游消费支出401元,增长31.9%,购房建房支出220元,增长22.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0.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78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633.1元,增长9.4%。

 

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单位:元、%

  

绝对值

增幅

消费总支出

3633.1

9.4

食品

1525.5

10.0

衣着

188.6

13.5

居住

672.7

49.7

家庭设备

160.6

9.3

交通通讯

298.5

-5.9

文化、教育及娱乐

489.9

-12.6

医疗保健

209.1

0.1

其他

88.2

2.6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0%,与上年持平。平均每百户农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5.8台,电话机73.0台,移动电话90.3台;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16.8%;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9.9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全市200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0.13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0.0%。

    六、社会事业

    就业机制向弱势群体倾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98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2.9万人,2000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得到就业援助,农村享受“阳光工程”就业培训的达1.9万人,分别达到省八件、市十件实事规定目标的118.5%、116.0%、235.0%、126.7%。城镇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83,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6。至年末,登记失业率为4.1%。

    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市社会保障总支出13.41亿元,占全部财政总支出的15.8%;新增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1万人,均完成省八件实事规定目标;启动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达4.52万人和3.36万人;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到200元。

    社会福利救济全面推进。2007年,全市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4所,达到省八件实事的126.3%;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8000张,共收养人员7000人,分别增长14%和17%;全市共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50万元,增长85%;发放救灾救济款1960万元,增长15.6%;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200万元,增长172%;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1.67万人,增长1%;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8万人,增长42%。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进一步下降。全年共发生事故990起,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6%,低于控制指标8.2%。其中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0.98,比上年下降3.9%,低于控制指标12.5%;亿元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88,比上年下降16.52%,低于控制指标5.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7.9人/万车,低于总队下达控制指标13.1%。

    社会秩序管理进一步人性化。2007年,律师事务所30个,律师人员265个;公证处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4006个,调解纠纷数3.32万起。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问题:结构调整仍需努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能耗产业偏大、招商引资结构不优、就业与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大。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些问题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岳阳经济社会将会按照“十七大”“又好又快”的要求,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岳阳市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