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东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

选择区域:>>

颍东区统计局

2010年3月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6063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700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93155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146775万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33.5∶25.8∶40.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739元,比上年增加571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下降0.4%,其中,粮食上涨11.0%,肉禽及制品下降9.8%,蛋下降5.1%,鲜菜上涨11.9%;烟酒及用品上涨0.2%;衣着类下降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3.0%;交通和通讯工具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1.8%;居住类下降4.9%。

年末在岗职工11105人,比上年增加66人;乡村从业人员31.9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平均水平与全市、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低,城市载体功能不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8881公顷,比上年增长1.4%。粮食种植面积68679公顷,比上年增长1.2%,油料、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1680公顷和971公顷,分别比上年增加-1.6%和38.3%,蔬菜种植面积6084公顷,增长3.5%。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9998万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农业产值116610万元,增长4.0%;林业产值6434万元,增长12.4%;牧业产值93499万元,增长9.1%;渔业产值6290万元,增长7.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165万元,增长19.2%。

全年粮食产量32.85万吨,增产3.2%。其中夏粮产量20.78万吨,增产2.0%;油料产量3553吨,减产8.0%;棉花产量874吨,增产53.3%;蔬菜产量25.14万吨,增产5.2%。

全年肉类总产量39942吨,比上年增长7.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35428吨,增长16.4%。禽蛋产量7642吨,增长10.2%。水产品产量4472吨,增长4.7%。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57152千瓦,比上年增长12.0%。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7806台,比上年增加186台;联合收获机械980台,比上年增加260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658台,比上年增加900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3214吨,增长0.4%。农村用电量5448万千瓦时,增长3.0%。有效灌溉面积27.86千公顷,新增0.1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395万元,增长52.8%。

全区13个工业行业中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外,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7.3%,食品制造业增长114.8%,饮料制造业增长257.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印增长67.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3.4%,医药制造业增长4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6%,金属制品业增长98.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5.3%,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增长45.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小麦粉增长10.1%,方便面增长150.5%,中成药增长75.2%,水泥增长4.8%,商品混凝土增长118.5%。内燃叉车增长232.4%,装载机增长102.5%,小型拖拉机增长150.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9.8,比上年同期提高46.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169579万元,比上年增长66.9%;利税总额13846万元,增长93.2%。其中利润总额10707万元,同比增长126.8%;亏损企业亏损额487万元,比上年减亏56万元。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93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全区具有建筑施工资质等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8家,实现产值49715万元,同比增长35.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63.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其中本年新开工施工面积37.53万平方米,增长5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726万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城镇投资257175万元,增长16.1%;农村投资50507万元,增长139.2%;房地产开发投资33044万元,增长145.5%。

全年共实施100万元以上项目186个,总投资146.97亿元。列入市“6611”工程建设38个项目(含省“861”项目7个)完成投资17.2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3.8%,增长3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9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9748万元,增长22.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3193万元,17.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8790万元,增长17.1%;零售业零售额37879万元,增长14.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9771万元,增长33.5%;其他行业零售额6501万元,增长23.8%。

全年进出口总额16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出口总额1282万美元,增长8.6%。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49个,其中市外项目114个,上报到位资金16.68亿元,增长19.1%。

六、财政、金融

2009年,我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20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收入13819万元,增长22.3%。在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12008万元,增长21.3%。其中增值税收入1634万元,营业税收入7071万元,分别增长-15.8%和26.2%。全年财政支出799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02万元,增长24.6%;科学技术支出79万元,增长11.3%;教育支出19830万元,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351万元,增长31.3%;医疗卫生支出10922万元,增长54.6%。

2009年末银行、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19017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0371万元,增长22.1%;各项贷款余额218990万元,增长32.2%。

七、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2009年我区突出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分别在正午、插花、新华等地建立了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等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正午镇9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日光温室,面积达2000多亩,平均每亩收入3-4万元。塑料大棚面积近5000亩,平均每亩7000元左右。分别在插花、枣庄、口孜等地种植优质小麦新品种2.3万亩,平均亩产460公斤,高于全区小麦平均产量13.6%。

突出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科技研发和节能增效能力。2009年在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继续广泛开展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活动,努力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和节能增效的主体。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96所。其中:普通中学40所,小学156所。各类在校学生98980人,比上年下降7.1%。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4095人,下降3.0%;小学在校学生54885人,下降10.2%。专任教师4469人,比上年下降2.2%。其中:普通中学1785人,增长2.1%;小学2684人,下降4.9%。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1%,其中女童入学率达99.67%。

全年组织演出活动10场,书刊借阅63895册,创作小品10部,曲艺节目10件。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471张,同比增长2.5%。卫生技术人员1494人,同比增长0.5%。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440051人,比上年增加26972人。

2009年,我区在市十一届运动会上共获得了24枚金牌、26枚银牌、36.5枚铜牌的好成绩,荣获金牌总数第六名。同时,我区代表团分别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竞技体育贡献奖”、“竞技体育输送奖”称号。在2009年“新星杯”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中,我区乒乓球队荣获单打和团体冠军。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我区辖区户籍人口632550人,比上年净增8329人,增长1.3%。其中非农业人口128233人,比上年增长1.2%。

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93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093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3166元,比上年增长9.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35元,比上年增长3.5%。

年末全区拥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18个,床位1682张。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046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888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381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282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7508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505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个体和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