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

选择区域:>>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对丰台区工作的重要部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一五五”总体发展思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经济

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了预期的增长目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下降7%;第二产业增加值76.7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83.2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4%、29.4%和70.2%,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增值税2.1亿元,增长9.1%;营业税7.1亿元,增长33.7%;企业所得税1.5亿元,增长30.7%;房产税1.1亿元,增长0.9%。全区财政支出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

二、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梅市口路、樊羊路二期、方庄路南延等道路建成通车;中轴路、丰北路西延等道路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实施了43条便民路工程,铺设路面27万平方米;完成了11座桥梁的加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了旱河、马草河等5条河流的截污工程和水衙沟一期治理工程;完成了南水北调丰台段征地拆迁调查工作;凉水河整治拆迁工作正在进行。卢沟桥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公交线路5条、调整延长28条。
继续推进危旧房改造。全年危旧房改造累计实现开复工92.5万平方米,竣工36万平方米,拆迁居民817户,回迁安置居民627户。樊家村、桥南四期、铁营等项目相继开工。
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显著。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区活动,对公路和铁路沿线及木樨园环岛和丽泽桥等周边地区进行了重点整治,对32个小区进行了治理改造。加大了对全区300多家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和各类施工工地、汽车尾气、餐饮油烟、小燃煤锅炉的管理力度,改造燃煤锅炉303台。年末,全区烟尘排放总量削减率为32.9%,比上年提高17.7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均为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2.2%。环境卫生不断改善。新建和改建密闭式垃圾房653座,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密闭式收集,新建和改造一、二类公厕43座。
绿化美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扩大绿化面积345公顷,其中绿化隔离地区完成绿化278公顷,爆破造林67公顷。建成了世界花卉大观园和小龙河、六里桥交通枢纽、航天部一院文化广场等大型绿地,完成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24.5公顷,新建和改造重点道路沿线绿地129.2公顷。年末,全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5619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5平方米。
公用事业继续发展。自来水并网工程加快,改善了东高地三角地、和义西里、西马场、五里店等地区5万人的饮水质量,城区居民的饮水问题已基本解决;新增天然气用户5000户。

三、农    业

农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型农业继续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亿元,比上年下降6.7%,降幅比上年下降11.6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1.8亿元,增长0.3%,花卉种植实现产值1.26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5.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取消农业税,对种粮户实行直接补贴,全区粮食生产较上年大幅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776亩,比上年增长52.9%;粮食总产量2392吨,比上年增长93.4%。
农副产品生产基本稳定,全年蔬菜产量4.75万吨,比上年下降16%;鲜蛋产量342吨,下降84.4%;牛奶产量3643吨,下降1.5%;水产品产量716吨,增长26.7%;生猪出栏2.27万头,下降19.7%。

四、工    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增幅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50.6亿元,增长21.6%;股份制工业52.8亿元,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75.6亿元,增长21%。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3%。
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5%,比上年下降2.3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8亿元,比上年增长0.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1.25%,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62903元/人,比上年提高23.8%。

五、建筑业

建筑业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全年资质等级在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建筑施工面积1175万平方米,增长13.6%;竣工面积294万平方米,下降9.6%。实现利润3854万元,比上年下降19.5%。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1698元/人,比上年提高19.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2亿元,比上年增长54.9%,增幅提高12.1个百分点;实现开复工面积841.8万平方米,增长46.8%,竣工275.3万平方米,增长46.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5.6%;更新改造投资4.7亿元,下降16.2%;房地产开发业投资85.1亿元,增长74.3%,房地产开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
商品房销售大幅增加。全年销售商品房12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1.4%;实现销售额60.2亿元,增长一倍,其中销售住宅40.8亿元,增长36.4%。全区商品房空置面积28.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0.5万平方米,其中空置一年以上面积8.3万平方米,减少9.5万平方米。

七、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全区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全年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购进总额253.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商品销售总额273亿元,增长4.6%。全区大中型商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218.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利润3021万元。
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0.5%,剔除汽车销量减少和中石化公司迁出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8%。吃、穿、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7.6亿元、11.9亿元和96.1亿元,分别增长28.8%、13.6%和下降12%。
商品交易市场迅速发展。全区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7家,其中综合市场46家,专业市场51家。全年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9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有9家,实现成交额181.3亿元,占全区市场成交总额的92%。
连锁商业加速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类连锁商业企业10家,实现零售额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八、金融业

年末,全区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8.7亿元,比上年增加97.2亿元,增长13.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7.6亿元,比上年增加51.3亿元,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323.4亿元,比上年减少47.3亿元,下降12.8%。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28.7亿元。

九、对外经济和贸易

三资企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新批外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金额805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60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年末已投产开业三资企业241家,全年实现销售(营业)收入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实交税金及附加9.6亿元,增长15.3%;实现利润7.8亿元,增长81.8%。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外贸出口及供货额9.9亿元,比上年增长45.8%。

十、高新技术产业

丰台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65家,注册资金30.6亿元。年末,园区已投产开业企业达2714家,从业人员6.5万人。全年实现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0亿元,增长50%;上缴税费12.1亿元,增长32.5%;实现利润25.2亿元,增长41.2%;出口创汇2.2亿美元,增长28.2%。

十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推进全区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实施国家、市级科技发展计划9项,完成了丰台科技馆改造,创建了北京国际企业孵化中心、北京十二中等14个科普教育基地和丰台镇、新村、云岗3个科普型社区。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本专科在校生2.2万人,中小学在校生10.6万人。全年初中升学率为100%;高中入学率为84.8%;高考录取率为84.6%,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发展,全区现有职业中学4所,在校生6910人,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了大灰厂中学、芳古园一小等学校的资源调整,改造了南苑中学、右安门三中等7所困难初中校。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建立并完善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体系,取得了抗击禽流感和防控非典的胜利。不断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人才的培养、引进,继续强化对药品的监管力度。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668人,其中执业医师2970人,床位6137张,全区平均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32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66张。
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了五月鲜花、夏日文化广场等1900场次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台图书馆新馆正式开放。修缮了娘娘庙二期、大王庙、二七革命遗址等6处文物古迹。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加大了对网吧、书店、音像店、歌舞厅等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力度。
旅游(景区景点和宾馆饭店)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73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亿元,比上年增长77.6%。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完成全民健身工程90个,截止年底,全区所有街乡镇均已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共496个,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全区有体育场馆52个,年内完成了对丰台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改造工程。举办了丰台区全民健身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承办了全国蹴球邀请赛等5项全国性体育比赛和活动。近四年,累计向市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65人,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市体育局下达的输送指标。

十二、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共有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万人,增长6.4%。全区人口出生率为5.66‰,比上年提高2.7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67‰,比上年提高1.1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01‰,比上年提高1.62个千分点。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区户籍人口9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万人,增长7.8%。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65万人,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3.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9%。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0万人、34.0万人、17.9万人和14.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5万人、增加4.8万人、减少2.7万人、减少3.2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0.5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人均消费性支出10885.3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受粮油及相关副食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5%,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480.6元,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6402.3元,与上年持平。
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6.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5平方米。

附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数据和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4. 银行存贷款数据为区内工商(丰台和方庄)、建设、农业、中国、商业和农村信用社等六家丰台支行的汇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