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淮阴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阴调查队

202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解放思想、奋力拼搏,一手抓“新冠”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设“四个新淮阴”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49.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67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10.04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5亿元,增长3.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4.04:40.13:45.83,调整优化为14.31:38.21:47.4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7.82万亩,比上年增加1.6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03万亩,比上年减少0.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6.27万亩,比上年增加0.8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69.35万吨,比上年增加0.51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9.66万吨,增产0.77万吨;秋粮产量39.68万吨,减产0.27万吨。全年油料产量6.09万吨,增产0.37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6.35万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猪肉产量3.79万吨,增长38.2%;牛肉产量0.07万吨,与上年持平;羊肉产量0.04万吨,比上年下降20%;生猪年末存栏30.4万头,比上年增长233.6%;生猪出栏46.28万头,比上年增长38.2%;禽蛋产量1.64万吨,比上年下降27%。

全年水产品产量2.15万吨,下降6.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85万吨,下降3.5%。

全年木材产量1.37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64.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规上工业实现利润8.43亿元,比上年下降27.0%。

表1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

2019年

2020年

增幅(%)

水泥

2435872

2397462

-1.6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3392717

3594531

6.0

钢材

98860

58468

-40.9

 无缝钢管

86068

57533

-33.2

小麦粉

33559

31386

-6.5

饲料

379299

531751

40.2

非织造布(无纺布)

13561

13537

-0.2

人造板

立方米

130901

131820

0.7

蚕丝

307

129

-58.1

万双

1278

479

-62.5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468896

462735

-1.3

 火力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465770

452270

-2.9

表2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利润总额

增幅(%)

规模以上工业

8.43

-27.0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3.12

-13.4

纺织业

0.09

-18.1

纺织服装、服饰业

0.13

-78.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0.54

-63.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49

-25.7

金属制品业

0.32

39.8

通用设备制造业

0.41

116.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0.01

-105.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16

-607.3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51.12亿元,外出施工产值70.44亿元。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6.01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4.5亿元,增长13.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3.8%。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43.6%;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8%。

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3.9%;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6.5%;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20.6%。

表3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增速

指标名称

增幅(%)

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43.6

其中:本年新开工

-54.2

其中:国有经济控股

53.9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67.1

其中:民间投资

-52.5

其中:高新投资

-91.9

其中:高耗能投资

-21.2

其中:城建投资

-43.3

1、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38.4

设备工器具购置

-60.1

其他费用

87.1

其中:建设用地费

187.1

2、按建设性质分

其中:(1)新建

12.4

其中:(2)扩建

-86.6

其中:(3)改建

-73.9

其中:(7)单纯购置

-100

3、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内资企业

-42.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3.7

外商投资企业

314.6

4、按产业分

①第一产业

23.9

②第二产业

-56.5

工业

-56.5

工业技改投资

-84.8

③第三产业

20.6

5、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54.5

采矿业

-96.1

制造业

-66.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27.4

批发和零售业

-51.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4

房地产业

42.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6.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4.3

教育

386.3

卫生和社会工作

126.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投资43.6亿元,增长35.7%;住宅用房投资32.1亿元,下降42.7%。

表4  202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增幅(%)

投资完成额

万元

436419

35.7

其中:住宅

万元

321054

42.7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

万元

32244

-35.5

房屋施工面积

平方米

4565233

9.1

其中:住宅

平方米

3358219

14.0

房屋新开工面积

平方米

951366

23.2

其中:住宅

平方米

783541

66.9

房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

896066

83.2

其中:住宅

平方米

574823

52.9

商品房销售面积

平方米

784769

-34.4

其中:住宅

平方米

647821

-34.3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万元

628855

-5.2

其中:国内贷款

万元

96460

103.9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万元

118713

-13.7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

平方米

480927

318.0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消费品中,粮油类销售额累计比上年增长16.6%,肉禽蛋类增长22.7%,服装类减少5.3%,化妆品类减少1.6%,日用品类增长48.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减少12.2%,中西药品类增长1.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6%,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11.8%,汽车类增长15.2%。

全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4479.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5.75%。其中,出口总额18139.6万美元,同比下降6.85%,进口总额6339.5万美元,同比下降53.0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384.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6.4%。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交通公路总里程2141.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06.4公里。全年农公班车客运量41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350万人公里。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20.3万吨,比上年下降10.6%。 

2020年民用汽车拥有量137691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28784辆。

邮政业务总量21421.7万元,增长42%。

七、财政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404519万元,增加 7688 万元,增长 1.94 %,一般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255701万元,增长 11750万元,增长4.82 %;公共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收入 211145 万元,减少3725万元,减少1.73 %。

表5 全年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指  标

2019年

2020年

增幅(%)

   中央财政收入

147922

148979  

0.71

    增值税

97248

101543  

4.42

    消费税

52

153

194.23

    企业所得税

29000

31127

7.33

    个人所得税

17127

16156

-5.67

   地方财政收入

396831

404519

1.94

    公共预算收入

243951

255701

4.82

     各项税收

214870

211145

-1.73

      增值税

107127

101543

-5.21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14049

20644

46.94

      个人所得税

11418

10771

-5.67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675783万元,减少0.12%。全年教育支出109059 万元,增长2.74 %;医疗卫生支出 52812万元,下降26.8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18629万元,增长 16.9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6190 万元,下降49.92 %;节能环保支出 10740万元,下降 37.31%;科学技术支出 7293万元,增长18.53%;农林水事务支出100738 万元,增长0.50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279 万元,增长357.36 %;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补助支出 70430万元,下降19.47%。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2289万元。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9099万元,人身险业务保费收3319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0年全区共有学校163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含民办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1所(含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含民办学校3所);完全小学34所(含市属淮安市长征小学);小学教学点1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职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64所(含市属实验小学长征分园1所),民办幼儿园11所,公办幼儿看护点6所。

全区小学招生8743人,在校生60443人,其中女生27974人,毕业生10263人。全区初中招生9374人,在校生29336人,其中女生13931人,毕业生9807人。全区高中招生5253人,在校生12267人,其中女生6096人,毕业生280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159人。

全区专任教师总数7678人。其中,小学教师3286人,初中教师1908人,九年制学校教师1026人,中职教师390人,高中教师1039人,特殊教育学校29人。

全区专利申请总量203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10件;专利授权178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1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图书总藏量12.87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入户城区2.4万户,农村5.5万户。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315个(包括保健所1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44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60人,注册护士2169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4194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89‰,婴儿死亡率2.26‰,新生儿死亡率0.7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

2020年,我区竞技体育在省以上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2枚,其中全国比赛银牌2枚,铜牌2枚,省级比赛金牌15枚。银牌12枚,铜牌15枚。全年共向市以上运动队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59人。

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全区主要环境指标保持较好水平。空气质量良好天数286天,达标率78.1%;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9.5%;淮沭河饮用水源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10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较2019年同比减排比例分别为6.9%、6.4%;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7%;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4.01%,城市绿化覆盖率41.3%。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起,死亡13人。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为896596人,比上年末减少9452人。全年出生人口5565人,出生率为6.21‰;死亡人口7375人,死亡率为8.23‰;自然增长率为-2.02‰。

2020年淮阴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7.5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1.1元,同比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4.8元,同比增长3.2%。全区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9.6%。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23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79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3%。

年末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75万人,增加0.1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795817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80969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4.09万人,增加0.0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422万人,减少0.32万人。

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37个,床位4048张。全年381位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6882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815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