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全区上下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变,危中寻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生产需求全面回升,经济恢复性增长逐步稳固。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2020年,全区GDP总量实现1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68.1亿元,下降0.9%。

户籍人口。公安年报数据显示,全区人口出生率3.02‰,死亡率7.74‰,人口自然增长率-4.72‰。年末全区总人口407062人。其中:城镇人口363623人,占总人口比重89.3%。男性人口20580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6%;女性人口201254人,所占比重为49.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18岁以下人口34077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4%;18-59岁人口272397人,所占比重66.9%;60岁及以上人口100588人,所占比重24.7%。

物价水平。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呈现“6升2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指数上涨7.0%,衣着价格指数上涨0.5%,居住价格指数上涨0.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指数上涨1.8%,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上涨4.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指数上涨5.4%,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下降3.2%。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种植业产值40.6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45.4亿元,增长4.4%;畜牧业产值14.6亿元,增长1.0%;渔业产值0.3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由上年的51.3:27.6:12.9:0.2:8.0变化为36.9:41.4:13.3:0.2:8.2。

农业生产条件。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4.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8%;农用拖拉机11497台,比上年增长0.5%。农村用电量2014.4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1%;化肥施用量(折纯量)7376.4吨,比上年下降5.7%。

粮食蔬菜产量。全区粮食产量5.51亿斤,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为0.18亿斤、0.18亿斤、5.08亿斤和0.04亿斤。全年蔬菜产量1.24亿斤,瓜果0.03亿斤,油料44.55吨。

营林生产。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345.9万亩,补植补造38万亩,育苗1291亩,人工造林面积3.2万亩。

畜牧业生产。全区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70170头和77197头,分别比上年下降23.7%和32.1%;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8413头和29209只,分别下降25.9%和60.8%。家禽出栏52.2万只,下降25.0%。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5.4%、23.4%、46.5%和49.3%。禽蛋产量为5069吨,增长6.9%;生牛奶产量为832吨,下降58%。

三、工  业

工业生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其中:矿产开发业增长27.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绿色食品加工业下降3.2%,医药制造业下降56.1%。

工业效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7158万元,增长26.9%;实现营业利润39834万元,增长36.9%。

工业产品产量。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看,果酒及配制酒产量47.1千升,同比增长94.6%;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产量2028吨,同比下降23.5%;活性炭产量5375吨,同比下降3.2%;中成药产量377吨,同比下降69.1%;水泥产量61228吨,同比下降87.8%;商品混凝土76250立方米,同比下降11.6%。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 增幅(%)
果酒及配制酒(千升) 47.1 94.6
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吨) 2028 -23.5
活性炭(吨) 5375 -3.2
中成药(吨) 377 -69.1
水泥(吨) 61228 -87.8
商品混凝土(立方米) 76250 -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0.4%。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3倍;第二产业投资均为工业投资,增长41.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9%。民间投资增长48.9%。全年施工项目个数增长62.4%,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33.7%。

建筑业。全区总专包建筑业企业41个,比去年增加6个。总专包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6.4亿元,同比增长10.3%。

房地产开发。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9099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487平方米,下降6.1%。商品房销售额5647万元,下降7.7%。其中:住宅销售额5462万元,下降0.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1.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下降8.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下降21.1%。

热销商品。在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统计的27类商品中,零售额增长较快的有:文化用品类同比增长102.9%,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35.8%,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30.6%。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区进出口总额完成3811万元,比上年下降81.7%。

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1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全区客运量完成68.6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53.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6.5%;民航15.3万人次,下降44.6%。全年完成货运量870.8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305万吨,比上年增长0.3%;铁路货运量565.8万吨,比上年增长36.9%;航空货运量43.1吨,同比下降76.1%。

民用车量。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8万辆,比上年下降1.2%。其中:私人汽车4.7万辆,增长1.5%。民用轿车拥有量2.8万辆,增长0.9%。其中:私人轿车2.7万辆,增长2.6%。年末摩托车拥有量1.6万辆,比上年下降8.8%。拖拉机拥有量1.2万辆,比上年增长0.5%。

邮政电信。全区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23.6万件,同比增长15.7%,业务收入完成4090.7万元,同比增长15.6%。全区邮政服务业务总量0.78亿元,同比增长4.4%。全区电信业务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0.5%。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55601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354万元,同比下降2.5%。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各项主体税种中,国内增值税完成23839万元,同比增长2.5%。企业所得税完成5607万元,同比下降36.4%。个人所得税完成1714万元,同比下降12.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74355万元,同比增长1.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0.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94.7%;农林水事务支出下降4.8%;公共安全支出下降7.1%;教育支出下降2.9%。

金融市场。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8.8亿元,比年初增加50.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4.7亿元,比年初增加35.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3.0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1.8亿元,比年初增加15.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9.8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92.0亿元,比年初增加5.9亿元。

保险收入和赔付。辖区保险保费收入合计130469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财险业务24470万元,同比下降5.0%;人身险业务105998万元,同比增长5.2%。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32430万元,同比下降58.7%。其中:财险业务赔付11036万元,同比下降39.9%;人身险业务给付21394万元,同比下降18.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区共有普通中学35所,招生3454人,在校生11282人,毕业生4465人。普通小学16所,招生1647人,在校生10023人,毕业生1548人。公办幼儿园45个,在园幼儿3589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招生1246人。其中专科1189人、中专57人;学年末在校学生3065人,其中专科2716人,中专349人。

科技研究。全区研究所从业人员128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11人。全区科技经费支出2992.3万元,现有众创空间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在孵企业82家。全区授权专利362件,有效发明专利13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538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 6个。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台26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医疗卫生。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07个。其中:医院32个、卫生院35个。卫生机构编制床位3545张,实有床位2769张。卫生技术人员31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76人;注册护士135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全区共有诊所(医务室)133个。

体育比赛。我区运动员在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中成绩显著,全年共获得锦标赛金牌15枚、银牌11枚、铜牌5枚,共计31枚奖牌。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76元,同比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9元,同比增长7.8%。

社会保障。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万人(不含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1.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2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万人,下降15.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78人,下降8.29%。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物价水平、粮食蔬菜产量、畜牧业生产、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大兴安岭调查队;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农业生产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局、农机总站;营林生产数据来自林业集团公司;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用车量数据来自交警支队、农机总站;邮政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市场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中心支行;教育事业数据来自教育局、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科技研究数据来自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产业、体育比赛数据来自文体广电旅游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健委;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