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总量。全县常住人口共5952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6290人相比,增加3234人,增长5.75%。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县常住人口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这与我县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密不可分。
(二)户别人口。全县共有家庭户15773户,家庭户人口为51900人;集体户1317户,集体户人口为762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9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56人相比减少了1.27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县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全县男性人口为29882人,占50.2%,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男性人口26688人相比增加3194人,增长12.0%;女性人口为29642人,占49.8%,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女性人口29602人相比增加40人,增长0.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81。从而看出,十年来全县人口性别比长期得到均衡发展。
(四)年龄构成。分年龄段看,0—14岁人口为13795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3.2%,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0—14岁人口12009人相比增加1786人,增长14.9.0%;15—59岁人口为39660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6.6%,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15—59岁人口38210人相比增加1450人,增长3.7.0%;60岁及以上人口为6069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2%,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60岁以上人口6071人相比减少2人,下降0.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80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数据表明,全县中青年阶段人口居多,一老一小问题将对全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五)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940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8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6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76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每1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496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93年。文盲率为20.3%,数据表明,全县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率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偏多,全县人口素质还需亟待提高。
(六)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705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3.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5819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7.0%。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06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全省人口的加速流动、城乡深度融合、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有序推进等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七)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为12784人,跨省流动人口为2542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0242人。数据表明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八)民族构成。全县藏族人口53696人,占比90.2%;汉族人口5191人,占比8.7%;彝族人口367人,占比0.6%;回族人口110人,占比0.1%;其他民族160,占比0.2%。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全县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也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效的有力体现。
(九)区域分布。16个乡(镇)中,建设镇(7450人),阿察镇(10434人),河坡镇(3532人),盖玉镇(7070人),金沙乡(2287人),绒盖乡(1600人),章都乡(2447人),麻绒乡(1838人),热加乡(4417人),登龙乡(1867人),赠科乡(4172人),麻邛乡(3069人),辽西乡(1564人),纳塔乡(3967人),安孜乡(2839人),沙马乡(971人)。分区域看,中区片区常住人口为15622人,占26.2%;河坡片区常住人口为13988人,占23.5%;南区片区常住人口为8041人,13.5%;昌台片区常住人口为21873人,占36.8%;数据表明,虽然昌台片区人口占比排位第一,但城区人口占比排位第二,全县人口逐步向城区聚集的趋势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